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街头广告牌,熟悉的设计风格
林未晚发现那块广告牌时,正站在文创园工地对面的公交站台等车。
初秋的风裹着桂花香吹过来,她刚结束和施工队的现场沟通,头发上还沾着几点未散的灰尘。手机里还停留在和周女士的聊天界面,对方刚发来线下对接会的时间——下周三下午两点,地点定在城筑设计的会议室。这几天她总在反复设想见面的场景,以至于刚才走在路上,听见有人喊“顾工”,竟下意识回头,看见的却是穿工装的陌生工程师,指尖攥着的手机壳都被汗浸湿了。
公交还没来,她抬头望了望路对面的写字楼,想看看时间,视线却突然被楼顶的巨幅广告牌钉住。那是块刚换上的地产广告,深蓝色的背景上,印着“森屿公馆”四个烫金大字,下方配着一张建筑效果图:几栋浅灰色的小楼嵌在绿树里,每扇窗户都对着一片小小的露台,露台上摆着木质花架,架子上爬着虚拟的绿色藤蔓,右下角用小字标注着“城筑设计 出品”。
林未晚的呼吸蓦地沉了下去。
她太熟悉这种风格了。浅灰色的外墙是她以前总说的“像阴天里的云,看着温柔”,露台的尺寸恰好能放下一张小桌两把椅子,是顾时砚当年在草稿纸上画了无数遍的“两人小天地”,就连花架的木质纹理,都和他们以前在家具店看中的那款如出一辙。那时候她还笑着调侃他,说他设计的房子都带着“恋爱脑”,处处想着留两个人的位置,他当时正低头给她剥橘子,闻言把一瓣橘子塞进她嘴里,声音裹着笑意:“不然设计来给谁住?我只想给你住。”
风又吹过来,广告牌上的虚拟藤蔓像是真的在动。林未晚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直到被路边的护栏挡住。她盯着那片露台看,仿佛能看见多年前的自己,正和顾时砚坐在露台上,他抱着电脑改图,她趴在旁边剥橘子,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连空气里都飘着橘子的甜香。
“姑娘,要过马路吗?”旁边的环卫工阿姨笑着问她,“这广告牌刚换没两天,听说卖得挺好,好多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带露台的房子。”
林未晚回过神,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指尖却悄悄摸向口袋里的手机——她想拍张照片,又怕这举动太刻意,像个偷藏心事的小偷。最后还是收回了手,只是目光依旧黏在广告牌上,直到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挡住了那片熟悉的露台,她才如梦初醒般上了车。
车上人不多,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窗玻璃映出她的脸,眼底带着未散的怔忡。她打开手机浏览器,搜索“森屿公馆 城筑设计”,跳出的第一条就是项目介绍,点开后,设计师一栏写着“顾时砚 领衔设计”。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不算疼,却闷得发慌。她往下翻,看到项目理念里写着“以自然为邻,以烟火为家”,下面配着顾时砚的设计手记:“小时候住的巷子口有棵老槐树,夏天能遮出一片阴凉,街坊们总在树下聊天吃饭。后来做设计,总想着把这种‘有人味’的温暖藏进建筑里,让每个回家的人,都能先看见一片绿,再闻到饭菜香。”
林未晚的眼眶忽然就热了。她想起顾时砚小时候住的那条巷子,去年夏天他们还一起回去过,巷子口的老槐树还在,只是树下少了聊天的街坊。当时顾时砚牵着她的手,站在槐树下说:“以后我们的房子,也要种棵树,等老了,就坐在树下看夕阳。”她当时笑着捶他,说他才三十岁就想老了的事,他却把她的手攥得更紧:“想和你一起老,早点想清楚,才能早点实现。”
可他们终究没等到一起种树的那天。
手机屏幕上的设计手记还在往下翻,最后一张配图是顾时砚在工地的照片。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袖子卷到肘部,手里拿着图纸,正弯腰和工人说着什么,阳光落在他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浅金色。照片里的他比领奖时看起来温和些,只是下颌线依旧锋利,眉眼间带着熟悉的专注。林未晚盯着照片里他的手看,手腕上的银色手表反射着光,是她送他的那只。
她忽然想起苏晓前几天说的话,说顾时砚还是一个人。心里那点早已被压下去的心动,又悄悄冒了头,像春天里破土的芽,带着点不合时宜的倔强。她手指动了动,差点点开微信,想给他发一句“森屿公馆的设计很好看”,可指尖落在屏幕上,却迟迟不敢按下发送键。
他们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上次说话还是去年她搬走那天,她拖着行李箱站在公寓楼下,顾时砚追出来,声音带着点沙哑:“晚晚,能不能再想想?”她当时没回头,只是用力攥着行李箱的拉杆,说了句“我们不合适”,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她听说,顾时砚在楼下站了很久,直到天黑透了才上去。
公交车到站,林未晚恍恍惚惚地下了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总觉得哪里都有顾时砚的影子——路边水果店摆着的橘子,是他以前最爱给她买的品种;小区门口的快递柜,他以前总帮她取快递,说她力气小;就连楼道里的声控灯,都和以前公寓里的一样,要咳嗽一声才会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