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测试版在团队内部获得一致好评,如同给“旭遇”这辆已加速前行的列车又增添了一节现代化的车厢。但陈遇提出的“线上售卖”新目标,则意味着要在快速行驶中,为这列车加装一套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自动售货系统”。兴奋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谨慎和必须快速学习的压力。
“网络运营中心”的气氛从网站上线初期的兴奋,转向了更为务实和紧张的调研与论证。这一次,主角依然是周凯和张伟的搭档,但涉及的领域已远超单纯的网页制作。
陈遇再次召集了核心会议,议题明确:线上售卖可行性分析与方案制定。
“官网是我们的名片和展厅,但如何将浏览者转化为购买者?尤其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潜在客户。”陈遇开门见山,“参展广州渔具展是面向专业客户的大宗订单,但线上渠道,可以帮我们抓住那些零散但总量可能不小的长尾需求。目前看,主要有两种路径。”
他顿了顿,在白板上写下两个方向:“一、依托我们自己的官网进行销售。二、考虑入驻成熟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周凯立刻接口,他显然已经做了一些功课:“遇哥说得对!两条路各有优劣。先说官网直销:好处是品牌独立,客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利润空间自己控制。难点在于初始流量小,需要我们自己大力推广,而且信任建立需要过程,支付和物流系统要自己搭建。”
他接着分析第二条路:“入驻平台的话,比如现在国内比较火的‘淘贝网’(虚拟名称),或者面向海外的‘全球易购’(虚拟名称)这类B2B或综合性平台。好处是平台本身有巨大流量,容易获得初始曝光,平台提供的‘宝付通’(虚拟担保支付工具)或类似支付工具也能解决信任问题。但缺点是平台会收取交易佣金,规则受平台限制,竞争激烈,而且客户数据主要在平台手里。”
“物流呢?两种模式差别大吗?”毛蛋关切地问,他对实际运营成本格外敏感。
“物流本质差不多,都是我们打包发货。”周凯解释道,“但平台模式有时会对接平台推荐的物流服务,可能有些便利性或价格优势,当然也可能有绑定。”
张伟从技术角度补充:“。官网直销,需自行集成支付接口,技术门槛存在,需处理安全加密(SSL证书)。平台入驻,技术门槛降低,遵循平台规则即可,但数据交互需符合平台API规范。”
陈遇综合大家的意见,沉吟道:“两条路不是非此即彼,可以并行尝试,但要有主次和节奏。我建议,现阶段我们以‘官网展示 初步直销功能’为基础,同时积极研究并尝试入驻一个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平台,比如‘淘贝网’,作为流量补充和销售验证的快速通道。”
他进一步细化:“官网这边,初期不追求复杂的购物车和会员系统,采用相对轻量级的模式:官网作为产品和品牌展示,客户选中产品后,点击购买按钮,跳转到我们申请的‘宝付通’或类似担保支付页面,完成支付后,客户将支付凭证(截图或订单号)通过邮件或QQ告知我们,我们核实后安排发货。虽然多了人工确认环节,但技术和风险可控,能最快跑通流程。”
“对于平台入驻,”陈遇看向周凯和毛蛋,“凯子,你重点研究‘淘贝网’的商家入驻条件、费用、规则和流程。毛蛋哥,你协助准备需要的资质文件。我们先开一个店铺,上传几款核心产品试试水,了解平台玩法。”
林莉提出了关键问题:“那如果两个渠道都有订单,库存如何管理?会不会出现超卖?客服资源如何分配?”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冷静补充:“无论哪种模式,都意味着交易数据电子化。需要建立对应的财务记账流程,确保每一笔收入、成本(产品成本、包装费、快递费、平台佣金)都能清晰对应,便于核算利润和纳税。线上销售合同或购买条款也需要规范。”
王小虎插嘴:“要是人家在平台买了不满意给差评咋办?这可比在咱们自己官网麻烦多了!”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问题越讨论越多,越讨论越细。从产品定价(不同渠道是否一致?是否包邮?)、产品包装、客服响应标准,到库存管理(如何实现初步同步,避免超卖?),每一个环节都是新的挑战。
陈遇最后总结道:“问题很多,但方向是明确的。线上售卖是我们必须拓展的渠道。接下来分工:周凯,你负责主导平台入驻的研究和申请,同时起草官网和平台店铺的《购买须知服务条款》。张伟,你负责官网支付接口的初步对接(跳转模式),并研究平台API对接的技术可能性。毛蛋哥,你负责物流方案细化(兼顾官网和平台发货),并协助周凯准备入驻材料。莉莉,你负责客服流程设计和多语言支持准备。财务和法务问题,我会咨询一下蒋教授。我们先双管齐下,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把这两个线上渠道的雏形建立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