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34章 润疆试种:张小三播波斯麦,风车水车灌田

润疆的春阳刚晒化沙地上的残雪,陈农官带回的波斯麦种子就被送到了“流沙农站”。

农站外的空地上,二十亩沙地被翻得松软,新搭的木牌上写着“波斯麦试种田”,

几个农科学生正围着种子袋忙碌,其中最年轻的就是张小三——

他刚从咸阳农学堂毕业,脸还带着稚气,

手里却攥着陈农官亲授的“播种手册”,比谁都认真。

“小三,这沙地产量低,去年种粟米才收一石,这波斯麦真能行?”

老农夫王大伯蹲在田埂上,用手捻了捻沙粒,语气里满是怀疑。

他在润疆种了五年地,最清楚这里的难处:春天风大,沙子容易埋苗;

夏天缺水,禾苗常干死,再好的种子到这儿,也得“折半”。

张小三赶紧翻开手册,指着上面的字:

“王大伯,陈农官说啦,波斯麦耐沙耐旱,在安息的石缝里都能长!

您看这种子,颗粒比粟米大两倍,埋在沙里能保墒,就是风大也吹不跑。”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罐,里面是拌了草木灰的种子,

“这草木灰能肥土,还能防虫子,哈桑先生教的法子!”

正说着,农站的管事扛着个木犁过来:

“小三,墨家的工匠送水车来了!

说是专门给试种田做的‘风车水车’,不用人推,

靠风就能抽水,比咱们以前的土井快十倍!”

张小三眼睛一亮,跟着跑到农站旁的水渠边——两架半人高的木架子立在渠边,

上面装着扇叶,下面连着水管,墨家工匠小李正蹲在旁边调试,

满手油污却笑得爽朗:

“小三,这玩意儿厉害着呢!

风一吹扇叶转,水管就能把渠水抽进田里,

一天能灌五亩地,再也不用你们挑水浇苗了!”

一、播种遇难题:风沙埋苗,急坏小农技

播种开始,张小三按手册教的,把种子撒在两指深的沟里,再用细沙轻轻盖住。

王大伯和几个西域归附的农夫(去年从安息迁来的)跟着学,

可刚播了半亩,天边突然卷起黄沙——润疆的“春旱风”来了,

沙粒被吹得打在脸上疼,刚盖好的种子沟瞬间被埋平,

几株刚露芽的麦苗也被沙压得蔫头耷脑。

“完了!

这苗怕是活不成了!”

王大伯急得直跺脚,伸手扒开沙子,麦苗的嫩芽已经发黄,“俺就说这沙地种不成,风一刮啥都没了!”

张小三也慌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还是攥着手册蹲下来:

“不行!

哈桑先生说波斯麦耐埋,俺们得把沙子扒开,再盖层碎草!”

他说着,从农站抱来一堆晒干的骆驼刺,撒在田埂上挡风,

又和大家一起用小铲子小心扒沙,把埋住的种子和麦苗露出来。

西域农夫阿木看着他着急的样子,递来一块烤饼:

“小三兄弟,别慌!

俺们安息种麦,也常遇风沙,扒开沙子再浇点水,苗还能活。

就是……渠水离这儿远,挑水太慢了。”

张小三咬了口饼,突然想起水渠边的风车水车:

“对!

小李师傅的水车!

俺们去开水车,抽水浇苗!”

二、风车水车显威:风转水来,苗醒沙活

几人跑到水渠边,小李师傅已经把水车调试好了。

他指着扇叶说:

“风够大,扇叶转起来,水管就能出水!

你们把田埂挖条小沟,水顺着沟流进田里,省得冲坏苗。”

张小三赶紧让人挖沟,自己则蹲在水车旁,

看着扇叶被风吹得“呼呼”转,水管里很快涌出清水,

顺着小沟“哗啦啦”流进试种田。

王大伯用手捧起水,洒在刚扒出来的麦苗上,

没过多久,发黄的嫩芽竟慢慢挺了起来,泛出了绿。

“活了!

真活了!”

王大伯激动得喊起来,

“这水车太管用了!

以前挑水浇一亩地要半天,现在风一吹就成,省了多少力气!”

阿木也笑着说:“在安息,俺们都是靠天浇水,

遇到旱天只能看着苗死,要是早有这水车,也不用饿肚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风车水车成了试种田的“宝贝”——白天靠风吹,水管不停抽水;

晚上风小,小李师傅又改良了“脚踏水车”,几个人轮流踩,照样能灌田。

张小三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查看麦苗长势,

记录浇水次数,手册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三月初十,浇两桶水,苗高一寸;

三月十二,风大,盖骆驼刺,浇三桶水……”

有天夜里,突然下了场小雨,张小三担心麦苗被淹,

冒雨跑到田里,却看见王大伯和阿木已经在田埂上挖排水沟了。

“小三,你放心,俺们守着田呢!

这波斯麦是好种子,可不能让水淹了!”

王大伯的声音在雨里传得老远,张小三心里暖烘烘的,也跟着挖起沟来。

三、长势喜人:麦穗饱满,农夫盼丰收

初夏的润疆,试种田的波斯麦长得比人还高,

金黄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风一吹,麦浪翻滚,连空气里都飘着麦香。

陈农官特意从咸阳赶来,蹲在田里搓出一粒麦粒,

放在嘴里嚼了嚼,笑得眼睛都眯了:

“小三,好样的!

这麦粒比安息的还饱满,一亩最少能收五石,比粟米高五倍!”

王大伯拉着陈农官,指着麦田里的风车水车:

“农官大人,这全靠小三和这好设备!

以前俺们种粟米,累死累活才收一石,现在坐在田埂上看风车转,

就能收五石,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李师傅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个新的水车图纸:

“陈大人,俺们又改良了风车,能抗大风,还能储存水,

以后就算没风,也能用水库里的水浇田!”

西域归附的农夫们也都围过来看,阿木摸着麦穗,激动地说:

“俺要写信给安息的家人,让他们也来润疆!

这里有好种子、好水车,还能吃饱饭,比在安息强十倍!”

张小三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刚从学堂毕业时,他还担心自己不懂种地,

现在不仅种出了高产的波斯麦,还帮润疆的农夫解决了缺水难题。

他从怀里掏出手册,在最后一页写道:

“润疆试种成功,波斯麦一亩收五石,风车水车管用,农夫欢喜。”

四、推广盼未来:粮安润疆,助力二五计

试种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润疆,周边农站的人都来流沙农站学习,

张小三成了“小老师”,教大家怎么播种、怎么用风车水车,

王大伯则教大家怎么防风沙、怎么改良沙地,

小李师傅忙着组装新的水车,农站里热闹得像过节。

陈农官给咸阳写了奏折,里面说:

“润疆波斯麦试种成功,亩产五石,风车水车可推广,

年内计划扩种两千亩,润疆粮储可增一万石,能养活五千人。”

嬴政看到奏折,立刻下旨:“墨家工坊加造风车水车,

农科站派学生赴各农站教学,务必让润疆百姓都种上波斯麦,吃上饱饭。”

秋天收割时,试种田的波斯麦收了整整一百石,

张小三和农夫们一起打麦、磨面,用新麦粉做了麦饼,

分给农站的人、墨家工匠,还有周边的西域部落。

阿木捧着热乎的麦饼,对张小三说:

“小三兄弟,明年俺们部落也种波斯麦,

还要学做水车,让润疆的沙地都变成良田!”

张小三望着远处正在安装的新水车,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

这只是润疆农作革新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波斯麦、更多的风车水车,

还会有陈农官说的“占城稻试种”,润疆会变成大秦的“西部粮仓”,为二五计的“粮安大秦”添上最坚实的一笔。

风又吹过麦田,麦垛旁的风车缓缓转动,

水管里的清水流淌,映着农夫们的笑脸。

张小三握紧手里的播种手册,仿佛看到了明年润疆的景象:

无边无际的波斯麦田,风车随处可见,百姓们忙着收割,

再也不用怕风沙、怕缺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这,

就是他想要的润疆,也是大秦二五计里,最温暖的“粮安”图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