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96章 西线惊澜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第96章 西线惊澜

作者:凌峰哥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9:12:59

西线的警讯如同北地骤然刮起的寒风,瞬间给刚刚因宝钞略有起色而带来的一丝暖意蒙上了阴霾。田娃深知,此刻任何犹豫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他必须在朝廷做出可能损害宝钞根基的决策前,拿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

他几乎是不眠不休,与户部几位精通钱粮、且对宝钞事务较为支持的郎中日夜商讨,结合扬州“特许商会”初步运转的经验,迅速拟定了一份《西线军需宝钞辅助供给条陈》。

条陈的核心在于“借商之力,缓官之压”。具体提出:由朝廷授权,委托扬州、苏州等已初步建立宝钞流通体系的“特许商会”,组织商队,承运一批非核心但急需的军需物资前往西线,如药材、皮革、帆布、部分特定铁料及工匠工具等。这些物资价值高、体积重量相对较小,适合长途贩运。

结算方式则采用“宝钞预付 盐茶引结算”的组合:朝廷预先支付部分宝钞作为定金和采购款,商会凭此向会员商号征集物资并组织运输;待物资安全抵达西线指定军仓验收后,剩余款项主要以盐引、茶引支付,并允许商会将部分利润折换成更大面额的宝钞凭证,未来可在江南盐场茶山优先提货。同时,为激励商会,给予此次运输税费全免,并承诺未来在其涉及漕运、市舶业务时给予优先权。

这是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方案。朝廷以未来的专卖利润和部分宝钞信用,撬动了民间资本和物流力量,缓解了眼前的现金压力和运输难题。而商会则获得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和宝贵的政策优惠,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和宝钞的流通价值。

条陈迅速呈递御前。此刻,西线最新的军报也陆续传来,扩廓帖木儿的骑兵依旧在边境游弋,虽未大规模攻城略地,但其造成的恐慌和破坏正在蔓延,几个小型卫所已被迫后撤。朝堂之上,要求立刻调拨大军、严惩扩廓的呼声越来越高。

朱元璋在巨大的压力下,仔细审阅了田娃的条陈。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巧妙构思,也看到了将其与西线军务捆绑所带来的政治风险——若成功,自然能解燃眉之急,并大大推进宝钞;若失败,物资延误或商会从中舞弊,则西线局势可能恶化,宝钞信誉也将遭受重创。

“你有几成把握?”朱元璋放下条陈,目光如鹰隼般盯着田娃。

田娃深吸一口气,坦然道:“陛下,世间从无万全之策。然,相较于立刻抽调大军、耗尽国库现银,此策若成,可省却朝廷大量人力物力,更能稳固宝钞信用。臣已严令扬州商会,必须由信誉卓着之大商号联保,并请锦衣卫暗中随行监督押运。臣愿立军令状,若此事有失,臣甘当重罪!”

他的坚定与敢于担责的态度,打动了朱元璋。皇帝深知国库现状,也明白扩廓帖木儿用兵诡谲,贸然大军西进确实风险不小。

“准!”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便依你所奏,即刻办理!田娃,此事由你全权负责,西线沐英、耿炳文处,朕会下旨命其配合接应。记住,物资关乎西线将士安危,不容有失!”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田娃重重叩首,心中既感压力如山,又涌起一股临危受命的豪情。

圣旨一下,田娃立刻行动起来。他通过八百里加急,将详细指令和授权文书发往扬州,命盐运使及商会会长沈万金即刻筹备。同时,他密信毛骧,派遣得力干员,以商队护卫或伙计的身份,混入此次运输队伍,负责暗中监督与保卫。

扬州方面,接到指令的沈万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他和他代表的商会势力第一次直接参与国家军务,若能成功,其在商界的地位将无可撼动。他立刻召集商会核心成员,凭借其影响力和丰厚的利润承诺,迅速筹集到了首批价值不菲的药材和皮革。赵德柱虽然心中嫉恨,但在朝廷旨意和巨大利益面前,也不敢公然阻挠,甚至其掌控的车马行也不得不参与部分运输,分一杯羹。

一支由数十辆大车、上百匹驮马组成的特殊商队,在官府的绿灯和锦衣卫的暗中注视下,悄然从扬州出发,沿着运河一路西进,然后转入陆路,向着遥远的甘肃前线迤逦而行。

消息传回京师,朝野瞩目。赞同者称赞田娃思路开阔,善于借力;反对者则冷眼旁观,等着看这“异想天开”之举如何收场。李善长对此不置可否,清流们则私下议论,认为此举“有损国体”,“与商贾谋国事,岂是正道?”

田娃无暇理会这些议论,他的全部心神都系于那支西行的商队。他每日都要查看各地驿站传来的商队行程简报,计算着日期,推演着可能遇到的困难——盗匪、天气、道路、乃至地方官吏的刁难。

时间一天天过去,西线军报依旧紧张,扩廓帖木儿的骑兵活动愈发频繁,似乎在酝酿更大的动作。朝堂上的压力与日俱增,对田娃此举的质疑声也渐渐大了起来。

直到一个多月后,一份来自西宁侯沐英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抵达京师,除了汇报边境军情外,末尾特意提及:“……扬州商会承运之药材、皮革等军需,已于日前安全抵达肃州卫,验收无误,已分发各营。此举解我燃眉之急,军中称便。”

简短的几句话,在田娃听来,却如同仙乐!成功了!他紧绷了近两个月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他立刻将这份军报摘要呈送御前。

朱元璋看后,良久不语,最终只对侍立的太监说了一句:“告诉田娃,这事,他办得不错。”

没有额外的赏赐,没有公开的褒奖,但这句“办得不错”从朱元璋口中说出,已是极高的肯定。

西线的烽火并未因这批物资的到来而熄灭,扩廓帖木儿的威胁依然存在。但田娃知道,他成功地在这危机之中,为宝钞赢得了一次宝贵的实战检验和喘息之机。“借商助饷”的模式被证明可行,宝钞的信用和实用性,在血与火的边关,得到了最有力的背书。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品味这小小的胜利,新的挑战已然接踵而至。随着商会力量的显现和宝钞流通范围的扩大,如何更有效地监管、引导这股日益壮大的资本力量,防止其尾大不掉,甚至反噬朝廷,成为了摆在他面前,比筹措军饷更为复杂和棘手的难题。扬州的博弈,只是开始;真正的风雨,或许还在后头。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我的发小是朱元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