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6章 购舰炮海军初建 聘洋员师夷长技

帝国的内部革新如火如荼,农业的根基正在被重新夯实。然而,柏凌云的目光从未仅仅局限于国内。他深知,一个没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如同有身无臂,在弱肉强食的列强环伺之下,终究难以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更遑论实现他心中那“龙腾寰宇”的雄心。新生的中华帝国,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劈波斩浪、守卫海疆、甚至决胜远洋的铁甲舰队。

这一日,武英殿内的气氛与往日讨论陆军事务时截然不同。咸湿的海风似乎透过重重的宫墙,带来了一丝遥远海洋的气息。殿内悬挂的不再是内陆的详细地图,而是一幅巨大的世界海图,上面标注着主要航线、重要港口以及各国海军力量的分布。

柏凌云身着便服,站在海图前,手指轻轻点过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好望角,最终停留在东亚蜿蜒的海岸线上。他的身后,除了大都督府的柏凌岳等将领外,还多了几位新面孔——他们是帝国刚刚任命的水师筹备处的官员,以及几位曾留学欧美、精通造船与海事的外交部专员。柏凌川亦在列,他对海军虽不熟悉,但对新技术和外交博弈颇有兴趣,认真聆听着。

“陛下,”新任水师提督陈璘出列奏报。他原是福建船政学堂出身,曾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是帝国极为稀缺的海军专业人才,声音因肩负重任而显得沉稳有力,“据各方情报及沈富安先生通过洋行渠道所得消息。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新下水的‘君权级’铁甲舰,排水量逾万吨,主炮口径达13.5英寸,装甲厚重,航速可达17节,实为当今海上霸主…”

他又指向德国:“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近年奋起直追,其建造的‘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虽略逊于英国最新锐战舰,但设计精良,工艺扎实,且价格相对优惠,交货期也可能更短…”

他还简要介绍了法国、美国的一些舰艇方案。

殿内的陆军将领们,包括素来骁勇的柏凌岳,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数据——万吨的排水量、十几英寸的巨炮、十几节的航速,不禁面露惊容,深切感受到了与世界顶尖海军的巨大差距。柏凌岳忍不住低声对身旁的柏凌峰道:“这铁甲舰竟如此庞大?比我们在长江里见的船坚炮利多了!”

柏凌云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海图。“差距,朕知道很大。所以,才要迎头赶上!买!不仅要买,还要买最好的,最能形成战斗力的!”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陈璘。”

“臣在!”

“朕拨付首批特别海军经费,由户部、内阁及水师衙门共同拟定购舰方案。主力舰优先考虑英国最新锐型号,辅以德国之舰艇。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亦可一并采购。不要怕花钱!沈富安那边,朕已交代,其海外贸易所得利润,可部分注入购舰款项。务必以最快速度,组建起一支足以威慑东洋、拱卫海疆的舰队!”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陈璘沉稳应道,眼中闪烁着使命必达的光芒。

然而,兵部尚书邓安邦提出了忧虑:“陛下,购舰耗资巨大,且远渡重洋,途中若被敌国(如日本)拦截或破坏,如之奈何?且舰船乃精密之物,我国目前无人能操作维护,购回之后,岂不成一堆废铁?”

“爱卿所虑极是。”柏凌云颔首,“故,此事需双管齐下。购舰之事,需借重外交手段。文卿,”他看向文履谦。

“臣在。”

“即刻通过外交渠道,照会英、德、法等国公使。表明帝国采购军舰之意愿,并强调此乃正常商业行为,旨在维护地区和平与航运安全。可暗示,帝国市场广阔,谁在此事上给予便利与优惠,未来将在铁路、矿产、商贸等合作上予以优先考虑。务必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确保舰只顺利交付,必要时可请求卖方派出船员协助驾舰回国。”

“臣明白,定当周旋妥当。”文履谦深知此事关乎外交博弈,需谨慎处理。

“至于操作和维护…”柏凌云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朕不仅要买船,更要买‘才’!陈璘,尔水师衙门另一要务,便是招募洋员!”

“陛下之意是?”

“高薪!用最高的薪水,去英国、德国,招募退役的海军军官、资深轮机长、炮术长、航海官!请他们来华,作为教官,帮助朕训练海军学员,教授操作、维护、战术一切知识!同时,在国内张贴皇榜,招募通晓水性、精通算学、胆识过人的青年,成立‘海军学堂’,由这些洋教官进行严格培训!教材、操典,皆需翻译刊印,使我官兵皆能习练!”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那些洋员,只要尽心尽力,朕不吝重金酬劳,并授予帝国特制的金质或银质勋章,以彰其功。但也要立下规矩,一切训练须按帝国要求,不得藏私,若有懈怠不轨,严惩不贷!此事,可由凌川从旁协助,他善于交际,或可助洋员安心。” 站在稍后位置的柏凌川闻言,躬身领命。

命令一道道发出,帝国的国家机器再次为海军而开动。

户部的银元如同流水般拨出,通过沈富安的商业网络和外交部的渠道,汇往欧洲的造船厂。一场紧张的购舰谈判在欧洲展开,中华帝国这个新兴大市场的诱惑,使得英德船厂竞争激烈,最终成功签订了数艘主力舰和辅助舰艇的订单。

与此同时,优厚的招聘条件也吸引了大量欧洲海军人才。许多退役或在役的军官、技术军士,被远东帝国开出的惊人薪水和对冒险的向往所吸引,纷纷应聘。一批批金发碧眼的洋教官,乘坐远洋客轮,主要抵达帝国海军的心脏——新京军港,其余则分赴福州、泉州等地的分学堂或造船厂。

在新京黄埔,依托原广东水师基础扩建的帝国海军总学堂里,第一批从各地遴选出的数百名优秀青年,开始了他们难以置信的学业。课堂里,洋教官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英语,讲解着蒸汽轮机原理、航海天文、炮术测距;操场上,他们进行着严酷的体能和纪律训练;港口边,几艘购自国外的小型训练舰和老旧的改装船,成为了他们最初的练习平台。柏凌云特意嘱咐,学员伙食、饷银务必从优,家人亦有抚恤,以示国家重海之意。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近在咫尺的日本及其背后的列强。

日本海军部门收到情报,对中华帝国急速扩张海军的举动感到极度震惊和警惕,国内“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加快自身造舰计划的呼声更高。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官则在其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重建他们的海军。他们购买的舰艇是先进的,聘请的教官是专业的…虽然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但这股力量一旦成型,必将改变远东的海上格局…”

柏凌云偶尔会阅读何三送来的关于外界反应的情报,他只是淡淡一笑。有时,他也会与近来颇得他心意的林才人提及这些远方的舰船和海洋的梦想,林才人虽不甚懂,却总会安静倾听,眼中带着对英雄的仰慕,这无形中缓和了皇帝紧绷的心绪。

他知道路还很长,从购买舰艇到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需要金钱,更需要一代人的奉献。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

他对着海图上那片蔚蓝的疆域,轻声自语:“舰船会有的,人才也会有的。总有一天,朕的龙旗,将飘扬在四海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