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352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第352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是啊,若是女真使节入京上表称臣了,朝廷罢战之圣旨连连在来,我等还不退兵,只怕当真天下哗然……”

苏武竟也这么说,却更去看吴用。

吴用脑瓜子转了转,便又开口:“大王,不若,派快马前去截杀那女真使节?”

苏武摆了手:“怕是来不及啊,那女真之使节,岂能想不到这些,一旦获准南下入京,他们只怕日夜兼程去奔。”

“是啊,即便他们不日夜兼程去奔,晚了这么些天,只怕也追不上!”吴用自己也摇头。

却是吴用又说:“那……大王,要不要……”

自是欲言又止,却又好似在等苏武应允什么……

苏武只管再道:“说……”

吴用立马开口:“那就不管这些了,咱们只管照着咱们的谋划来,管他什么圣旨不圣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天子在汴京,也管不到咱们这里来……”

“哼哼……”苏武微微有笑。

“大王,军中军将,都是多战之辈,岂能不知此时战局之利弊得失?只要大王不撤,众多军将,自当拥护!”

吴用对此,倒是笃定非常。

“如此,我岂不成了一个无君无父悖逆之臣?天下人如何看我?”

苏武如此来问,自不是真担忧这些,而是希望集思广益,想出一些应对的办法。

吴用自又沉思去……

苏武自己也在思索,便也是知道,这事吧,着手之处,在于一个舆论……

程万里与刘延庆是搞不定天子的……

武松,那更是在这种事上起不到一点作用。

发动舆论……却有一人,许真能成事!

便听吴用开口:“大王,下官一时,着实无计可施,想得许多,却都感觉并不起效……”

苏武一语来:“你来倒水磨墨!”

吴用只管照做,把清水倒入砚台里,拿墨条慢慢磨动。

苏武提笔去舔,也摊开了信纸,慢慢来写。

吴用在一旁,自也凑头来看,慢慢看得,自也是有惊讶在脸。

苏武写给谁?写给御史中丞秦桧。

写什么?先把女真之事分析一遍给秦桧去听,然后让秦桧去造势。

联系各方,从京东高门,到东京王氏,乃至太学之人,自还有李纲等人……

分析女真,自不复杂,大军一退,前功尽弃,女真战力依旧强横,自又扫荡草原。

如此,匈奴突厥再归,契丹大辽又来……

造势之事,苏武就不多言了,秦桧当有的是手段与人脉,他岳父家在东京,那也不是一般人家。

苏武陡然也想到了李清照……李清照若是也下场来干,那自也事半功倍。

说来说去,还是这一家子人……

这一家子若是都干起来了,再加上程万里与刘延庆,天子势单力薄,许还真招架不住。

这信倒也不需要比女真使节到得快,只要稍后能到,东京城的朝廷里,那就有得吵了。

只待苏武信件写罢,在等墨干。

吴用已然开口来问:“大王何以笃定御史中丞秦相公会不遗余力为大王奔走?”

“你思索一二……”苏武反问。

吴用也还是疑惑的语气:“倒是大王对他,颇有恩情,他乃……废太子昔日任命提拔之御史中丞,废太子失势了,他却还能安坐御史中丞之职,定是因为大王恩情使然!又想……许也还有东京王氏干系其中,还有那易安居士……”

苏武直接点头:“然也!”

吴用陡然好似明白了什么,又道:“大王,许天下之事……还真需要士人在其中,有士人,则万事皆易,若无士人,怕是纷乱不止,乃至需要格外血腥之手段,杀得个人头滚滚,打得个支离破碎,定要好好拉拢士人才是……”

吴用说完这番话,立马心中紧张起来,担惊受怕一般看向苏武。

便是以往吴用多言这些所谓……谋国之言,苏武定要发怒!

却是今日,苏武还真不怒了,点了点头:“是啊,士人之能,不在于士人有多少本事,而是在于蛊惑天下之人心。那些仗义之辈,忠义之人,却皆听士人之蛊惑,只看士人怎么蛊惑了……”

吴用闻之,心中大喜,便是知道,来日他就有资格与苏武商议谈论这些事了……

这是什么待遇?最心腹亲近,不过如此。

那许贯忠、宗颖之辈,从今日起,好似已然远不及他!

苏武在装信件,装好,便是一语:“速速送到东京去给秦桧!”

“得令!”吴用心中欢呼雀跃,动作自也快捷非常。

苏武刚才之语,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是士人多牛逼,有多大能量,能拉起多么精锐的军队之类。

而是在于岳飞、韩世忠等人,乃至已然绑在苏武船上的京东诸多高门……

就好比那一时那一刻,天下之舆论,皆骂苏武是逆贼。

岳飞心中之纠结,乃至岳飞接下来可能做的事,不言而喻。

乃至那些已经绑在苏武船上的京东高门,不说什么背叛,人心之上,不免也有惶惶,担忧顾及自也无数。

但若是天下之舆论反过来了,有那些“大儒”为苏武辨经了,把经辨好了……

那岳飞之辈,自也会受影响,心中哪怕有什么顾虑,也有自我开解的渠道与方式。

那些京东高门,自然而然,就少了那些心中纠结,会是辨经队伍里的中流砥柱。

士人,士大夫,在死到临头之前,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之前,他们那张嘴之威力,那是真不可小觑的。

天下很大,那些仗义之辈,忠义之人,虽然是少数,但天下各州各府,加起来算,也可不会真少。

苏武最不想的是,天下士大夫皆与苏武为敌,然后天下四处,皆是骂声。

然后那些所谓仗义之辈、忠义之人,提刀而起就真要勤王。

苏武就得杀得个尸山血海!

那些出张嘴巴的士大夫自是提不起刀,提刀之人是何人?

其实正是这个国家最后的中流砥柱。

就好比历史上女真坐拥中原之时,别看投降之宋人到处都有,其实中原揭竿而起之兵,也满地皆是!

史料上一笔一笔,虽然多是简单几语,容易被人忽略,但真看起来,很是动人……

头前也说,连辛弃疾的父亲,一个读书人,在山东也揭竿而起了。

也说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只道立马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远远不是,宋立国之初,那也一样,有的是揭竿而起的义士。

就好比四川境内,那更是乱如麻,杀得是尸山血海。

导致宋人防备武人,防备到什么地步了?连民族脊梁都被抽去了大半。

苏武难道往后也要这么防备武人?

说王莽篡汉,王莽之篡,几乎就是教科书里最标准的篡位了,只待刘家大义一起,舆论风向一变,真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能召唤陨石?所以能以些许乌合之众就败王莽几十万大军?

那是有谈笑的成分在其中,刘秀之起,那是中原世家大族鼎力支持之缘故,这就是舆论风向,这就是所谓大义。

也是司马篡魏,篡完就好了?天下立马就乱,大乱也在不远。

还说曹老板,他生前不取,何也?皆因曹老板对汉还有念想?有忠义?

岂能不也是想避免此时苏武眼前之事?

那荀彧之辈,是汉臣还是曹魏之臣?天下人心,在汉还是在曹魏?蜀汉何以小国寡民还能频频北伐?

自也要说满清,但凡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满清入关之后的屠刀何等狠厉?士大夫也辨经不少,但天下之乱可还少?

满清的皇帝,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清朝初年,起义遍地。

三藩之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真去了解吴三桂之北伐之战,从结果看,吴三桂好似没什么,其实真在当时,真看史料,吴三桂之攻势凌厉非常,一度真有成功的可能。

当时局势,只道真如电视剧里那么简单?一度吓得满清朝臣之中,有求和之意者,数不胜数。

何以有文字狱?吓的,战战兢兢,草木皆兵,乃至还有什么天地会红会之类,各种宗教作乱,从来不停,哪个不是要反清复明?

整个满清那么多年,防汉人,那比什么都重要,多少代人过去了,重要性依旧不减。

这些事,放在大历史里,多不起眼,只道是国一立,万事皆妥,就是四海升平,但在当世来看,那是何等的麻烦,日日焦头烂额,贯穿始终。

苏武如今所为,多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事,辨经,就是舆论,得有人来舆论……

大宋发展到而今,人口,经济,冶金,手工,商业,农业……

苏武不愿打个烂糟糟之后,再等两三代人去恢复……

苏武更不愿对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去挥舞屠刀。

难道真要与岳飞来个刀兵相向?

那苏武做的这一切,哪里还有多少正当性?

或者去忽悠岳飞?

岳飞这般的人,能那般的死,这是何等的精神信仰之力量?

被人说了千年的愚忠之辈,能是几言几语忽悠得住的?

如果岳飞真是几言几语就忽悠得住之人,华夏这个民族与国家,就不足以真正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处。

苏武很是清醒!

这也是在说一件很本质的事,为何岳飞得苏武想尽办法去顾虑?

为何秦桧就可以直接被苏武所用?苏武不担心秦桧?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