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29章 容得一败!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29章 容得一败!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7:48:24

第229章 容得一败!

苏武突然出来说自己是人证,天子当真吃惊不已,立马就问:“苏卿何以也来说此事?”

苏武当着满朝文武,直白非常:“陛下,因为那大名府与东平府不过百里之遥,大名府驻军数万,臣也多有了解,大名府乃河北重镇,更是大宋北京,如今却是军备糜烂,士卒羸弱,军心涣散,此般景象,臣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便是那大名府军中之账册,也是臣想方设法取来交给李御史,臣在此为人证,愿为李御史向诸公与陛下证明,李御史所言,句句属实,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只待苏武洋洋洒洒一番说完,天子脸上多有错愕,甚至连坐姿都变了,身形不自觉在座位上扭动了一二,视线只看满场众人!

天子是不言,便也是下意识的逃避,只等旁人来言!

谁言?

王黼正在看童贯,童贯却不与他对视,好似闭目养神一般,王黼面带愠色,好似知道自己是被耍弄了!

便也不多看童贯,开口来言:“陛下,苏学士所言,许也不一定为假,苏学士为国之心,倒也教人敬佩,只是此事,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许当真有一些厢军与辅兵,羸弱糜烂,但万万不是大名府禁军之景,我大宋之禁军,向来粮饷军备充足,操练得当,便是头前南下剿贼,百万之贼,也是百战百胜,可见一斑!”

天子闻言连连点头,立马来说:“当也是这个道理,战兵多在禁军,一些厢军许是刚刚流民充入,羸弱倒也正常,苏学士,是不是此理啊?”

这是台阶,苏武听不懂,只管摇头:“启禀陛下,非此理也,大名府不是一些士卒羸弱,而是数万大军,强壮之辈,不过堪堪三四千人,其余人等,尽皆羸弱不堪,面黄肌瘦,每月只得三五百钱,还要在城内外寻那苦力活计才可勉强维生!”

“竟有此事?”天子惊诧一语。

王黼立马来答:“万万无有此事,陛下,朝廷每年数千万贯之度支,养得百万披甲,富余非常,即便有些军饷一时权宜,也万万不该有这般事来!苏学士之语,不免危言耸听。”

苏武看向王黼,纳了闷了,王黼缘何如此冲锋在前?

苏武头前,也有预料,但预料的是蔡家之人与他对垒,万万没想到是王黼在与他对垒。

这种事,到朝堂来,其实就是打嘴炮,天子也不可能自己亲自去看,换句话说,苏武那什么账册证据,在这里,也并不十分奏效。

就是谁嘴炮打赢了,白的也能是黑的,黑的也能是白的……

为何?

因为天子昏庸!但凡是一个不那么昏庸的天子,也不至于此。

苏武只管来答:“伐辽之事,而今在这朝堂,已然不是什么秘密了,臣便直言,河北如此之军,伐辽必败!不若早早偃旗息鼓,坐看女真取下燕云,来日只管与女真乞和,多送金银钱财,多送绢帛丝绸,还何必去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这话一出,满堂皆惊,连天子都惊呆了一般,瞪大眼睛看着苏武,还记得,头前不久,苏武还说要重复汉唐,此时此刻,苏武倒成了畏缩怕战之辈?

不打了?

天子左右去看,谁来说句话?这是什么章程?

却听那一声冷哼传来:“哼!无知小儿,大言不惭,朝廷大事,由不得你来多言!”

循声看去,老“神仙”终于说话了,说话之人,蔡京蔡太师。

若是这仗真不打了,蔡太师岂能愿意?朝廷不出点事?如何显得这大宋缺了蔡太师就玩不转?

苏武怕他吗?苏武只管一语来:“若是梁世杰这般贪赃枉法之辈还在大名府,此战必败!若是梁世杰之辈还在大名府,这仗,谁愿打谁去!臣苏武,万万不去!陛下,天下大事,在祀与戎,开战端,系家国之命脉也,岂能不察?若是带河北羸弱之兵去伐辽,岂能不败?不若,就让梁中书带着河北兵去打先锋,且看他愿是不愿!”

蔡京先看一眼王黼,再看一眼童贯,还与天子拱手一礼,微微有笑:“皆道苏武乃我大宋第一骁勇,竟不想是如此怯战之辈,既是怯战之辈,自当夺了官职,褫了名头,换骁勇领军就是!”

却是天子此时忽然又道:“太师,苏卿骁勇从来不假……”

苏武也看蔡京去,丝毫不慌,别人怕蔡京,苏武打自心底没有一点惧怕,只问一语:“敢问太师,天下何人骁勇?把他寻到下官当面,让下官问问他,他到底有几分骁勇?”

扯起来了,大宋朝天子面前吵架扯皮之事,本是常态,甚至还有朝臣拿着笏板互殴的事情发生。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再也不见这般场景了,早已成了一团和气。

天子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这般的朝堂,从未!

他甚至想做个和事佬,便来说:“争吵这些,无甚作用,太师不必动怒,苏卿也不必如此争锋相对,今日之事……今日之事若是议论不清,不若来日再议,来日再议吧……”

却是苏武一语就来:“陛下,此事,定要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论个清楚,那梁世杰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当革职致仕,换个能人往大名府去,如此,伐辽之事,便多几分胜算,否则,岂不是拿数十万大军玩乐吗?”

蔡京二十年在京,何曾在朝堂遇过这般顶撞?

就看蔡京脚步微微往前,转身来,目光扫过整个朝堂,众人皆不敢与之对视,唯有苏武,就站在不远头前,眼神一直就盯着他。

蔡京不看天子,不看苏武,只看众人,开口来:“一个枢密院直学士,一个御史台的御史,一个即将致仕的给事中,三人沆瀣一气,结党营私,在官家面前搬弄是非,何也?背后何人指使?不过就是老夫罢相而已,老迈无能,再也不是权柄在握,老夫已然罢相,不过一个闲云野鹤之人,也不曾阻挡了谁人晋升之路,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蔡京这话,把苏武都听愣了,直接换赛道了……

苏武连忙抬头去看天子,果然,天子面色已然在变,着实有几分怜悯感动……

这一击,还真把苏武打得有些措手不及。

却听蔡京还说:“在场之人,年轻者不少,年长者也多,昔日党争,是何其惨烈?那时朝堂,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老夫执政以来,才慢慢平息了党争之遗祸,年轻人不懂,又要开始党争之事,何其可悲?”

苏武陡然发现,自己还是年轻了,还是小看了天下之人,小看蔡京这种妖孽之辈。

蔡京此时已然转身来了,再看天子,再是躬身一礼,开口:“难道官家想看到朝堂再如以往?难道官家想看到每日朝会之上,皆是互相攻讦谩骂?”

蔡京又转头去:“难道诸位莫不也还想昔日那般人人自危之景?今日天子堂,明日千万里?唉……老夫,老迈无能也!终究活不得几日了,这朝堂之事,终究是你们这些后辈的……只是老夫忧虑,忧虑来日,尔等重蹈覆辙,国将不国啊!”

一番话语算是说完了,已然不能用洋洋洒洒来形容,便是天子也开口来答:“太师勿忧,朕知太师为国操劳无数,更知太师忧患何事,朕万万不会让朝堂再起党争之祸也!”

蔡京慢慢点头,一声长叹:“唉……”

便又站定,恢复刚才老神在在的模样,却还用眼角瞥了一下童贯……

便听天子又言:“苏卿,此事就此作罢,再议再议吧……”

苏武脑袋里,风暴一般在转,他有许多话要说,比如朝堂皆是一言,一团和气,定就是有人只手遮天蒙蔽圣听……

但抬头看看赵佶,这些话说在赵佶耳中,又有什么意义?

苏武脑袋里还在想来想去。

李纲已然起身,几步冲到头前来,青筋暴跳来言:“太师,要说结党,太师宰执二十载,满朝诸公,哪个不谄媚在太师之下?天下官员,多少出自太师门下?蔡氏一族,多少人身居高位?我等不过三人,便是结党?那太师如此之势,是不是结党?”

蔡京摆摆手:“老夫无能,答不得你这话语,只说这四海升平,百姓安居,天下一片繁华之景,是老夫不该贪恋权势,宰执过久,而今已然罢相,老夫知罪了!”

李纲闻言也愣,好似一拳只往上打,抬头去看天子……

天子却在开口:“太师何出此言?万万不该如此妄自菲薄!”

李纲一个小人物,哪里又知道智如老妖一般的蔡京,是如何与天子相处的?是如何拿捏天子的?

此时,岂不是给李纲上了一课?

李纲甚至也落入了圈套,本是说梁世杰贪赃枉法之事,被蔡京几言,变成结党之事了。

苏武终于开口来:“许太师也是受奸佞蒙蔽吧,不知梁世杰在大名府所作所为,若是太师当真一心为国,忧虑长远,岂能不认真查探此事?总不能是自家女婿,就笃定其人端正,如此有失偏颇,不免也是太师心中虽无结党之意,却行了结党营私之事。”

苏武不自辩,直接进攻,该说不说,梁世杰就是你蔡京的女婿。朝堂吵架,与泼妇吵架,本质上没有区别。

君子欺之以方,李纲还想着自辩,没有意义。

苏武如此一语,蔡京陡然双眼又微微一睁,看去苏武,却也答话:“老夫自当查探清楚就是……”

苏武一语来:“太师闲云野鹤太久,许消息不通达,太师岂不知,梁世杰之事,已然天下皆知,便是路边贩夫走卒都知晓一二,若是太师这般还去包庇,岂不教天下人耻笑?”

苏武也换赛道了,后手也当要用了。

“竟有此事?”这是天子来问。

这天子,被人拿捏来拿捏去,苏武也在试着拿捏一二。

天子问的是众人,问的是蔡京与苏武之外的人。

且看有没有人答一语……

苏武看向童贯,期待童贯答一语……

当然,若是童贯不答,苏武也不会过于失望,皇城之外该聚的人应该聚得差不多了,那呼喊之声,当也要开始了。

只看满堂,无人应声……

蔡京眼神也在来去扫视……

却听童贯忽然真开了口,却又好似随口一言:“陛下,老臣倒是听闻过一二,不知真假……”

天子听得真有人答,还是童贯来答,深深叹了口气,便是烦躁,这事似乎当真没完没了。

没人听过不是挺好的吗?

“那你说说吧……”天子无奈之语。

童贯也看了看蔡京,心中自也是翻江倒海,今日,苏武这条路上去了,就是个前途未卜……

但又能如何呢?

蔡京眼角瞥来的余光,教童贯无可奈何了。

童贯慢慢来说:“倒也听闻一些捕风捉影之言,皆传自民间,说的不外乎也就是梁中书贪赃之事……”

“那就去查吧……总归是要诸般人证物证,什么御史台,谏院,大理寺,刑部,都去看看……”天子如此一语,心中大概在想,怎么还没完没了,赶紧的,说完了散朝……

苏武立马开口:“陛下,人证物证皆在,百姓早已民怨沸腾,大名府军汉更是个个恨之入骨,士林之中,更也是义愤填膺,若是还如此拖沓,那大名府之军,活不下去的人越来越多,只怕哗变不远……陛下,伐辽之事不远,当立刻整备军心,如此才好聚兵北伐啊……”

差不多了,当真差不多了。

苏武不看天子,不看蔡京,而是频频往大殿之外去看,当真看得有那宦官飞奔而来。

配合得好,极好。

那宦官入殿见礼,便是来说:“陛下,左掖门外与东华门外,聚来许多太学生,还有许多百姓也在围观,人是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太学生正在来去人群中呼喊,也有那太学生非要上书,还请陛下示下!”

“嗯?”赵佶愣了愣,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也问:“诸卿,这又是什么章程?”

蔡京面色一变,看一眼童贯,便是来说:“太学生不好好读书治学,在朝堂上什么书?如此冲撞圣驾,当真无礼,着人,着皇城司派人,驱赶了去!”

苏武淡淡一语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何况还是太学生,太师如此,岂不心虚,太学生想说句话而已,不如就呈上来让陛下看一眼又何妨?”

便是苏武话音刚落,就听得有那聒噪之声穿过城墙而来,吵吵嚷嚷,呼喊不止。

甚至能清晰听到那种异口同声。

天子皱眉不止,只问:“这是在喊什么?”

无人答话,也着实听不清楚。

只有那刚刚进来的宦官,一脸惊慌左右来看,显然他知道在喊什么,头前就听得一二,但他也不敢答。

却是不想,苏武一语就问:“这位内官,陛下问你呢,皇城外在喊什么?”

“啊?”那小宦官装一个愣。

天子闻言,立马也说:“外间喊什么呢?”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