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 第85章 官场,最重要的是后台

他郑重地将这份试卷拿起,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这才开始细读内容。

开篇第一句,就让他挑了挑眉。

“学者,非学章句,非记陈言,乃学经世致用之道也……”

好大的口气!

李恒心中暗道。

寻常考生破题,无非是围绕“思”的重要性来展开。

而此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先不言思,而言学!

直指当下学子为学的弊病!

这角度,刁钻!新奇!

他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继续往下看。

“……若困于旧知,不通时变,纵学富五车,亦不过两脚书橱。”

“遇纷繁世事,则左支右绌,茫然不知所措,此‘罔’之根源也!”

看到这里,李恒的眼睛亮了。

妙!实在是妙!

这篇文章,将“罔”字的内涵,剖析得淋漓尽致!

它不再是简单地解释为什么学了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是从根源上,批判了那种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科举而背诵的僵化教育。

这已经不单单是一篇应试的文章了,其中隐隐透出的,是对时弊的洞察和批判!

李恒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激动。

文章的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用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掉书袋的嫌疑。

从“为何会罔”,到“如何不罔”,再到“学与思相辅相成,方能经世致用”,整篇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好!好文章!”

李恒终于忍不住,一拍大腿,高声赞叹起来!

这一声,把昏昏欲睡的同僚们都吓了一跳。

“大人,何事如此兴奋?”

王县丞好奇地凑了过来。

“你们快来看!快来看这篇!”

李恒兴奋地将试卷递了过去。

“本官科举多年,阅卷无数,从未见过如此惊才绝艳的县试文章!”

几位佐官立刻围了上来,争相传阅。

“嘶……这手馆阁体,火候十足啊!”

“破题之论,振聋发聩!此子……不,此人见识不凡!”

“论据充足,论述有力,层层递进,无懈可击!当真是难得的好文章!”

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王县丞捋着胡须,连连点头:“这等老辣的笔锋和深刻的见地,恐怕不是十几岁的少年郎能写出来的。”

“依老夫看,此考生,怕不是一位浸淫经义数十载,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吧?”

这个猜测,立刻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也只有这样饱经风霜、历经世事的人,才能对“学”与“思”的关系,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一位主簿拱手道:“大人,此文无论是立意还是文采,皆为全场之冠。下官以为,堪为本场案首!”

“没错!若此文不能为案首,那真是东阳县文坛的损失!”

李恒抚掌大笑,心中畅快无比。

“本官也是此意!就定此卷为本县县试案首!”

他一扫之前的颓唐和烦躁,只觉得今夜的灯火都明亮了几分。

能为国家发掘如此良才,是他这个县令的幸事!

就在这满堂喝彩,一锤定音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幽幽地响了起来。

“李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话的,是通判钱林。

钱林年约四十,相貌普通,在县衙里一向不怎么起眼,为人处世,素以“稳妥”着称。

李恒心情正好,大度地一挥手:“钱通判但说无妨。”

钱林躬了躬身,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那份被交口称赞的试卷上,语气十分谨慎。

“大人,这篇文章确实是好,堪称绝品。只是……下官听说,知府卢大人的公子,今年也下场了。”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李恒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敛去。

卢炳章?青州知府,他的顶头上司。

卢晚,卢炳章的独子。

钱林见李恒变了脸色,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便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卢公子才名远播,乃是官学中的翘楚。”

“这篇文章固然是惊才绝艳,可它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籍籍无名的老童生。”

“咱们若是将案首给了一个老童生,却让知府公子屈居其下……卢知府那边,会不会觉得我们东阳县,不识抬举,有意怠慢了卢公子?”

“不识抬举”四个字,让李恒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是个纯粹的读书人,满脑子都是圣贤文章,经世济民。

可他同样也是官场中人,深知人情世故,比任何文章典籍都来得重要。

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这个县令还想不想干了?

王县丞等人也反应了过来,一个个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说半个字。

是啊,文章写得再好又如何?

难道还能比知府大人的面子更重要?

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老童生,去得罪手握他们乌纱帽的卢知府,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钱林见火候差不多了,又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充满了“善意”的提醒:

“大人,为官之道,在于权衡。一篇文章的好坏,是小节。”

“与上官的关系,才是大局啊。”

……

之后的几天,宋河过得相当惬意。

他和卢晚、李魁、赵雷、墨卿四人,早上结伴去考场,晚上一起回官学。

少了平日里课程的压力,几个少年郎的心态都无比放松。

宋河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

除了经义策论部分有些吃力,靠着系统临时抱佛脚得来的“青铜级”理解勉强应付,后面的诗赋和算学,他简直是降维打击。

尤其最后一门的算学,那些在其他考生看来如同天书的题目,在他眼里,比一加一等于二难不了多少。

他相信,一个案首,十拿九稳。

第五天,县试最后一科考完,李渔破例给他们放了一天假。

“都去松快松快吧,别绷着了。”

老探花捋着胡须,“不过只此一天,明日开始,准备府试!”

“好耶!”

李魁和赵雷当场欢呼起来。

五人勾肩搭背地冲出官学,直奔东阳县最繁华的南市。

赵雷家里有钱,出手最大方,见什么都觉得新奇,买!

喜欢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