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的哨声如同发令枪,瞬间点燃了南湖水库的竞技之火。上百支台钓竿齐刷刷扬起,动作标准而优雅,饵团划出精准的抛物线,“扑通扑通”落入水中,如同敲响了这场无声战役的战鼓。
陈遇屏息凝神,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那立在水面的浮漂上。他率先使用的是那款针对鲫鱼和中小体形鲤鱼的腥香饵。饵料入水后,雾化状态极佳,如同一团柔和的烟云缓缓下沉,诱人的味道随着水流扩散开来。
旁边钓位的王栋显然也训练有素,抛竿动作流畅而标准。他使用的是“渔火”精心调配的饵料,一股浓郁的、略带工业感的甜香隔着一段距离都能隐隐闻到。他瞥了陈遇一眼,嘴角挂着自信又略带轻蔑的弧度,似乎笃定自家昂贵的“高科技”饵料能碾压一切“土法”炼制的玩意儿。
开赛初期,鱼口普遍谨慎,浮漂大多只是轻微晃动,少有干脆利落的顿口。赛场上一时显得有些安静,只有风吹湖面的哗哗声、远处裁判的低声交流以及钓手们调整钓具的细微声响。
王小虎蹲在陈遇身后的装备区,双手合十,眼睛瞪得像铜铃,嘴里发出极细微的嗡嗡声,不像念经,倒像蚊子叫:“鱼爷鱼奶,鱼哥鱼姐,给个面子呗…俺们这饵料可是遇哥呕心沥血…毛蛋哥倾家荡产…俺虎子摇断胳膊才…哎哟!”
话没说完,就被毛蛋一个轻轻的“毛栗子”敲在头上:“闭嘴!你那是招鱼还是驱蚊呢?再叨叨把你当饵料打下去!”
陈平坐在小马扎上,稳如泰山,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整个湖面,观察着风向、水流和阳光的变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审视海况,偶尔低声提醒陈遇一句:“遇仔,风向转了,稍压点水线。”
突然!
陈遇的浮漂先是微微一颤,紧接着一个干脆利落的下顿,瞬间黑漂!
“中了!”陈遇低喝一声,手腕瞬间发力,柔中带刚地向上一抖,扬竿刺鱼!台钓竿身立刻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鱼线绷紧,在水面割出轻微的嗡嗡声。
“漂亮!”“开门红!”身后传来王小虎和毛蛋压抑不住的、从喉咙里挤出的欢呼。
第一条鱼力道不小,在水下左冲右突。陈遇沉稳控竿,身体微微后倾,利用竿身完美的弹性和腰力,巧妙地化解着鱼的每一次冲击。他时而侧牵,时而倒竿,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一种力量与技巧结合的美感。几个回合下来,一尾银光闪闪、活蹦乱跳、足有一斤多的健硕大鲫鱼被轻松抄入网中!
王小虎手疾眼快,拿起那根黑黢黢的“虎煌”抄网,精准地一抄而入,动作迅捷而稳定。“嘿!咱这神器首开纪录!轻巧又顺手!”他得意地晃了晃抄网杆,差点扫到毛蛋的鼻子。
这尾大鲫鱼仿佛是一个信号。接下来的时间,陈遇这里几乎成了全场最热闹的钓位之一。浮漂动作清晰有力,鲫鱼接二连三地被请上岸,期间还夹杂着几尾力气不小的鲤鱼妹妹。他的“虎煌”鱼护里很快就不再空旷,鱼儿扑腾的水声听着格外悦耳。
反观旁边的王栋,虽然也有鱼获,但频率明显不如陈遇。他的浮漂动作有时显得犹豫不决,提竿时常是空竿,或者只钓些贪嘴的小杂鱼。他那款香味浓烈的饵料,似乎一开始能吸引鱼的注意,但真正开口就饵的积极性却远不如陈遇那款看似朴实、实则内涵丰富的腥香饵。
王栋的脸色渐渐由自信转为焦躁,额角冒汗,时不时地重抛竿、猛抽竿,动作开始变形。他身后“渔火”的技术指导也皱紧了眉头,不停地低声说着什么,像是在指导,又像是在抱怨。
“看见没?遇见真佛了!饵料不是光闻着香就行,得对鱼胃口!”王小虎对着毛蛋挤眉弄眼,用气声嘚瑟,还模仿着王栋空竿后气急败坏的样子。
毛蛋憋笑憋得辛苦,用力点头,伸出大拇指,又赶紧示意王小虎收敛点,别太拉仇恨。
林莉在一旁的小本子上认真记录着陈遇的上鱼时间、种类和天气水文数据,为后续策略调整提供依据。看到陈遇稳居前列,她眼中闪烁着比湖光还要明亮的光芒,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悄悄将一瓶拧开盖子的矿泉水递给刚抄完鱼、额角带汗的陈遇。
然而,赛场形势瞬息万变。随着太阳升高,水温变化,鱼情开始发生转变。陈遇这边的鲫鱼口慢慢稀落下去,而远处一些钓深水、使用更大颗粒饵料或发酵味型饵料的钓位开始传来惊呼声和更大弯弓的竿影——显然是有大个体鲤鱼或草鱼进窝了。
“遇哥,好像口慢了?”王小虎有些着急,抓耳挠腮。
陈遇点点头,毫不迟疑:“换饵!”
他立刻清洗饵盆,拿出那款超酵香型的主攻大物饵料。这款饵料散发着浓郁的、经过长时间自然发酵的谷物甜香和淡淡的酒香,味道更为醇厚内敛,在水底持久力更强。他迅速开制,调整好状态,捏成大而瓷实的饵团,精准地抛投到窝点前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