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65章 第二场拍卖会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65章 第二场拍卖会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长安城·“秦盐阁”前广场(临时搭建的拍卖场)

权贵拍卖会次日,清晨。

与前日的“天香阁”形成天壤之别。

少了奢华与仪式感,多了市井的喧嚣与**裸的利益争夺。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以及商贾们压抑的兴奋与焦虑。广场四周,护城兵披甲执锐,形成一道冰冷的隔离带,彰显着官府的威严与此次交易的“恩赐”性质。

商贾的入场与等级的重构

“入场券”的代价:

昨日被拒之门外的巨商们,此刻成了主角。但他们入场的代价,是每人缴纳了一百金的“保证金”(公子欣巧立名目,实为前期运作资金回笼)。

核验身份依旧严格,但标准变成了资产凭证(地契、矿契、商队规模证明)与地方官府的保荐文书(公子欣借此悄然编织地方关系网)。

人群鱼贯而入,虽无包厢雅座,但按地域(如齐、楚、巴蜀、三晋)和财力被分区安排,无形中形成了商贾内部的“新秩序”。

广场上人头攒动,粗犷的丝绸与精细的麻布混杂。商人们交头接耳,眼神锐利如鹰隼,不断扫视着中央高台和彼此。昨日天香阁内传出的天价数字,如同烙铁烫在他们心上,既感不公,又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只要能拿到货,!

牡丹的务实宣言:

褪去了昨日的华服盛装,牡丹换上了一身更显精明干练的深色劲装,发髻高挽,英气逼人。

她登上高台,无需扩音,清冷的声音便压下嘈杂:

“肃静!

奉公子谕令,今日释出‘秦盐阁’上等精盐四万石!

此盐虽非‘玉髓’,然其纯净、质优,远超官盐市售之品!”

直接点明商品定位——优质大宗货,非奢侈品。

规则与利刃:

“四万石,分作四百份,每份一百石!”

“起拍价——每份八百金!”

(参照昨日优化建议,定为官盐市价数倍,但远低于玉髓盐天价,预留合理利润空间)

核心枷锁(盐引契):

“拍得者,需签‘秦盐阁’盐引契!契载三条:

其一,限售指定郡县,越界者斩!

其二,禁用‘玉髓’之名及包装,违者抄没!

其三,凭‘秦盐阁’签发之木传(运输凭证)通行关隘,传货分离者,货没入官!”

此三条一出,台下哗然!这哪里是拍卖盐,分明是拍卖枷锁下的特许经营权!但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无人离场。

激烈竞价如同金戈铁马的务实厮杀。

理性与贪婪的角力:

竞价不如权贵场豪横,但更加务实、激烈,每一次加价都伴随着精密的利润计算。

齐地海盐巨商(代表:田氏):“八百五十金!” (试图压价)

楚地巨贾(代表:景氏):“九百金!荆楚之地,我景氏通衢!”

巴蜀丹砂铜矿主(代表:卓氏旁支):“一千金!蜀道虽难,吾有千牛之力!”

当竞价胶着,或有小商人试图串联压价时,项离按剑立于高台一侧,目光如电扫过人群,腰间的始皇令牌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寒光。

无声的威压让任何小心思瞬间熄灭。

台下,蒙嫣坐镇中央,周围是数十名从欣家庄调来的精锐账房。他们分工明确:有人飞速登记拍得者信息、区域;有人计算金额、核对保证金;有人当场起草、用印“盐引契”和“木传”。

算盘珠响成一片,效率惊人,如同一台精密的敛财机器。

在务实而高效的节奏下,四百份盐引以平均每份约九百五十金的价格悉数拍出!总金额达三十八万金(约三亿八千万钱)!

虽然单价远低于玉髓盐,但总量庞大,总金额竟是权贵拍卖的四倍有余!公子欣的“下沉市场”策略,爆发出更恐怖的吸金能力!

广场外,由欣家庄青壮和抽调民夫驾驭的数百辆牛车早已集结。拍得盐引的商人,凭契在指定仓库(由护城兵把守)提货。

与此同时,按照“四六分成”及“十收一”税制:

明面归始皇(国库):总金额38万金 60% = 22.8万金(盐利) 38万金 * 10% = 3.8万金(盐税)= 26.6万金!这数字让昨日押送权贵拍卖收益的卫尉军都瞠目结舌!

明面归公子欣(营运金): 38万金 40% = 15.2万金(扣除税后营运)。

装载着如山金饼、银锭、以及更多是地契、珍宝抵押物的车队,在项离率领的精锐护城兵(实为欣家庄私兵混编) 押送下,浩浩荡荡驶向咸阳宫少府。车队长龙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咸阳震动!

安排“托儿”混入各地商贾中抬价,制造狂热假象,实际平均成交价仅约八百五十金。

四万石盐中,混入约一万石成本仅二百钱的普通精盐(外观接近,非行家难辨)。

预先报备“路途损耗”二千石(实藏于欣家庄秘密盐库)。

呈送始皇的账册:总金额记为三十二万金(虚高抬价部分隐匿,以次充好部分按上等盐计价)。

真实收入:约 三十四万金(扣除托儿成本和实际盐成本)。

实缴国库:按账册32万金计算:60%盐利19.2万金 10%盐税3.2万金 = 22.4万金 (比明面26.6万金少4.2万金)。

公子欣实际所得:真实收入34万金 - 实缴国库22.4万金 = 11.6万金!远超明面的15.2万金(因成本低且隐匿利润),且这11.6万金几乎全是净利!

押运途中,行至渭水码头转运。一楚地商人(景氏心腹)谄媚献上一罐“蜜渍丹阳橘”予项离“解乏”。项离随手递给亲兵,亲兵不慎失手打翻。黏稠蜂蜜下,赫然露出数枚马蹄金,底部清晰錾刻着“项楚” 的古体铭文!

项离瞳孔骤缩!这是楚国项氏王族的标记!六国遗贵竟通过盐利交易,将巨额复国资金伪装成盐款输送!他瞬间明白公子欣为何要严控“木传”和区域——不仅为垄断,更为监控资金流向!他不动声色地收起黄金,眼神如寒潭般深邃。是立刻上报始皇?还是…… 公子欣对此是否知情?这黄金是陷阱还是机遇?

当少府令颤抖着禀报又收到二十余万金盐利盐税时,饶是秦始皇,也再次被这恐怖的财富洪流冲击得心神摇曳。

骊山陵、阿房宫、北伐南征…… 所有吞金巨兽似乎都看到了饱食的希望。然而,欣喜之余,一丝更深的疑虑浮上心头:嬴欣这小子,聚敛财富的速度和能力,是否…… 太过妖孽了?

他对商贾的控制力,是否已触及了皇权根基?那盐引契,俨然是国中之国!

李斯眼中再无贪婪,只剩下冰冷的杀机。公子欣展现的敛财能力、对商道的掌控、以及隐隐形成的独立财政-军事(项离私兵化护城军)体系,已远超一个皇子应有的界限,严重威胁法家“重本抑末”、“强干弱枝”的国策根基。

赵高则从项离押送队伍的构成和项离微妙的态度中嗅到了不寻常。他阴冷地对李斯低语:

“丞相,欣公子之‘盐’,恐已成滔天洪水。若不尽早筑堤……”

李斯沉默颔首,眼中寒光一闪。两位宿敌,因共同的威胁,暂时放下了嫌隙。

拍到盐引的巨商们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搭上了这趟财富快车,忧的是那三条枷锁如同悬顶之剑。区域限制意味着要直面其他拿到相邻区域盐引的巨商竞争(恶性竞价初现端倪),禁用“玉髓”名号削弱了溢价空间,而“木传”制度则完全受制于“秦盐阁”。

手握实打实的十余万金巨资和遍布全国的盐业分销网络,公子欣的势力急剧膨胀。欣家庄的工坊日夜轰鸣,新式农具、改良织机、甚至雏形的“研发中心”都在秘密运转。

他秘密召见项离。项离沉默地呈上那几枚刻有“项楚”的黄金。

公子欣把玩着黄金,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

“项将军,看来我们的盐路,钓到的不仅是鱼,还有沉船里的宝藏啊。此事,你知我知。黄金…… 入库(欣家庄秘库)。盯紧景氏,还有那个送蜜橘的人。这条线,或许比黄金本身更有价值。”

他不仅看到了资金,更看到了渗透六国遗贵网络的机会。

同时,他下令蒙嫣,在给各地签发的“木传”上,加入只有欣家庄核心才懂的暗记符号——这不仅是通行证,更是未来监控全国物流、甚至传递情报的绝佳载体!

这场面向商贾的拍卖会,表面波澜不惊甚至略显粗粝,实则暗藏玄机,敛财之巨更甚于权贵场。公子欣用四万石盐和一份份盐引契,不仅卷走了海量财富,更在帝国庞大的躯体上,悄然编织起一张以盐利为脉络、覆盖朝野、渗透江湖的巨网。

然而,当渭水边的楚金暴露于天光之下,当少府库中堆积如山的金银晃花了皇帝的眼,当李斯与赵高的手在阴影中悄然握紧,这张巨网也成为了风暴眼中最危险的蛛丝。公子欣点石成金的手指,已然触碰到了帝国最敏感的神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