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77章 仁政煅锋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77章 仁政煅锋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公子欣的车驾驶入渭南城时引发的万民欢呼,并非昙花一现。那只是序幕。

这位被迫“归本溯源”的年轻君侯,正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和魄力,将渭南封地变成一片与咸阳苛政截然不同的“乐土”,同时,在这片乐土的深处,磨砺着足以撕裂大秦根基的锋芒。

公子欣的政令,如同甘霖,迅速渗透到渭南的每一寸土地,滋养着久旱盼雨的人心:

咸阳派税吏盘剥所加的“无名之税”被彻底废除,恢复至公子欣离任前的标准,甚至更低。告示贴满乡邑闾里,由项离派出的“屯田卫”(实为凤鸣营基层骨干)持刀监督执行,确保政令畅通,无人敢阳奉阴违。那些昔日作威作福的咸阳税吏,或被下狱问罪(罪名确凿),或被驱逐出境,百姓拍手称快。

力役征发严格执行秦律底线,绝不超额。更关键的是,公子欣自掏腰包(实为巴清夫人秘密输送的财货和封地本身的积蓄),以“市佣”形式招募民夫,用于兴修水利、道路、城墙。给钱给粮,而非白役!

此举如同巨石投湖,震撼了整个关中。流民闻风而至,渭南本地青壮更是踊跃报名,因为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活命钱!工程进度反而远超咸阳时期的强征硬派。

“疏通商路,整饬市易”的承诺迅速兑现。公子欣任命蒙嫣兼管市易,以铁腕打击欺行霸市、囤积居奇。

设立专门的“市吏”,由熟悉商贾的王五手下精明之人担任,调解纠纷,维持公平。

对往来商旅课以远低于咸阳标准的“市租”(市场税),并提供安全的货栈和护卫(由凤鸣营化身的“护商队”负责)。

尤其是盐、铁、布帛等大宗民生商品,公子欣甚至动用巴清夫人的渠道,以相对平价稳定供应,平抑物价。

渭南城迅速恢复了关中物资集散地的活力,商贾云集,货流如织,带来的税收和物资反哺,又支撑着封地的运转和公子欣的秘密计划。

对于那些在咸阳苛政下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公子欣设立了“济孤院”和“养疾坊”。虽条件朴素,但能提供基本的食宿和简单的医疗(由墨家略通医理者主持)。这不仅仅是慈悲,更是精准的收拢。

公子欣明令:凡入济孤院、养疾坊之青壮,若无恒产、无牵挂,且自愿者,可签“终身食役契”,成为君侯府直属的“府户”。

这些人,脱离了编户齐民的束缚,身份直接依附于公子欣,只效忠于他一人!

他们将被集中安置在靠近匠作大营或屯田卫驻地的区域,从事一些外围但重要的劳作:如耕种君侯府直属的“官田”、饲养军马、运输物资、甚至参与一些不涉核心的营地建设。

他们及其家人,得到了比普通百姓更稳定的温饱和安全,代价是绝对的忠诚。这为公子欣迅速积累了一批可靠的人力资源,也为军队提供了潜在的、易于控制的兵源储备。

以“市佣”招募的民夫和部分“府户”为主力,在墨家子弟的指导下,多条淤塞的沟渠被疏通,新的陂塘水库开始规划。

渭水河畔的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优先分给那些在公子欣政策下得以喘息的自耕农,并借贷新式农具和种子(由匠作大营明面工坊打造)。田野间重现生机,百姓眼中有了盼头。

仁政之名,如同春风,迅速吹遍渭南,更向关中其他饱受盘剥的郡县扩散。无数活不下去的百姓,拖家带口,冒着风险,穿越关卡,涌向渭南。公子欣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人口,在乱世,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和兵源基础。他的封地,在极短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却又充满活力的“繁荣”。咸阳宫收到的关于渭南“收容流民,图谋不轨”的密报,雪片般飞来。

在表面的仁政之下,在“潜渊”基地锻造兵甲的同时,公子欣最核心的军事计划——“老秦铁骑”的组建,以最严苛、最隐秘的方式启动了。

招募告示并未大张旗鼓,而是通过王五的“蛛网”和基层“屯田卫”的口口相传,在渭南及周边可信赖的乡邑闾里秘密发布。告示措辞激昂:

“君侯欲练强军,护我渭南乡土,保我父老安宁!”

“招募关中良家子,身强力壮,弓马娴熟者优先!需三代清白,有乡老作保!”

“入营者,赐田宅(军功田,实为封地预留土地),免全家赋税!立功者,重赏!”

最关键的一句,直击老秦人灵魂深处:

“重现大秦锐士雄风,

铸我老秦铁血骑军!”

“老秦铁骑”四个字,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关中是老秦人的根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血性,虽被严苛的秦法压制,却从未真正熄灭。

尤其是那些在咸阳苛政下苦苦挣扎,又亲眼见证了公子欣仁政的年轻人,一股压抑已久的血气被彻底点燃!

严苛遴选,三去其二: 报名者远超预期。初步筛选在渭南城外的几个秘密据点进行。公子欣亲自坐镇,项离主持。选拔标准极其残酷:

1. 体魄关:负重越野三十里(全副皮甲、武器、干粮),限时完成。不合格者直接淘汰。

2. 弓马关: 骑乘未经钉掌、无高鞍马镫的普通战马,控马疾驰中开弓射固定靶(五十步)、移动靶(三十步),十箭需中六。落马者、控马不稳者、箭术不精者,淘汰。

3. 意志关:*通过前两关者,被集中在一处营地。进行高强度队列、格斗基础训练(木刀木剑),辅以饥饿、疲劳、斥责、甚至少量体罚。

观察其服从性、韧性、团队意识以及在高压下的表现。公子欣和项离如同鹰隼,冷眼旁观,任何一丝动摇、抱怨或不合群,都意味着淘汰。

4. 家世审验:王五的“蛛网”同步启动,对通过前三关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进行秘密而严苛的审查。凡有可疑亲属(如与咸阳官吏过从甚密)、或有作奸犯科前科者,一律剔除。

最终,从一千五百余名热血沸腾的关中青年中,只遴选出一千人!淘汰比例,三比一!*被淘汰者虽失望,却也心服口服,他们见识了何为真正的精锐标准。

公子欣并未亏待他们,部分优秀者被补充进“屯田卫”或“护商队”,成为基层力量,同样享受军属待遇。

随后迎来君侯亲训,烙印忠诚:这一千名幸运儿,被集中到渭南山脉深处一处绝密的、被重兵把守的山谷营地——“砺锋谷”。这里,将是他们脱胎换骨之地。

公子欣亲自担任总教官!这消息让所有入选者激动得浑身颤抖。君侯不仅仁德,竟还亲掌兵事!

公子欣的训练科目,远超这个时代:

体能极限:*每日披甲(从皮甲逐渐过渡到试制的轻型铁甲)负重行军、攀爬、泅渡…挑战生理极限。

*骑术革命: 踩着高桥马鞍和双马镫,钉着崭新马蹄铁的战马!当这些青年第一次体验到人马合一、解放双手的稳定骑乘感时,无不震撼狂喜!

公子欣亲自示范控马、劈砍、骑射(使用特制的骑弓和破甲箭)动作,将后世骑兵战术的精髓,一点点灌输。

纪律如铁:令行禁止,一丝不苟。一人犯错,全队连坐。绝对的服从被刻入骨髓。

精神灌注:每日操练前,公子欣都会训话。他的话语充满力量:

“尔等是谁?老秦铁骑!”

“尔等为何而战?为渭南父老不受盘剥!

为妻儿老小能得温饱!

为重现老秦人纵横天下的荣光!”

“效忠何人?

效忠于我!

效忠于赐予你们土地、尊严和力量的君侯府!

大秦的法令在咸阳已朽!

我嬴欣,才是尔等军功爵禄、封妻荫子的唯一保障!”

他绝口不提“反叛”,却将“效忠君侯”、“守护乡土”、“老秦荣光”的概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士兵的灵魂深处。这支军队,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只知有君侯,不知有皇帝!

这千人,将是最优先装备“潜渊”基地产出的高桥马鞍、双马镫、马蹄铁、新式骑弓、破甲箭,以及后续产出的精良马刀(陌刀简化版,更适合骑兵劈砍)和轻型札甲。他们是公子欣未来铁骑的种子和骨架。

砺锋谷中,杀声震天,马蹄如雷。公子欣一身戎装,立于高台,冷峻的目光扫视着在尘土中翻滚冲刺的未来铁骑。他手中,紧握着一支新打造的、泛着幽蓝寒光的破甲箭。**

“仁政养民,铁血砺兵。” 他对身边的项离低语,声音在训练场的喧嚣中却异常清晰,“民心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千骑,便是将来为我劈波斩浪的锋刃!渭南,便是我的水,我的根基!

咸阳夺走长安,却给了我一片更广阔、更忠诚的天地!李斯,赵高,还有我那位高高在上的父皇……你们等着,老秦铁骑的马蹄声,终有一天,会踏碎你们的迷梦!”

山谷的风,带着金铁交鸣之声和士兵们狂热的呐喊,卷过公子欣冷硬的脸庞。渭南的仁政之下,复仇的火焰与争霸的雄心,正伴随着铁骑的成长,熊熊燃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