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68章 御笔定榜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第68章 御笔定榜

作者:凌峰哥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9:12:59

贡院之内,烛火摇曳。

李善长与刘伯温对坐于主考房内,气氛凝重。两份被同考官列为上等的试卷摊在案上,一份来自浙江士子,文采飞扬,经义精熟;另一份则出自张唯之手,策论紧扣边防实务,提出的“沿边筑堡、军屯与民屯并举、择地开设官市以安虏心”等数条策略,条条切中肯綮,虽文辞稍逊,却显露出难得的经世之才。

“伯温先生,”李善长抚着胡须,打破了沉默,“此文虽质朴,然所言边策,非深谙北地情势者不能道也。陛下重开科举,本意便是选拔此等能吏干才。依老夫看,当列其名次靠前。”

刘伯温微微蹙眉,他并非不认可张唯的策论,但顾虑更深:“丞相所言甚是。此子策论确实切中时弊。然,科举取士,亦需兼顾文章法度。若因其策论优长便过于拔擢,恐天下士子以为朝廷轻经义而重权变,长远来看,并非美事。且……”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此子毕竟与诚意伯有旧,若名次过高,外界难免再生揣测,于伯爷,于科举清誉,皆非益善。不若置于二甲中游,既显其才,亦免非议。”

李善长目光一闪,他听出了刘伯温的言外之意。平衡,永远是朝堂上的首要考量。他沉吟片刻,正欲开口,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内侍在帘外高声道:“二位大人,陛下口谕,召即刻入宫,呈前十名试卷御览!”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皇帝果然时刻关注着此次科考,并且直接干预了最终排定。

武英殿内,朱元璋仔细翻阅着呈上的十份试卷的朱笔誊抄本。他看得极慢,尤其是在策论部分,时而点头,时而凝思。当看到张唯那份试卷时,他停留的时间最长。

良久,他放下试卷,目光扫过垂手侍立的李善长与刘伯温。

“咱看了,文章好的,策论难免空泛;策论实在的,文章又稍欠火候。”朱元璋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都说天下英才尽在此处,咱看,还是各有长短。”

他拿起御笔,直接在那份录有最终排名和建议的奏本上划动起来。

“治国,不能光要会写花团锦簇文章的,也不能光要只会埋头干事的。但眼下,咱的大明初立,北元未灭,百废待兴,最缺的,是能办实事、解实忧的人!”朱元璋一边说,一边将张唯的名字从原本拟定的二甲第十七名,直接提到了一甲第二名,榜眼!

“陛下!”李善长和刘伯温几乎同时出声,却又都顿住。这个决定,太过惊人。一甲前三,榜眼之位,何等清贵显要,授予一个名不见经传,且与勋贵有旧的北地学子,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朱元璋放下笔,目光锐利如刀:“怎么?觉得咱拔擢过甚?”他冷哼一声,“咱问你二人,他这策论中所言边策,可能用?”

李善长躬身:“回陛下,条条可用,切中要害。”

“可能解边患,安边民?”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若施行得法,确可收奇效。”

“那便是了!”朱元璋斩钉截铁,“咱取的是能为咱安定天下的人才,不是只会吟风弄月的书生!至于那些闲言碎语,”他眼中寒光一闪,“谁敢非议,让他来跟咱说!”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李善长与刘伯温再无话可说,只能躬身领命。

放榜之日,贡院门外人山人海。当那张巨大的黄榜张贴出来,看到“张唯”二字高悬一甲第二位时,人群中瞬间炸开了锅。惊叹声、质疑声、议论声交织一片。尤其是许多自视甚高的江南士子,更是面露不服与愤懑。

“张唯?何人?”

“听闻是北地学子,还是诚意伯府上的……”

“莫非……真有私情?”

“慎言!陛下御笔亲定,岂容置疑!”

消息传到诚意伯府,田娃正在书房练字。闻听张唯高中榜眼,他握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他放下笔,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反而眉头微蹙。

“伯爷,张公子高中榜眼,这是天大的喜事啊!”老管家满面红光地进来道喜。

田娃轻轻摇头,叹了口气:“福兮祸之所伏。陛下这是把他,也把我,放在了火上烤啊。”

他深知,朱元璋此举,一是确实赏识张唯之才,二是要借此事强力推行重实务的取士标准,三来,也未尝不是对他田娃的一种警示和考验——皇帝能给你荣耀,也能将你置于风口浪尖。

不久,张唯身着崭新的进士服,在众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前往宫中参加恩荣宴。随后,依制授官,张唯被直接授为翰林院编修,这是个极清贵的官职,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大明王朝的核心文官体系。

然而,风波并未平息。数日后,便有几位江南籍的官员联名上奏,虽不敢直言皇帝不公,却旁敲侧击,提及“取士需兼顾南北,以防偏颇”,“翰林清选,尤重文章根柢”云云。

朱元璋在朝会上将奏本掷于地下,勃然怒道:“咱取士,唯才是举!何分南北?尔等只知江南文风鼎盛,可知北地学子于战乱中求学之艰?张唯策论,能安邦定国,尔等空谈,可能御虏安民?再敢以此等地域之见妄议朝政,休怪咱不讲情面!”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至此,朝堂之上关于科举名次的争议才被强行压了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南北士人之间的裂痕,经此一事,已悄然加深。

田娃在下朝时,与张唯在宫门外相遇。张唯快步上前,深深一揖,神色激动又带着一丝不安:“伯爷,晚辈……”

田娃扶住他,打断了他的话,目光平静而深邃:“不必多言。陛下简拔于你,是看中你的才学能为。往后在翰林院,谨言慎行,多做事,少掺和是非。记住,你的根基,是陛下认可的‘实务’二字,莫要辜负了。”

张唯凛然受教:“晚辈谨记伯爷教诲!”

看着张唯离去时依旧难掩兴奋却又步履沉稳的背影,田娃抬头望向巍峨的宫墙。科举之争暂告段落,但由此引发的朝堂格局变化,才刚刚开始。他这位身居高位,又与“新贵”榜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诚意伯,未来的路,恐怕要更加小心了。

喜欢我的发小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我的发小是朱元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