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 第162章 调查病因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第162章 调查病因

作者:江离不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8:06

“墨卿。”

“大哥有何吩咐?”

“换上粗布麻衣,带上几个机灵的兄弟。”

宋河的手指在地图上“流民巷”的位置轻轻一点,“去那里。”

墨卿的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但他没有问为什么。

“你们的任务,不是治病救人。”

“你们要做的,是去看,去听,去记。”

“我要知道,那里的人得的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死了多少人。我还要知道,他们怎么骂官府,怎么看待府尹张承安。最重要的是,”

“你们要不经意地告诉那些绝望的人,说这种瘟疫,古籍上并非无解,只是解法凶险,非大才不敢用,非大毅力者不能成。还要惋惜地告诉他们,这样的高人,往往隐于山野,绝不会为五斗米折腰,更怕被官府抓去当了替罪羊。”

他瞬间明白了。大哥这是要造势!

先用舆论把府尹张承安架在火上烤,再把自己塑造成那个唯一的、救世主般的高人。

好一招釜底抽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好的大哥!”

……

青州府衙,后堂。

“哐当!”

一只上好的官窑青瓷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府尹张承安双目赤红,胸口剧烈起伏,指着面前战战兢兢的师爷,怒吼道:“废物!通通都是废物!朝廷派来的太医束手无策,府衙的药材流水一样送进去,结果呢?流民巷每天抬出来的尸体,只多不少!”

他今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本该是仕途上大展拳脚的年纪。

可就因为这该死的流民巷瘟疫,他的考评连续三年“下下”。吏部的公文已经隐晦地传来消息,若是今年再无改观,他这青州府尹的乌纱帽,怕是就要换人了。

届时,不是贬官,就是流放。他前半生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大人息怒,息怒啊!”师爷连忙跪下,额头冷汗涔涔,“这……这瘟疫邪门得紧,实在是……非人力可为啊。”

“非人力可为?”张承安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惨然一笑,“那我的官位,我的前程,是不是也非人力可为了?”

他颓然坐倒在太师椅上,捂着脸,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与绝望。

师爷眼珠一转,小心翼翼地凑上前,低声道:“大人,下官倒是听到一些……一些市井流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张承安的声音从指缝里挤出来,沙哑不堪。

“流民巷里,最近出现几个小孩儿。”

“他们就是四处看看,听听。有人听见他们私下议论,说此疫并非不治之症,而是……而是需要一种‘雷霆手段’。还说,真正能解此疫的人,必定是惊才绝艳之辈,只是这种高人,都畏惧官府,怕被咱们抓去顶罪,不敢露面……”

张承安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出一团精光。

“流言?”他咀嚼着这两个字,表情阴晴不定。

这流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传出来。

这里面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是有人故意散播,想看他笑话?

还是……真的有这么一个高人,在用这种方式,试探官府的态度?

张承安在官场沉浮多年,心机深沉。他宁愿相信是后者。

因为前者对他毫无益处,而后者,则可能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查!”他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把这几个游方郎中的底细给我查清楚!还有,立刻放出话去,就说本官求贤若渴,若真有能人异士能解此疫,本官愿……愿以礼相待,上报朝廷,为其请功!”

他刻意隐去了悬赏金银之类的话。

如果对方真是个贪图钱财的,那多半是骗子。而一个真正的高人,想要的绝不仅仅是黄白之物。

“以礼相待,为其请功”,这八个字,才是对症下药。

……

三天后,深夜。

墨卿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恶臭回到了小院。

他先是在院子里的水井旁,用冷水把自己从头到脚冲洗了三遍,换上干净的衣服,才敢去见宋河。

“大哥,我跟钱叔都打听好了!”

“说说看。”

“流民巷的情况比预想的更糟。”

“疫病以腹泻、呕吐、高热为主,发病极快,三日内必死。我偷偷检查过几具尸体,死状凄惨,身体脱水严重。”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从流民巷不同水源地取来的泥土样本,以及一块沾染了死者呕吐物的破布。

“舆论已经按公子的吩咐散播出去了。”

墨卿继续汇报道,“如今整个流民巷,乃至半个青州城都在传,说官府无能,真正的神医在民间。府尹张承安也做出了反应,派人四处宣扬,说他求贤若渴,要为能人请功。”

宋河拿起那块破布,放在鼻尖轻轻一嗅,一股刺鼻的酸腐气味直冲脑门。

【样本检测中……发现高浓度霍乱弧菌……水体传播……判定为急性肠道传染病。】

【消毒方案匹配……生石灰(氧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可有效破坏病菌生存环境,杀灭率99.7%。】

果然如此。

宋河将一切都丢进火盆,看着它们化为灰烬。

一切尽在掌握。

张承安已经入局,舆论也已铺开。他这位“隐世高人”,是时候登场了。

“墨卿,去准备一份拜帖。”

“就写‘在野草民宋河,有安邦定民之策,欲献于府尊座前’。”

“公子,我们不去接触那些游方郎中?”墨卿有些不解。

“不必。”宋河摇摇头,“那些郎中是鱼饵,现在鱼已经咬钩,鱼饵自然没了用处。我们直接去找钓鱼的人。”

他要让张承安明白,他宋河,不是那些需要被“寻找”的民间郎中。

他是直接来解决问题的。

这种姿态,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第二天一早,一份没有任何多余落款,仅有一行字的拜帖,被送到了青州府衙的门房。

当这份拜帖辗转呈到张承安的案头时,他盯着那笔锋锐利、力透纸背的字迹,沉默了许久。

“在野草民?”他冷笑一声,“好大的口气。”

“安邦定民之策?”他眼神微眯,“更是狂妄至极!”

师爷在一旁察言观色,附和道:“是啊大人,此人故弄玄虚,多半是个哗众取宠的骗子。”

“不。”张承安却摆了摆手,手指在那张拜帖上轻轻敲击着,“你没发现吗?这几天,城里的流言突然就少了很多。那些所谓的‘游方郎中’,也仿佛人间蒸发了。”

师爷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惊道:“大人的意思是……这……这是同一个人所为?”

“十有**。”张承安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先造势,引我注意。再递帖,毛遂自荐。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他现在反而有些期待了。

一个骗子,没有这么缜密的心思。

“去。”张承安将拜帖往桌上一丢,“请这位宋先生到花厅一叙。记住,是‘请’。”

他倒要看看,这个敢口出狂言的“在野草民”,究竟能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安邦定民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