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腊月,寒风卷着碎雪,扫过汉东省公安厅的院墙,祁同伟将暖手宝塞进李砚手里,手指触到她微凉的皮肤时,轻声道
“明天等你把手头的收尾工作做完,咱们就回岩台老家。”
李砚仰头笑了笑,点头应下。
这些天,祁同伟化身为居家保姆,特意悉心照料着李砚的一日三餐,为她调养身体。
除了等待她休假之外,便是想趁着年前去拜访高玉良一家,他提前与高玉良通了气。
周末一早,祁同伟特意绕到老字号的茶叶铺,挑了两罐上好的碧螺春,又去果品店选了些新鲜的柑橘和苹果,装了满满两大袋。
在省委家属院的门卫登记好以后,他顺着记忆走向高玉良家。
门一开,吴慧芬的笑声先传了出来,道
“同伟来啦?快进来,外面冻坏了吧!”
高玉良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报纸,见他进门,放下报纸起身,目光里满是温和,道
“路上还好走吗?”
祁同伟把礼品放在玄关,笑着应道
“挺好走的,吴老师、高老师,给您带了点茶叶和水果。”
“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吴慧芬一边接过他的外套挂好,一边往厨房走,道
“菜都快炒好了,你们先聊着,再等十分钟就能开饭。”
不大一会儿,餐桌上便摆满了菜,红烧鱼、梅菜扣肉、清炒时蔬,还有祁同伟上学时爱吃的红绕肉,满满一桌子的热气,把窗外的寒意都挡在了外面。
饭桌上,吴慧芬随口问起他的生活,祁同伟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笑意,道
“处了个对象,人挺好的。”
高玉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了,道
“好事啊!什么时候带来让我们瞧瞧?”
吴慧芬也跟着点头,道
“就是,下次可得带过来,我再给你们做几道硬菜。”
祁同伟连忙应下,道
“一定一定,等她放假了,我就带她来。”
饭后,高玉良带着祁同伟进了书房。
他给祁同伟倒了杯茶,自己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缓缓开口道
“同伟,之前岩台的案子办得好,我看过结案报告,你第一时间发现线索,审讯也是你攻下的,不错。”
他手指抚弄着杯壁,心里暗自思忖。
(这孩子,居然能和赵家扯上关系,倒是好运道。)
他早已查清,赵锐是祁同伟的直接领导,更是赵立春的侄子,赵家先前的出手相助,原是因此。
祁同伟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坦然一笑。
以高玉良的身份,想查清这些事并不难,他也没必要隐瞒。
果然,高玉良接着问道
“现在工作还顺手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难处?”
“都挺好的,高老师。”
祁同伟一一作答,说起女友时,补充道
“她之前也在岩台市公安局,之前案子里立了功,刚调去省厅。”
“哦?”高玉良来了兴致,道
“这么能干?那下次更得带来家里吃饭了,我倒要见见,是什么样的姑娘。”
祁同伟笑着举杯道
“敬您一杯,下次一定带她来拜访您和吴老师。”
窗外的雪还在下,书房里的茶香袅袅,暖意融融。
临近春节前的京州,街头已飘起零星年味,祁同伟望着窗外渐浓的节庆氛围,心里却在盘算回乡的路。
从京州回沁水县祁家村,要走一段坑洼的乡道,他骑摩托车跑惯了倒无所谓,可这次要带李砚和春燕回去,他可不愿二女跟着自己受颠簸之苦。
李砚刚办完放假手续,就被祁同伟拉着往车架店走。
“同伟,这是要去哪?”
她攥着围巾问。
“给你买样东西。”
祁同伟笑着握紧她的手,推开了一家挂着“上海大众”招牌的店面
——1997年的汉东,桑塔纳仍是市面上最受认可的家用车之一,沉稳耐用,正合他意。
“买车?”李砚看着展厅里锃亮的桑塔纳,惊得后退半步,连忙拽住祁同伟的胳膊,道
“这太贵了,一辆得小十万呢!咱们还是攒攒钱,以后再说吧。”
祁同伟转过身,手指刮了下她的鼻尖,眼底满是笃定道
“你要相信你未来老公的实力!”说着从公文包摸出一个红色存折,塞进她手里。
李砚带着疑惑翻开,看清上面密密麻麻一串数字时,忍不住“呀”地呼出声,眼睛瞪得圆圆的,满心都是不可置信。
(天啦!这还是我了解的祁同伟吗?)
“别愣着了,试试车?”祁同伟拉着她坐进驾驶室。
李砚握着方向盘,手指都在发烫,直到祁同伟催了两遍才反应过来,慢慢发动了车子。
一圈试下来,她早已没了起初的犹豫,只剩藏不住的欢喜。
办理手续时,店员问车主姓名,祁同伟想都没想,道
“写李砚。”
李砚猛地抬头看他,眼眶微微发热,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总用最实在的方式暖着她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