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374章 不能真打个‘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

第374章 不能真打个‘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吧?

第二日大早,城外开始列队,头前约莫列了个七八千骑,后面列了好几部的战阵,左右撒开往东西两边城池而去,便是独独放过了南城。

然后一队快骑往那北城下而去,头前一人呼喊:“枢密院使军令,着城头军将来收!”

城头自也真有一个军将,名叫苗傅,他已然开口:“某乃捧日军下军指挥使苗傅,接枢密院使令!”

游骑下马,往那城下再走,一个吊篮而下,吊上去的就是枢密院使的军令。

苗傅取到,火漆封印拆开,打开来看,看完就喊:“城下的兄弟,劳烦与枢密使相公回复,就说末将得令,马上开城!”

“苗将军,好说!”游骑飞快就回。

苗傅左右去看,一语去:“城门打开!”

且看左右军汉,竟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来质疑,一个个是那大气一松的模样,连身形好似都陡然泄了一些力气。

这东京的兵,其实有趣,说是兵,更是这世界里最底层的穷苦百姓,说是穷苦百姓,又一个月能拿一些俸禄。

守城,其实不是不能,有那么一部分人,其实也能战。

何以此时一点都不能战?只有一个原因,没人给钱。

但凡,有朝廷的官员,此时拉着大量的现钱至此,开口说一语:“每放三矢,赏钱一贯!”

那今日苏武若是想要入城,只怕也要血战一番。

说这些陋习是来自五代,或者说什么这支军队最初的建设方式就不对……

这些话都没错。

但真正的原因,岂不也是最底层穷苦军汉的一种无奈的反抗?

他们在这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里,见识着这个世界最奢靡的生活,名义上也是他们在保护这种生活方式,但偏偏他们自己却只能在最低的温饱线上挣扎。

这种生活上与心理上的差距对比,却又反抗不得,只待那些高层的人物真的需要保护的时候,岂不也是他们唯一的反抗机会?

发那一矢要的是钱,要的更是大宋军汉最后一丝的尊严!

苏武打马在来,城头上的军汉,都盯着在看,都在看苏武,乃至苏武已然到得城门洞下了,还有军汉在远处城墙把头探出城外来看!

苏武打马过了门洞,说了一语:“汴京军汉,但凡在册有名,皆赏钱十贯!”

正在门口等候上来拜见的苗傅,闻言一惊,先左右回头去说:“快,快把这个消息绕着城墙去传,传遍所有军汉耳中!”

自有那骑士得令奔去传信。

一边奔一边绕着城墙在喊:“燕王有令,枢密使相公有令,京畿在册军汉,每人赏钱十贯!”

苏武自又是一番大手笔,一百多万贯总是要的。

还问苏武哪里来的钱,这汴京城里,有的是金山银山铜山,进了这座城,钱就不是事,钱,它就是块金属。

上次女真人代苏武抢的钱,金山银山还堆在东平府那水泊的山寨里,哪里得完?根本不完。

为什么不完?

因为市面上的货物生产得不够快,所以不完!

还有一点,就是不能真的造成全国性大面积的通货膨胀。

只看得沿着看不到尽头的城墙而去,处处在起呼喊,燕王威武,燕王威武!

苏武在入城,大军在入城,百姓竟不是在躲避兵祸,到处都是挤到路边来看热闹的人群,男女老少,万人空巷上街来看。

倒也没什么呼喊,都是一股子好奇,瞧新鲜,看热闹,真好奇,好奇这汴京城未来会如何……

也说北城那些达官显贵的家宅里,也是仆人小厮进出来去,都在打探消息,那些主人们坐在厅堂里,等候着来来去去捕风捉影的消息……

一会儿是枢密院下了令,开城……

一会儿是燕王买通了军将,所以开了城……

又说什么燕王大赏三军,全城军汉欢呼雀跃……

也说燕王打马在往皇城去……

过一会儿,又回来说燕王只是吩咐军汉把皇城好生守住,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出,燕王自己,并未入皇城,而是去了枢密院衙门。

燕王自真是去了枢密院衙门,大军入城之后,留了三万步卒与三千骑士进入城内诸多军营,其余人又出城去了。

随后不久,京畿之兵开始解散,各归各处,喜气洋洋等着发赏。

燕王自不会说假,百十万贯钱的赏,哪里会假?说发就发,不仅仅发,还让吴用带诸多军中文书去发,必须保证每一个钱都发到个人手上。

自也是忙忙碌碌……

十万人,其实就是十万个家庭,东京城内外十万个家庭,得到了一笔等于好几个月工资的钱,自也有十万个家庭,今日如同过年一般,许也会割上两斤羊肉,沽上一壶正店里的好酒……

那正店自是今日忙碌非常,不知多少半大的孩童排着长队在沽酒。

羊肉自是早已供不应求,那是猪肉,其实牛肉也有得卖,虽然法律明令禁止杀牛,但牛肉依旧是有得吃的……

因为每一头牛,都是会死的,都会变成牛肉。

大宋更还有那种专业犯罪团伙,让好好的牛,死得合理合法,官府查验之后,自就能吃肉了。

今天,底层百姓在过年!

很少有人会关注这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里这些最底层的人,文人墨客的笔下,也从来不会有他们。

这座汴京城经济模式,其实就是百多万人,为那极少数的三四万人提供服务,然后获得那三四万人嘴边漏下来的一些残羹冷炙。

这三四万人的生活,来自天下所有人的供养,所以,他们的残羹冷炙,又能养活一百多万人口。

枢密院里,夜晚也在忙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到处去通知那些相公们,明日大早,枢密院里议事。

三省六部,二府三司,台谏馆阁,院寺门宫,殿前司皇城司开封府……

所有官员,但凡上了品级的,都要来。

至于枢密院装不装得下,那不重要,所有人都要到。

至于不肯来的,没事,今晚,既无宵禁,南边城门也不关,愿走愿留,全凭自由……

燕王不杀人,不恐吓人,只是朝廷诸多衙门开个会,燕王也不入皇城,好似也并不篡夺……

燕王要做什么?

第二日大早,来的人还真不少,朱雀大街上的车驾,早已水泄不通。

不知多少身穿官服之人,车驾只能停得远远的,步行往那皇城旁边的枢密院去。

大街之上,一眼望去,青衣一片,点缀些许红色,偶尔还有一两个紫衣……

枢密院门口,有军汉在喊:“都往里进,紫衣的相公与红衣的相公,往衙堂里进,青衣的相公,便自己寻个地方站着坐着,都行,往里挤往里挤……”

相公们,或是紧皱眉头,或是一脸无辜,或是双眼疑惑,或是满脸愁容,或是满怀憧憬……

只管往里去,挤了又挤……

倒也不是都来拥护苏武,政治嘛,在于协商,眼前之局,更要看看是个什么协商,看看燕王到底要怎样……

燕王早已在衙堂坐定,有人开始进来了,苏武自也就起身了,时不时抬手拱一下,也无多言,倒也许多面熟。

王仲山也来了,在往一旁去坐,满目愁容。

却听门外忽然传来呼喊:“荣国公来了,荣国公可真来了,荣国公快里边请!”

荣国公何许人也?

大名钱忱,乃吴越钱氏,他祖上本是吴越国主,五代十国时期坐镇吴越之地,祖辈有训,说只要中原决出了共主,吴越之国,自就举国归附而去,如此全天下之大义!

他们真也做到了,如此归宋,从此,吴越钱氏,世世代代在东京城里高门显贵,死前是国公,死后,必封会稽郡王。

这一支吴越钱氏,那是千年的书香世家,一代一代,人才辈出,便是到得千年之后,也还有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钱玄同、钱壮飞、钱其琛……

多如牛毛……

大宋百家姓里,赵钱孙李,赵在第一,钱在第二……

钱忱,自就是如今钱氏掌舵之人,荣国公,他真来了,年岁不大,四十出头,他能活八十一岁……

苏武闻得他来,还真起身两步,往前去迎……

那国公钱忱,长得很是秀气,自也是养尊处优,进门来,先与苏武拱手,但并不躬身,然后左右去看了一眼,说得一语:“燕王,哪里坐?”

苏武笑着比手:“自是头前请坐,早早备好,等候多时,国公与某一道来坐!”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