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81章 净牲扬名,朝堂笑浪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81章 净牲扬名,朝堂笑浪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渭南城“净牲署”的牌子,如今已成了城内最热闹的所在之一。

起初的羞愤与屈辱,在公子欣一手打造的“多劳多得”金元攻势和百姓发自肺腑的“尊重”下,早已被那五名“净牲使”抛到了九霄云外。

“钱”途无量,“净”业兴旺:

越干越起劲: 公子欣的承诺绝非虚言。每成功“净”一头猪,便有一份实实在在的铜钱落入腰包。

手艺精熟后,他们处理一头猪崽快如闪电,一天下来,收入竟远超在宫中当差时那点微薄的俸禄和赏赐!看着日渐鼓胀的钱囊,什么“羞辱”,什么“贱役”,统统被“真香”取代。

吃香喝辣,受人尊敬: 公子欣待他们极厚。住的是干净宽敞的独院,吃的是顿顿有肉的伙食(当然,是去了腥臊的上好猪肉),穿的是体面的新衣。

更关键的是,在渭南百姓眼里,他们不再是低人一等的阉奴,而是能帮他们养猪致富的“技术人才”!排队等候的养猪户们见了他们,无不笑脸相迎,恭敬地称呼一声“净牲使”或“老师傅”。

这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是他们半生困在深宫高墙内从未体验过的。

带徒授艺,规模扩张: 眼见生意火爆,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五个人的产能显然不够了。公子欣适时推出“带徒激励”:每教会一个徒弟并通过考核独立操作,师傅可得一笔丰厚的“授艺费”!

这政策一出,五名太监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开始拼命带徒弟,挑选机灵肯干的农人,将宫廷秘传的“快、准、稳”刀法倾囊相授(虽然对象是猪)。徒弟出师后,不仅能帮师傅分担工作,师傅还能持续抽成!

呼朋引伴,离谱扩张:这五位“净牲使”尝到了甜头,心思也活络了。他们开始偷偷给宫中相熟的、同样精于此道或郁郁不得志的太监写信、捎口信:

“兄弟,速来渭南!

此地钱多、活轻、吃得好、住得好!

受人尊敬!”

“别在宫里提心吊胆伺候贵人了!来这儿当‘净牲使’,咱们自己就是‘贵人’!”

“君侯仁义,多劳多得!干一个月,顶宫里一年!”

在“钱途”和“尊严”的双重诱惑下,加上公子欣的默许甚至暗中鼓励(王五的蛛网提供了通讯便利),竟陆陆续续又有七八名敬事房太监,或是托病,或是找了由头,从咸阳宫溜了出来,千里迢迢投奔渭南的“净牲事业”!

“净牲署”规模迅速膨胀! 从最初的五人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十几名“资深净牲使”、数十名学徒、数间专门操作间、门前日日排长龙、业务范围覆盖整个渭南封地并辐射周边郡县的“大型专业机构”!

甚至开始尝试给牛、羊等大型牲畜进行“改良手术”。公子欣顺势将其升格为“净牲司”,设“司正”、“司丞”等官职(由最早的五人担任),俨然一个正经衙门。这些曾经的宫廷内侍,如今穿着官袍(虽然袍子上绣着个滑稽的小猪图案),拿着丰厚的俸禄和绩效奖金,指挥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地干活,日子过得比在咸阳滋润百倍!

如此“离谱”的景象,自然逃不过黑冰台遍布关中的耳目。一份详尽描述“净牲司”规模、运作方式以及那些太监们“乐不思蜀”状态的密报,连同几封被截获的、太监们召唤同僚来“发财”的信件抄本,被火速呈递到了咸阳宫,放在了始皇帝的御案上。

御书房内,嬴政展开密报细看。起初,他眉头微皱,觉得儿子在胡闹。但看着看着,他的表情变得极其……精彩。

密报中详细描述了:

渭南“净牲司”门庭若市,太监们收入丰厚,生活优渥。

百姓交口称赞,称其手艺精湛,是“养猪致富的恩人”。

太监们积极带徒,规模迅速扩大。

新来的太监如何欢天喜地投入“新事业”。

那些召唤同僚的信件中,**裸的“钱多活少受尊重”、“比宫里强百倍”的言论。

“噗嗤……”

一声压抑不住的低笑,突然从御座下方传来。是侍立在侧的蒙毅,他显然也瞥见了密报上的某些字句,实在没忍住。

嬴政抬眼,目光扫过御书房内侍立的几位重臣:丞相李斯、通武侯王贲、御史大夫冯去疾,以及刚刚失态的郎中令蒙毅。

只见李斯眼观鼻鼻观心,但嘴角微微抽动,肩膀几不可察地轻颤;王贲这位老将,脸憋得通红,胡子一翘一翘;冯去疾低着头,用袖子掩着嘴,发出轻微的“咳咳”声;蒙毅则干脆把脸扭向一边,肩膀耸动。

整个御书房,弥漫着一股极其古怪的气氛——严肃的朝堂议事氛围,被这份荒诞离奇却又真实无比的密报,冲击得荡然无存。

嬴政自己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想象着那些曾经在自己宫里低眉顺眼的太监,如今在渭南穿着“猪官袍”,挥舞着劁猪刀,被百姓簇拥着喊“老师傅”,还呼朋引伴挖皇宫墙角的景象……这简直是对皇家威严的一种另类解构!

荒谬!

太荒谬了!

可偏偏,这荒谬的背后,是实打实的民生改善和公子欣那小子诡异的管理能力。

“哼!”

嬴政冷哼一声,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试图维持威严,但眼中那抹挥之不去的古怪笑意却出卖了他,

“这个嬴欣!让他‘精研农工’,他倒好,把朕的敬事房快搬空了!搞出个什么‘净牲司’!还‘净牲使’?亏他想得出来!”

李斯强忍笑意,出列道:

“陛下息怒。长安侯此举……虽有些……不拘常理,然观其成效,渭南、长安两地猪肉品质确有大增,养殖之风更盛,百姓获利匪浅。那些内侍……也算人尽其才,化宫闱之技为惠民之用,于国……于民,倒也算是一桩……呃……‘奇功’?” 他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词了,只能用“奇功”来形容这阉猪大业。

“奇功?哈哈哈!”

王贲终于憋不住了,爽朗的笑声冲口而出,“陛下,老臣看这‘净牲使’当得好!比在宫里战战兢兢强!君侯这是给他们找了条好出路!就是这名字……哈哈哈,‘净牲使’!不知赵府令听了作何感想?” 他故意点了赵高的名。

冯去疾也捻须笑道:“陛下,长安侯心思奇巧,善于用人。能将这些内侍调教得如此……‘乐业’,还能惠及民生,确有过人之处。

只是……这呼朋引伴,挖宫中墙角之举,确需约束一二。” 他这话看似批评,实则带着调侃。

蒙毅更是补刀:“臣观密报,那些‘净牲使’如今在渭南,可是颇受百姓爱戴,俨然一方‘名师’。

其召唤同侪之信,言及‘受人尊敬’、‘钱多活少’,恐非虚言。宫中敬事房……怕是要人心思动了。” 这话简直是在赵高心口又撒了一把盐。

就在众臣你一言我一语,虽未明笑但满堂尽是欢快气息时,御书房门外传来通报:“中车府令赵高求见!”

“宣。”

嬴政嘴角勾起一丝玩味。

赵高几乎是踉跄着冲进来的,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显然是刚刚收到的、内容与御前密报大同小异的急报。他扑通跪倒在地,声音凄厉尖细,充满了悲愤与屈辱:

“陛下!

陛下要为奴婢做主啊!

公子欣……嬴欣他!

他欺人太甚!

竟如此折辱宫中内侍,折辱陛下天威!

他将敬事房专司……专司天家之职的良工,尽数诱拐至渭南,行那……那卑贱的劁猪之事!还冠以‘净牲使’之名!此乃奇耻大辱!

是对陛下,对宫中所有内侍的莫大羞辱啊!陛下!

请陛下严惩嬴欣!

召回所有内侍,以正视听!”

赵高说得声泪俱下,额头在地上磕得砰砰作响。

御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李斯、王贲、冯去疾、蒙毅四人,看着地上状若疯癫、羞愤欲绝的赵高,再看看御座上那位表情莫测、眼中却分明带着一丝戏谑的皇帝,以及案上那份荒诞的密报……

“噗…咳咳咳…”

不知是谁先没忍住,发出一声漏气的笑声,紧接着,像是点燃了引线,王贲豪放的笑声率先爆发:

“哈哈哈哈!

赵府令,息怒,息怒!

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啊!你看那些公公们在渭南过得多滋润!”

李斯也掩袖低笑:

“赵府令,君侯这也是……物尽其用嘛。你看,百姓们多感激他们。”

冯去疾和蒙毅更是肩膀耸动,笑得说不出话来。

一时间,肃穆的咸阳宫御书房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除了赵高)。

堂堂中车府令、始皇心腹,此刻如同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示众的小丑,承受着来自皇帝默许的玩味和重臣们毫不掩饰的嘲笑。

嬴政看着跪在地上,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晕厥过去的赵高,又看看笑得前仰后合的王贲等人,最终也只是挥了挥手,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好了。

此事……虽有不妥,然嬴欣初衷亦是为民。

那些内侍既在渭南安分‘净牲’,造福百姓,就由他们去吧。

赵高,你约束好宫中剩下的人便是。至于嬴欣……哼,朕自有计较。都退下吧。”

一句“安分净牲”,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赵高。他眼前一黑,喉头一甜,竟真的喷出一小口鲜血,瘫软在地,被两名小黄门慌乱地架了出去。

看着赵高狼狈退场的背影,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随即又被那荒诞的现实冲淡。他拿起那份密报,又看了一遍,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自语:

“这个逆子……净牲使?

阉猪圣手?

呵……倒真会恶心人。只是……这养猪,竟也能养出这般气象?”

他望着窗外渭南的方向,第一次对自己那个“精研农工”的儿子,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恼怒、好奇与一丝隐忧的复杂情绪。而赵高那口喷出的鲜血,则预示着,这条被彻底激怒的毒蛇,必将酝酿出更阴狠的报复!

pS:感谢用户,持续催更,让小编动力满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