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尘故地”深处,远古殿堂的星辉依旧无声流转,映照着下方那被层层封印的“暴君之火种”,如同映照着一段被凝固的毁灭史诗。而在殿堂边缘,一处由星尘精心挑选、并经过老芬利利用“远航者七地”残留设备和材料加固改造出的临时基地,已然初具雏形。
基地依托于殿堂一侧一个相对独立、结构稳固的偏殿构建,保留了原有的厚重石壁和能量屏蔽特性,又加装了从“远航者七号”上拆下的环境控制系统、能量监测阵列以及多层复合防御力场。虽然简陋,却足够隐蔽和安全,足以应对大部分突发状况,也为林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闭关之所。
林风选择的静室,位于基地最深处,紧贴着原始的岩石壁垒。这里远离中央殿堂的能量扰动,也避开了“暴君之火种”那无时无刻不在散逸的暴烈气息,只有星骸族赠予的几块“凝神星石”散发着温和的光晕,稳定着室内的能量场。
他盘膝坐在静室中央,并未立刻进入深层次的入定。脑海中,依旧回荡着在封印之间与“暴君之火种”那惊心动魄的短暂接触,以及那位名为“烬”的研究者留下的、关于“第三条路”的石破天惊之语。
秩序星矩的冰冷绝对,星耀神帝的辉光希望,以及这“暴君之火种”代表的极致毁灭与释放……这三条道路,仿佛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而他的“源初之道”,正位于这个三角的中心。
“源初……包容万物,演化万千……”林风内视己身,那缕新生的“源初道力”在经脉中缓缓流淌,色泽混沌,内蕴星辉,此刻更隐隐多了一丝极淡的、内敛的暗红流光,那是接触“暴君之火种”后留下的印记,也是他对“毁灭”与“释放”法则的初步理解。
“仅仅包容与调和,或许还不够。”林风若有所悟,“真正的‘源初’,应当能驾驭、能演化这些看似极端对立的力量,如同宇宙本身,既能孕育秩序星辰,也能爆发毁灭超新星,二者皆是其运转的一部分。”
他想起了《守光札记》中关于时空平衡的论述,想起了归墟那吞噬一切却又蕴含“回归”本源的特性,更想起了自己强行引动归墟法则后那破而后立的经历。
“或许……我可以尝试,将此地作为一个‘熔炉’?”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以我自身为基,以‘源初道力’为火,以此地相对稳定的环境为鼎,主动引导、熔炼体内那些尚未完全驯服的力量,尤其是……那一丝源自‘暴君之火种’的毁灭特性!”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设想!主动引火烧身,稍有不慎,便是玩火**,道基尽毁的下场!
但林风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修行之道,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按部就班地疗伤恢复固然稳妥,但速度太慢,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力量体系庞杂、尚未完全融会贯通的问题。唯有行险一搏,方能于死境中开辟新天!
他不再犹豫,心神沉入识海,首先沟通了那枚神帝记忆晶体。他要借助神帝那浩瀚的秩序辉光与对力量的精妙掌控经验,作为熔炼过程的“稳定锚”与“引导图”。
随即,他小心翼翼地,再次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源初道力”,如同最灵巧的探针,穿透静室的屏蔽,遥遥感应着殿堂中央那被封印的“暴君之火种”。
这一次,他并非要与之深度沟通,而是如同采撷火种般,试图从其散逸出的、被封印削弱了亿万倍的暴烈气息中,汲取那一丝丝最为精纯、不含太多混乱杂质的“毁灭”与“释放”的法则意蕴!
这个过程必须如同走钢丝般精准!汲取过多或过快,立刻会引动“火种”本身的狂暴反击;汲取的意蕴不纯,则会对自身道基造成污染。
林风全神贯注,心神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空明状态。“源初道力”在他的精细操控下,如同最挑剔的鉴赏家,在那弥漫的暴烈气息中,筛选、捕捉着那些符合“纯粹释放”、“物质湮灭转化为能量”、“极致燃烧”等核心概念的法则碎片。
每捕捉到一丝,他便立刻将其引入体内,不急于融合,而是先以神帝的秩序辉光将其暂时“包裹”、“隔离”,如同将危险的放射性物质放入铅盒。
时间在极度专注中悄然流逝。
一丝,两丝,三丝……
当积累了大约九丝这样的精纯“毁灭”法则意蕴后,林风感觉自己的心神已然达到了极限,那被封印的“火种”似乎也隐隐察觉到了这种持续的、细微的“偷窃”行为,散逸出的气息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
他立刻停止了汲取,果断切断了与外界“火种”的感应。
现在,他的体内,除了原本的混沌星核、星炬印记、归墟特性以及“源初道力”外,又多了一团被神帝辉光小心翼翼包裹着的、由九丝“毁灭”法则意蕴构成的、极其不稳定的“危险能量包”。
真正的熔炼,即将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