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钓人生路 > 第186章 根基夯实与暗影再临

重钓人生路 第186章 根基夯实与暗影再临

作者:喵哆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0:01:37

北京国际新材料博览会带来的喧嚣与荣耀,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留下的是一片需要精心耕耘和巩固的滩涂。归途的火车上,“旭遇”团队的核心成员们,脸上虽带着连日奋战的疲惫,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比去时更加明亮和坚定。那是一种经过真枪实弹检验后沉淀下来的自信,一种看清了前路方向后的决然。

陈遇靠窗而坐,笔记本摊在膝上,上面已密密麻麻记录了不少展会的得失反思与下一步的灵感火花。林莉在一旁,细致地将厚厚一沓名片和客户资料按地域、行业意向进行分类,她的动作轻柔却高效。斜对面,周凯和毛蛋还在低声兴奋地回味着与国外客商交锋、得到“钓圣”程老爷子力挺的高光时刻。程老爷子本人则闭目养神,似在养精蓄锐,又似在沉思。

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向后掠去,陈遇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前世的记忆碎片偶尔会在不经意间闪现。他忽然想起前世曾一度引发狂热追捧的某个科技品牌,其产品固然优秀,但那种“限量发售”、“一机难求”的营销策略,无疑极大地助推了其品牌神话的塑造。“饥饿营销……”陈遇在心中默默咀嚼着这个词汇,再对照眼下“遇龙”钓竿面临的现实:程老爷子倾注心血调校、拥有专利“虎煌”新材料加持、口碑初显,但初创的生产线产能有限,良品率的稳定爬升尚需时日,根本无法满足因展会成功而骤然激增的市场需求。

这看似是劣势的“产能不足”,是否可能转化为一种营销上的优势?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火花般在他脑海中迸发。与其因为无法及时供货而让潜在客户失望流失,不如主动掌控节奏,将这种“稀缺”塑造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他迅速拿出笔记本,写下了几个关键词:限量预售、批次释放、预约抢购、口碑发酵、价值提升。

“莉莉,凯子,毛蛋哥,”陈遇的声音打破了车厢内相对宁静的氛围,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有个关于‘遇龙’钓竿初期推广的想法,大家探讨一下。”他随即将“饥饿营销”的概念与“遇龙”现状结合,清晰阐述出来:“……我们产能爬坡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主动利用这一点,通过控制首批投放市场的数量和节奏,来营造稀缺感。这不仅能可能提升产品溢价,更能快速树立‘遇龙’高端的品牌形象,让获得产品的用户产生更强的满足感和忠诚度。”

这个新颖的观点立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周凯第一个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营销人特有的兴奋光芒:“遇哥!这想法太棒了!就像国外那些限量版跑车或者顶级定制款一样,越难得到,越显珍贵!我们可以搞个‘遇龙·潜渊首发纪念版’,每支竿子都有独立编号,甚至配上程老爷子亲笔签名的收藏证书!话题性绝对爆棚!”

毛蛋则习惯性地从风险和实操角度考虑,皱着眉头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能卖高价当然是好事。但咱们现在根基还不算特别稳,万一玩脱了,让很多想买的钓友觉得咱们搞噱头、吊胃口,反而坏了口碑,把他们推向‘渔火’或者其他牌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林莉的思考更为缜密和全面,她补充道:“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度的精准把握。既要让市场保持足够的‘饥饿感’和期待,又不能让他们因等待太久而‘绝望’放弃。我们需要设计非常清晰的预售规则,明确告知大致的发货周期,并且最关键的是,产品本身必须足够出色,要让人觉得等待是值得的。此外,如何确保限量产品的公平分配,防止黄牛囤货炒价,也需要提前规划。”

陈遇认真听着伙伴们的意见,点头道:“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关键。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但也是将我们现阶段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机会。不过,在具体讨论营销方案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更基础的问题:我们首批要推向市场的‘遇龙’,究竟要做成一款什么样的钓竿?是侧重溪流环境的短节竿,还是主攻水库湖库的长节竿?具体长度是多少?钓性如何确定?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难度、成本测算和目标客户群体的精准定位。”

这个话题将讨论引向了更专业和具体的层面。

周凯率先表态:“遇哥,我认为应该主打台钓竿!目前国内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台钓都是绝对的主流,市场基数最大。而且台钓竿对竿子的调性、重心、手感要求极为苛刻,正好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虎煌’材料在腰力、弹性和重量控制上的巨大优势。如果先做溪流竿或者海钓竿,感觉有点浪费材料特性,也不容易一炮而红。”

毛蛋对此表示认同:“凯子分析得对。台钓竿认知度高,市场接受快,也方便我们定价。不过台钓竿从三米六到七米二规格很多,我们首批资源有限,必须聚焦一两个核心尺寸。”

这时,一直闭目养神的程老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既然是首发立威,就要选最能体现制竿功底,也最考验综合性能的规格。4.5米这个长度,野钓塘钓皆宜,钓鲫鱼速度与手感兼备,遇到三五斤的鲤鱼也有一搏之力,是检验一支台钓竿是否‘得劲’的试金石。太长了,对初期生产工艺是巨大挑战,也显得笨重;太短了,又难以发挥腰力优势。4.5米,进退有据,刚刚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