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67章 商业纠纷处:阿珠与顾客争布尺,调解处送新尺

咸阳异族商区的晨雾刚散,阿珠就把百越织锦挂满了货架,手里攥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木尺——是她从澜沧江带来的,刻着百越的刻度,她总说“这尺量布最准,多一寸少一寸都知道”。

刚摆好货,卖炊饼的周婶就凑过来,指着红底孔雀纹的织锦:“阿珠姑娘,这布给俺扯三尺,做件外衫,俺用商票付!”

阿珠笑着点头,拿起木尺量布,手指沿着刻度划下:“周婶,三尺正好,您看!”说着就要剪布。

“等等!”周婶突然按住她的手,指着木尺皱眉,“你这尺不对吧?

俺上次在王婶那儿扯三尺布,比你这长半寸,你是不是用小尺糊弄人?”

阿珠愣了,赶紧把布铺平,又量了一遍:“周婶,俺这尺是部落传的,量了十几年都没错过,肯定是三尺!”

周婶不依,声音也提高了些:“俺不管你部落的尺,在咸阳就得用大秦的尺!

你这尺短了,俺不能吃这亏!”

周围的顾客都围过来,阿巴斯牵着骆驼路过,赶紧挤进来用生硬的秦话劝:“周婶,阿珠实诚,不会糊弄人,是不是尺不一样?”

“就是尺不一样!”

周婶指着不远处的王婶布摊,“你问王婶,她的尺是大秦的标准尺,三尺就是三尺,哪像这姑娘的尺,短一截!”

阿珠急得眼眶红了,她不懂大秦的尺和百越的尺有啥不一样,只知道自己从不多收顾客一分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俺没糊弄人,俺的尺真的准……”

正吵着,市署的纠纷调解员老陈提着个木盒走过来,他是商区专门处理买卖纠纷的,手里总拿着大秦的标准尺:“都别吵,咱们按标准尺量,是长是短一量就知道!”

老陈打开木盒,拿出一把刻着秦字刻度的木尺,上面还盖着市署的红印:“这是大秦的标准尺,一尺合二十三厘米,咱们现在量阿珠的布,再量她的尺,就清楚了。”

周婶赶紧点头:“对!用标准尺量,俺就信标准尺!”

阿珠也擦了擦眼泪,把织锦铺在货架上:“量就量,俺的布肯定够三尺!”

老陈拿着标准尺,从布的一端量到另一端,尺子拉直,刻度正好停在“三尺”的位置:

“周婶,您看,布是够三尺的,没短。”

周婶愣了,又凑过去看:“那为啥她的尺量出来和王婶的不一样?”

老陈笑着拿起阿珠的百越尺,和标准尺放在一起比对:“你看,阿珠的尺是百越刻度,一尺比大秦的标准尺短半寸,她用自己的尺量三尺,其实按大秦标准尺,正好是三尺,没少给你布。”

阿珠这才明白,原来不是自己的尺不准,是两个地方的刻度不一样,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周婶,对不起,俺不知道大秦的尺和俺们部落的不一样,没糊弄您。”

周婶也有些尴尬,拉着阿珠的手:“姑娘,是俺错怪你了,俺不该没问清楚就说你糊弄人,这布俺要了,还按原来的价!”

老陈看着两人和好,笑着从木盒里拿出一把新的标准尺,递给阿珠:

“阿珠姑娘,这把标准尺送给你,上面有秦字和百越话的对照刻度,你以后量布用这个,就不会再出误会了。”

阿珠接过新尺,上面的刻度清晰,还刻着“市署标准尺”的字样,她摸了摸尺子,又看了看老陈,感动得说不出话:

“谢谢您,陈大叔,俺以后就用这把尺,再也不会弄错了。”

周围的顾客也都笑了,阿巴斯凑过来,用安息话对阿珠说:

“以后有不懂的就问老陈,他可会解决纠纷了,上次俺和罗马商人争香料重量,就是他用标准秤量清楚的。”

老陈又从木盒里拿出一本《度量衡手册》,递给阿珠:

“这里面有大秦的长度、重量、容量标准,还有双语对照,你有空看看,以后进货、卖货都用得上,免得再出误会。”

阿珠接过手册,翻开第一页就是标准尺的用法,还有插图,她赶紧道谢:“谢谢陈大叔,俺一定好好看,再也不让顾客误会俺了。”

周婶付了商票,拿着织锦,又帮阿珠招揽生意:

“大家快来买阿珠姑娘的织锦,布够量,人实诚,俺刚错怪她了,这姑娘是个好商户!”

顾客们纷纷围过来,有的问织锦的价格,有的看新到的花纹,阿珠用新的标准尺给顾客量布,

每量一次都特意让顾客看刻度:“您看,标准尺量的,三尺,没少给您。”

王婶也提着布篮过来,给阿珠送了一卷新的棉线:

“姑娘,以后要是不知道大秦的度量,就来问俺,俺给你讲标准尺、标准秤,咱们做买卖,就得按规矩来,免得闹误会。”

阿珠接过棉线,心里暖暖的,她以前总担心自己是异族商户,会被顾客欺负,现在才知道,

商区里的人都很和善,有纠纷有人帮着调解,还有人主动教她大秦的规矩。

中午歇脚时,阿珠拿出老陈送的标准尺,和自己的百越尺放在一起,在《度量衡手册》上记下:

“大秦标准尺,一尺=百越尺一尺半寸”,还画了个小小的对照图,方便自己记。

阿巴斯端着一碗**茶过来,递给阿珠:“喝口茶,别再着急了,以后用新尺,就不会再吵架了。”

阿珠接过茶,喝了一口,**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她笑着说:

“嗯,以后俺就用标准尺,还要教部落里来的姐妹用,让她们也知道大秦的规矩,做买卖不闹误会。”

下午,市署的李大人来商区巡查,老陈把早上的纠纷告诉了他,李大人笑着说:

“做得好!咱们设纠纷调解处,就是要帮商户解决难题,尤其是异族商户,不懂大秦的规矩,更要多帮衬,送把标准尺、一本手册,比啥都管用。”

李大人还特意走到阿珠的摊位前,看她用标准尺量布,满意地点点头:

“阿珠姑娘,以后有啥困难,不管是度量的问题,还是其他买卖难题,都可以找市署,

找老陈,咱们商区就是要让大家做买卖踏实,不闹矛盾。”

阿珠用力点头:“谢谢李大人,俺知道了,俺会好好做买卖,用标准尺,守规矩,不辜负大家的帮忙。”

夕阳西下时,阿珠的织锦卖了大半,手里攥着厚厚的商票,还有老陈送的标准尺和《度量衡手册》。

她收拾货摊时,特意把新尺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样下次顾客来,就能一眼看到她用的是大秦的标准尺,不会再误会她。

回家的路上,阿珠想起早上的纠纷,又想起大家的帮忙,心里满是感动。

她知道,自己在咸阳的日子,会越来越顺,因为这里有帮她解决难题的调解员,有教她规矩的商户,

还有让她踏实做买卖的商区——这就是大秦的市集,不分异族还是本地,大家都能守着规矩,好好做买卖,好好过日子。

第二天一早,阿珠又来摆摊,刚把新尺挂好,周婶就带着邻居来买布:

“姑娘,俺给你带顾客来了,她们都要你这孔雀纹的织锦,你用标准尺量,俺们放心!”

阿珠笑着点头,拿起新尺,给顾客量布,阳光照在尺子上,“市署标准尺”的字样闪闪发亮,像在告诉所有人,这里的买卖,公平又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