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离了南疆瘴疠之地,一路向西而行。
他并未全力飞遁,而是将速度维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一方面,刚刚突破至金丹中期,力量暴涨,需要时间适应和稳固,过快赶路容易造成真元虚浮;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梳理此番巫神山之行的得失,尤其是体内那棘手的“缚魂巫咒”和眉心的“幽寰之钥”。
飞行于万丈高空之上,脚下是飞速掠过的山川河流、城池村落。罡风凛冽,但对于金丹修士而言,已如春风拂面。林风周身自然流转着一层淡淡的紫金色雷光,将高空中的寒气与乱流隔绝在外。
他内视己身。
丹田之内,那枚雷霆金丹比之前大了一圈,金光更加璀璨凝实,缓缓旋转间,自行吞吐着天地灵气,转化为精纯的雷霆真元。金丹表面,那些极其细微、几乎与金色雷纹融为一体的暗金色丝线,若不仔细探查,根本难以发现。但林风知道,它们就潜伏在那里,如同沉睡的毒蛇,与眉心的钥匙印记遥相呼应,既是力量的源泉,也是致命的枷锁。
经脉之中,澎湃的雷霆真元如同江河奔流,汹涌澎湃。然而,在一些经脉的偏僻角落,尤其是几个较为隐晦的穴窍附近,那些由战巫符文所化的暗金丝线盘踞着,如同血管中的杂质,缓慢而持续地吸收着空气中稀薄的天地煞气,试图侵蚀同化他的雷霆根基。
林风心念微动,催动《九霄天雷正法》,精纯的雷霆真元立刻如同忠实的卫士,涌向那些被侵蚀的角落,雷光闪烁间,将试图扩散的暗金死煞之力死死压制、净化。
“滋滋……”细微的湮灭声在体内响起,带来一丝丝灼痛感,但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目前来看,只要我持续以雷法淬炼己身,保持真元精纯和强大,这咒缚便难以真正威胁到我,反而其被动吸收炼化煞气反馈而来的精纯能量,能加速我的修行。”林风冷静分析着,“但这终究是饮鸩止渴。一旦我受伤、力竭,或者修行停滞,这咒缚便会立刻反客为主。”
他的神识沉入眉心。
那枚“幽寰之钥”的光印静静悬浮在识海深处,散发着柔和而古老的光芒。它仿佛与神魂融为一体,难以分割。通过它,林风能模糊地感应到极远处,巫神山方向那具石棺的沉寂状态,也能隐约感知到一丝微弱的、指向西方更深远之地的牵引。那便是“缚魂巫咒”所关联的“因果”或“使命”的方向。
“极西之地,巫道起源……看来,这一趟是非去不可了。”林风目光微凝。他并非被动接受命运之人,这咒缚虽强加于身,但他也要将其变成磨砺自身的磨刀石,并从中探寻属于自己的机缘与道路。
除了修为和咒缚的变化,此番战斗和突破,也让他对雷法的运用有了新的领悟。
他回想与鬼厉真人以及那战巫死煞的对抗,心有所感。
“雷霆者,至阳至刚,迅疾爆烈。我以往对敌,多侧重于其毁灭性的正面攻伐,如‘九霄神雷’、‘雷犼裂天击’等。但雷霆之道,并非只有刚猛一途。”
“雷瞬之术,便是极速的体现。而对抗那磅礴死煞时,以雷域防御、以雷犼法相吞煞炼真,则涉及到了雷霆的‘域’之掌控与‘化’之玄妙。”
他一边飞行,一边伸出手指,指尖一缕细小的电火花跳跃不定。时而凝聚成针,锐利无匹;时而扩散成网,笼罩一方;时而又化作柔和的雷弧,滋养着指尖掠过的一朵云气,使其变得更加凝实。
“刚柔并济,动静相合,生灭轮转……这才是雷霆大道更为深奥的层面。”林风若有所悟。他之前限于修为和见识,对雷法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九霄天雷正法》的记载和自身的摸索上。如今境界提升,眼界开阔,尤其是亲身感受过上古战巫那近乎法则层面的力量后,对自身道路的思考也更深了一层。
“或许,我可以尝试创出一些更适合当下境界,或者说,更能发挥我自身特点的雷法神通。”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同种子般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不再急于赶路,而是放缓了速度,大部分心神都沉入对雷法的推演和感悟之中。高空之中,云层之间,时而可见细微的雷光在他周身明灭闪烁,演绎着各种形态变化。
如此飞行了十数日,早已远离南疆,进入了西漠地界。
与南疆的湿热葱郁不同,西漠之地,放眼望去,多是黄沙戈壁,气候干燥,灵气也相对稀薄贫瘠了许多。天地间弥漫着一股苍凉古老的气息。
这一日,林风正飞行于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空,下方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同金色的海浪。烈日当空,将沙地烤得灼热,空气都因高温而微微扭曲。
突然,他眉头微微一皱,从悟道状态中清醒过来。
并非遇到了什么危险,而是他感应到,前方极远之处,天地灵气的流动变得异常活跃且混乱,隐隐传来一股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同时,空气中开始出现一丝丝微弱的电弧,发出“噼啪”轻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