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的天,被赵家势力完全笼罩,连空气里都飘着“顺从”的味道。
有人说,这地界儿哪还有敢跟赵家硬刚的“头铁”角色?
答案是
——有,官不大,而且只是个正处级,此人正是吕州市开发区主任,易学习。
彼时的汉东,并非没有以头铁出名的人物。
例如焕发事业第二春,名声大噪的
“汉东第二检察院”
陈岩石老检察长,是出了名的硬骨头。
可不知为何,面对赵家在汉东的盘根错节与明目张胆的违规,他却像突然“瞎了、聋了”一般,始终没有在人民盼着他发声的时候站出来,任由那股歪风在眼皮底下蔓延。
第一个敢啃这颗“硬骨头”、敢吃“螃蟹”的,偏偏是易学习
——那个曾与李达康在金山县搭班子、如今只握着吕州市开发区主任职权的干部。
他管的地界里,藏着赵瑞龙的“心头肉”
——月牙湖边的美食城。
自打这美食城建起来,污水直排、垃圾乱堆,月牙湖的水一天比一天浑浊,周边百姓怨声载道。
易学习看在眼里,没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没打算顺着赵家的路子走。
他知道赵大公子的分量
——连李达康见了,都得客客气气捧着的人物,自己一个小小的开发区主任,在人家眼里或许连“对手”都算不上。
可他还是揣着一份环境监测报告,主动找了赵瑞龙好几次,想好好谈谈怎么解决污染问题。
结果呢?
赵公子的门,他一次都没踏进去过,要么被秘书以“忙着呢”挡回来,要么连面都见不着。
几次闭门羹吃下来,易学习心里明白了。
人家,根本没把他这个“小卡拉米”放在眼里。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在一次吕州市委扩大会议上,易学习当着全市领导的面,直接把炮口对准了赵家的美食城。
那架势,活像二营长架起了意大利炮,稳、准、狠,一点没留余地。
“美食城项目当年是怎么通过审批的?手续全不全?”
他拿着项目审批文件副本,语气里满是质疑道
“开业这几年了,应交的税额从未公开过,是政策特殊,还是另有隐情?”
这话问得在场负责税务的干部脸色发白。
最后,他把一叠百姓投诉信和水质检测报告拍在桌上,怒斥道
“月牙湖的水已经超标三倍,周边居民连自来水都不敢喝,这污染问题,到底谁来管?”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一众干部心里直喊“好家伙”
——这是谁的部下?敢这么跟赵家叫板!从前只觉得吕布够猛,没想到汉东还有易学习这样的“猛将”!
可赵家的反击,比谁都快。
没等会议的余温散去,一纸调令就下来了。
易学习被免去吕州市开发区主任职务,调往一个典型的闲散单位任职,级别还是正处级。
可现实是,手里没了实权,连跟项目、接触民生的机会都没了。
易学习拿着调令,没吵也没闹,只是默默收拾了办公室的东西。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调,竟让他成了汉东官场史上“最持久的正处级”
——此后多年,无论他在哪个岗位上依旧干实事,职级却再也没动过一步。
赵家这一手,像极了“山本一郎”式的精准打击,表面是正常的干部调动,实则是敲山震虎。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想跟着易学习说句公道话的人,一看这架势,瞬间闭了嘴。
“反抗?”
“别傻了,赶紧舔吧!”
成了私下里心照不宣的潜台词。
一场杀鸡儆猴,效果堪称“杠杠的”。
汉东的天,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模样,只是没人敢再提那个在会议上敢跟赵家叫板的易学习,也没人再敢轻易触碰赵家的“逆鳞”。
唯有月牙湖边的百姓,还偶尔会念叨道
“要是易主任还在,这湖水说不定还有希望……”
如果说
——祁同伟靠着“心声技能”的底气,不惧赵家打压。
高玉良是凭“桃李满汉东”的根基,经弟子警醒后重拾“为生民立路”的正道,最终获得刘省长看好
——这两人虽曾陷迷局,却都寻得破局的幸运。
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祁同伟的老领导、在基层熬出实绩的孙连成。
这位目前任职京州市、蒙牛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正一头扎进仕途的低谷,在2007年这个压抑的年份里,守着一份无人问津的清醒。
这一年,孙连成已经45岁。
人到中年,本该是仕途发力的年纪,他却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世界变了味。
上级里有人收了赵家的好处,对违规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僚们忙着往赵家的圈子里挤,聚餐、送礼成了“日常工作”。
连底下的年轻干部,都在四处打听
“怎么才能搭上赵公子的线”。
整个蒙牛区的官场,像被一张无形的网裹着,朝着“依附赵家”的方向沉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