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89章 伐宋!伐宋!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89章 伐宋!伐宋!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7:48:24

第289章 伐宋!伐宋!

燕云,这段时间,终于也算忙好了,诸般官员一一定妥,便也是朝堂内诸般势力之间的争夺达到了平衡。

其中最主要的是燕山宣抚使并燕京知府,其人名叫王安中,这位以往是翰林院学士,后来升为翰林院学士承旨。

此人在文坛上,其实很有大名,也算是当世比较知名的词人,此人出身也是极好,乃苏门学士,早年当真拜过苏轼,今年四十**。

王安中能得这个职位,是王黼此时在政治上的胜利,也就是说王安中乃王黼举荐,甚至可以算是王黼一党。

王黼以往没有党,自从超晋八级之后,一直在经营,终于让他经营出了一点成果,这个成果便是王安中,也是王黼头前干活真卖力,功劳苦劳也都算有,天子也照拂了一二。

如此,王黼也算在地方上有了势力范围,就是燕京之地。

只待这王安中好好干,干好了,再升迁,再升迁入东京,岂能不是王黼在朝中的一大助力?

谭稹,便也算升官了,他官职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全权负责整个大宋的北地防务,人也驻在燕京。

旧辽国也有一个人,名叫张觉,中过辽国的进士,本是辽国辽兴军节度副使,兵败降金,被金人赐官为临海君节度使,知平州。

最近,金国直接把平州当做了金国的南京,张觉自然而然就成了金国的南京留守。

张觉却也不安分,最近频频派人越过边境去燕京,带着私密的书信去找王安中,也找谭稹。

所为何事?

归宋!

张觉有意归宋。

王安中与谭稹自是大喜,商议几番之后,先安抚张觉,也暗自派人越境去见张觉,倒是如今这边境没什么危险,金人忙着干辽人,来去越境不算事。

自也有那禀报的公文快马到得东京去。

不免天子又与诸位相公来商议。

汇报的主角是王黼,他激动万分,正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谈:“陛下,此我大宋天朝上国之仁德也,天下之人,无不仰慕王化,心怀故国,张觉之辈,也算读书之人,得圣贤教化,昔日随辽,辽虽外邦,但早已非蛮夷之辈,而今在金,岂是正统?自是天下正统居中,我大宋人心在此!”

王黼之语,一来是真心所想,二来,不免也是王安中之功劳要立,此事一成,王安中岂能不是天大的功勋?

凭借这一件事,王安中入京来,岂能不是高位?

往后,王黼在天子面前说点什么事来,岂不就有了一个极大的助力?

这么经营下去,总有一日,王黼也能是那蔡京之势,一语出,满场附议。

天子闻言,也看左右,便是让众人都来说说……

蔡京倒是不言,他是被动知晓这件事的,刚刚知道,还在思索。

童贯来言:“王相公,这般之事,利弊其中皆有,利自不用说,其中弊端……王相公可有思索一二?”

童贯这话,那自也不得罪人,只是提醒一二,这件事是大好事,但也还是要从长计议。

王黼立马来说:“枢相有知,此事弊端,不外乎与金人头前议定之事,不能互相招揽对方之民众,这不,咱也没去招揽啊,是那平州官员与百姓主动来的,是他们想当宋人,不是咱们招揽他们来的……如此,也并不违背头前议定之事,想那金人也无话可说。”

蔡京算是回过味来了,却也稍稍有些纠结,这件事不差,开疆拓土,总归是好事,就是这办事的人……

便也问一语:“谭相公乃边事帅臣,倒也不知他如何说?”

问的是谭稹之意,这件事自也涉及谭稹,若说这办事的人,一个是王安中,另外一个是谭稹。

真说起来,王安中是王黼的人,那谭稹自也与蔡京交好。

且谭稹如今,显然也已成势,来日这枢密院必然是谭稹的势力范围,蔡京顾虑也多,这件事到底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谭稹的意见很重要。

一来是不好随便因为一点事把谭稹得罪了,二来,谭稹如今还算尊重蔡京,算是自己人,还不到竞争对手的地步,谭稹的利益,也当维护一二。

王黼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说道:“回太师,谭相公自是边事帅臣,岂能不愿开疆拓土?此事,谭相公自是非常支持!”

说到这里,蔡京倒也无话可说了,这天下的好处,他蔡京不可能一个人都吃得完,昔日童贯要吃,如今谭稹王黼要吃,自也都要吃上一口。

但还是童贯来说:“就怕此时恶了女真,来日不免怀恨在心!”

王黼当场就答:“岂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怀恨在心,那头前我大宋还借粮二十万石与他,他们岂不感恩戴德?本是盟邦,此事也非我等主动招揽,是平州百姓与官员自己要来,他们要来,我等本着仁义之心,总不能把同族之人拒之门外,此理,到哪里都说得通!再说,女真而今战事未罢,且内政困顿,自顾不暇,有何不可?”

倒是说得在理,童贯认真去想,女真如今,还真就是战事未罢,内政困顿,真说占便宜……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童贯倒也不信女真还真会因为这件事,就要动那兵戈。

他们内部的事还没搞定,还真没有能力再搞事,自当是要捏着鼻子认下。

且再去想,想那女真……

长远之事来说,女真来日,与宋,许也是大敌,岂能不趁此机会削弱一二?

童贯想来想去,便也不言了……

那就天子来言:“而今我朝,兵锋正盛,出则数十万大军纵横,入则万万之民安居,历数史书之载,而今也不得不想那女真之事,女真虽然力微,兵力不过几万,人丁不过百十万,但自古北地之蛮夷,从来就是中原之大患,昔日为盟邦,那是时势所致,如今之势,只问如此女真,岂能为大宋之盟邦?”

天子此语一出,已然不在此事,高度拔起来了。

一边说的是宋金两国的本质,以及对未来的预计。

另外一边,真说起来,一个百万人口都不一定有的国家,与如今之宋为盟邦,这种外交的模式,其实是不能接受的。

也说汉与唐,那是万国来朝,那天子是万国共主。

何曾见过汉与什么楼兰龟兹是盟邦?

何曾见过唐与什么契丹党项是盟邦?

天子之意,既是要重复汉唐,那自也当是天下共主,来日与女真的关系,那也应该如此,女真合该前来拜见受封,此,便是万国来朝,才是汉唐。

不然,史书记载下去,后人看宋还与一个蕞尔小国是盟邦,这岂不难看至极?

众人听来,便也就懂了天子之意,那就更多说不得什么了。

天子又道:“所谓恩威并施,上次女真使节而来,朕已然施恩,此番,便也当上一些手段,好教女真知晓,大宋之国,有恩有威!”

说白了,也是敲打一二,最好是女真人自己上道,下次再来,当以臣子之礼,那到时候便又好说,自是不再敲打了,一高兴啊,还赏赐几番。

若是不上道,只待此番党项事罢,说不得还真要给点颜色去看看。

人心如此,如今大宋当真如日中天,这天子,当真已经有了一代雄主之心思。

说不了对错,合该如此,历来如此,祖宗教诲如此,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就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该这么办,不干,那才是后人耻笑。

至于天子赵佶与朝堂诸公,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有错误的估计,那是另外一回事。

王黼自是大喜:“陛下圣明,那臣这就与王留守……还有谭相公回信去,就说朝廷之意,乃胸怀仁义之心,既然不是招揽而来,是那平州官民仰慕王化之归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当以仁义待之!”

天子听得很高兴,点头来:“这般,纳土归附,以平州为泰宁军,擢升那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张觉之下,各有官职,另赏赐财帛之物供应官民,此仁义也!”

“遵旨!”王黼躬身大礼,成了成了,自是赶紧去干。

朝堂上下,都在操作,苏武兴许,也有预料。

不然,他何以让张叔夜与宗泽等人要加紧经营京东城防之事?

也是苏武,知道自己影响不了这些大局之事,哪怕苏武就在当场,那天子之意再明显不过,又岂能是苏武拉得回来的?

那王黼之辈,又岂能是苏武能说服的?

若真是苏武能说了算,那唯一之策,其实就是徐徐图之,先练好内功,也等那些山林里出来的女真人先享受享受美好的生活,多喝酒多作乐,多御几个女子,多感受感受山林之外世界的奢靡…

如此,再与女真争锋,慢慢来……

就好比这党项之事,就得慢慢来,但朝堂上下与天子,哪个能允许他慢慢来?那催促的旨意,一封接着一封在去。

此时此刻,苏武正在沙州城下,看到的就是一片土黄,连苏武浑身上下都是土黄之色,城池不大,战争不难。

只是苏武又一次感觉自己疲惫不堪,近两千里的奔驰,终于到了终点……

军汉们自是爬墙而上,杀得一番人后,城池就开。

站在沙州城墙之上,举目远眺,苏武看的是这片土地的千年往事,也看玉门关在何处。

不知多少年,中原人没见过玉门关长什么样子了……

还不是感怀的时候,调转马头,就是回程,自也留得一部驻防沙州,当要改名,为敦煌。

敦煌就是好听,沙州就是不好听。

回程也是急赶,得快,却是半路之上,就碰到了天子使者,还是程浩。

天子派来追回苏武的人,圣旨自也就在程浩之手。

苏武还问呢:“怎么又是你?”

程浩苦笑:“这般苦差,来去无事,只有急奔,谁人又愿呢?只管是我一拍胸脯,自就到我身上来了。”

也看程浩身上的模样,干燥寒冷风沙的打磨之下,也不成个人形了。

苏武又笑:“不错不错,这般苦来,你也熬得住。”

程浩笑不出来:“我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一路会这么苦啊,倒也知道是往河西来追你,故人诗词里,说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教他们骗了!”

“不也还说什么大雪满弓刀,羌笛何须怨杨柳吗?”苏武还是笑,自是乐观非常。

程浩哪里有丝毫乐观,只管从背后的布囊里掏出圣旨来,递给苏武,一脸的担忧:“你看看吧……陛下此番真是气怒非常,要换帅了!”

“换帅?”苏武还是笑,接过圣旨,去了火漆,看了看,便是一卷,塞进靴子里,说道:“无妨!”

程浩更急:“你怎么……你心真是大,这还无妨?事关天子信任,事关前程,怎能无妨,你若是教天子不喜,你若是失了宠信,你若是……”

“怎么?怕我连累了你?”苏武插了一语。

程浩当真点头:“岂不是?你若失势,我这好不容易在京城里混出了点脸面,岂不也跟着就没了吗?好不容易才耀武扬威几番,岂不又教人痛打落水狗?”

这大舅子,还真直白。

苏武便笑来:“就凭你能入这河西之地来追我这份苦差,这辈子也当不了落水狗!”

程浩这回,那是真吃得苦头,刚刚从京城去了宥州,再从宥州而回,又立马从京城出发,一直追到了河西之地来。

程浩能这么吃苦,老天……是看得到的。

能吃苦的人,那就有无数的苦可以吃,这辈子可就别想消停了。

程浩却是一语来:“你还能打趣说笑,我都急死了,这一路来,我可睡都不敢多睡,只想赶紧把你追上,你可赶快往那兴庆府去啊,再不去,咱们这一家子,岂不就是落水狗了?”

“这不正去的吗?”苏武安慰一语,却是这事,还没那么快,如今河西已下,就要抽调兵马往河西方向来,如此好让党项人分兵应对。

如此就是三路了,且看党项人那两三万的骑兵,如何去分。

如此,便也是苏武的后勤压力越来越大,还当再从西北各地征召民夫,给钱,还得给钱!

压力有点大,苏武这一把,几乎是梭哈,他的经济能力,也快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只盼着打破兴庆府与周遭城池的时候,能回一波血来。

党项这么多年的经营,应该家底很是深厚,这个家底,不是粮食之物,而是金银铜铁之物,这东西,在西夏换不到多少物资,但只要苏武把这些东西运到大宋,那就是盆满钵满。

而且,西夏还有一个重大的产业,那就是盐业,这得把持住,一旦西夏变成了大宋,那这盐业就是源源不断的财路。

自是就去,先回韦州,程浩自又往东京回去复命,苏武显然越来越喜欢程浩了,不为其他,这大舅子,没过过几天真正的好日子,还真就是这种家庭出来的男人,能经事能干事,最有奋斗的动力。

先在韦州见种师道,分兵,种师道这边分兵四万进驻武威,以辛兴宗为帅,辛兴宗那是脸都笑开了,浑身上下是干劲。

曾几何时,他也称帅了,拍着胸脯,只说死战!

这前程,那是越来越有奔头,人嘛,就怕看不到未来,但凡真看到了一点,自动化身核动力驴。

不免也是御人之道。

再回宥州,从宥州分兵两万五千,往种师道麾下听用。

只待这些事安排好,议定同日,开始进军,三路之军,当真就动。

人马,战兵,辅兵,民夫,车驾,那是有多少带多少。

这进军之动作,还只是一个试探,自还是稳扎稳打,连扎营的东西都带上。

一天也不多走,三五十里即可,没事就扎营,看到风吹草动就扎营,乃至一日不动也可,就是稳健。

显然,犯险从来不是战场的常态,稳健才是自古以来战场的主旋律,亦如兵法有云,先立于不败之地,才可再去谋胜利之法。

这是定计。

且看党项人的应对!

而苏武,自是带着一万两千之骑,来去在奔,游骑到处去跑,且看党项人是先集中兵力打一路,还是真的四面出击。

党项已然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最近一路种师道,只待他能走去两三天,那离灵州城也就不过二百多里。

三路大军,动作同出。

兴庆府内,各路游骑带回来的消息,让满朝文武,无不皱眉。

李察哥在朝堂之上,那自是胸有成竹,只管是胜券在握,如此安众人之心。

但私下里在李乾顺面前,李察哥已然也是皱眉:“陛下,而今之局,实难也,以往着实小看了苏武啊……还请陛下恕罪!”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