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47章 《元日·秦宫即事》 溅起的水花

公子欣那首《元日·秦宫即事》引发的震动绝非仅限于席间始皇的赞赏。

随着宴散人归,这首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各家府邸激起了层层涟漪,反应各异,暗流汹涌,这个除夕夜注定有人心不在焉:

李斯府邸:书房内的冰寒

灯火通明,却寒气逼人。李斯独坐案前,面前摊开的是他默写下的公子欣的诗句,尤其是那句“炉暖难温黔首骨”。

“好一个公子欣!好一个‘炉暖难温黔首骨’!”

李斯的手指重重敲在竹简上,指节发白。这句诗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精准地刺破了李斯精心构建的

“法度森严,天下承平”

的帝国幻象,更直指他作为丞相治理下的民生疮痍。这不仅是打他的脸,更是动摇他法家治国理念的根基!

他原以为公子欣只是个边缘化的、有些小聪明的庶子。

今夜此诗一出,其洞察力之敏锐、胆识之过人、格局之宏大(“愿祈春霖润九垓”),远超他的预估!一个心怀悲悯、敢于直言、且得到皇帝公开高度赞赏的公子,其潜在的政治能量让李斯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陛下那句‘帝王之志,仁者之心’……难道……”

李斯不敢深想,但公子欣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显然已今非昔比。这对他和胡亥、赵高的联盟计划构成了直接挑战。

“此子……断不可留!需与赵高从长计议。”

李斯的眼神变得异常阴鸷,杀机暗藏。

蒙毅府邸:暖阁中的沉思与欣慰

蒙毅与几位亲近的族中子弟或幕僚围炉而坐,谈论着宫宴见闻,话题自然聚焦于公子欣。

“好诗!当真好诗!”

蒙毅毫不掩饰欣赏,“前两句应景而见风骨,后两句……‘炉暖难温黔首骨’,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愿祈春霖润九垓’,此等胸襟气魄,方显我大秦公子本色!” 他眼中闪烁着对公子欣才华和胆识的激赏。

“此前只觉此子沉稳内敛,不似其他公子浮华。今日方见其胸中丘壑!看来娟儿的眼光,比我这做父亲的还要准几分。”

公子欣的表现,让他对女儿蒙娟的选择更加认同,也坚定了支持公子欣的想法。

“陛下如此盛赞,非同小可。欣公子……恐已入了陛下的眼,不再是池中之物了。”

他敏锐地察觉到公子欣政治地位的跃升,这对他蒙家未来的布局意义重大。

“明日递个帖子去长安府邸,就说……就说老夫新得了一卷前朝兵书残卷,想邀欣公子共赏。”

蒙毅决定主动加强联系,同时也为后续可能的联姻探探路。

王贲\/王离府邸:武将的直率赞赏

通武侯王贲正与儿子王离饮酒闲谈,说起宫宴。

王贲拍案叫好:

“痛快!公子欣这小子,看着文文弱弱,写起诗来倒是硬气!‘炉暖难温黔首骨’?这话说到老子心坎里了!那些酸腐文人只知道拍马屁,谁管当兵的、种地的冻死饿死?欣公子敢说!陛下说得对,这才叫心系苍生!”

王贲性格豪爽,最厌恶虚伪,公子欣的直率和悲悯深得他心。

“以前倒没太注意他。经此一事,此子……不简单!有胆识,有担当!”

他对公子欣的评价直线上升。

王离钦佩中带着思索:王离作为年轻一代将领,更关注实际。

“父亲说得是。此诗在军中若传开,必能赢得不少老卒的心。欣公子此举……深意啊。”

他隐隐感觉到公子欣此举不仅是作诗,更是在收拢人心,尤其是军方底层的人心。

王离原本可能对边缘化的公子欣不甚在意,如今却多了几分重视和结交之心。

冯去疾府邸:老成持重的忧虑

冯去疾独坐灯下,面色凝重,反复咀嚼着公子欣的诗句。

“文采斐然,切中时弊……欣公子此诗,确实远胜席间诸人。陛下眼光如炬。”

他承认公子欣的诗才和洞察力。

“然则……‘炉暖难温黔首骨’……此句太过犀利!陛下虽一时盛赞,焉知事后不会觉得此诗有暗讽朝政、煽动民怨之嫌?”

作为老臣,他深知帝王心思难测,尤其始皇晚年猜忌日重。公子欣的诗像一把双刃剑,荣耀背后藏着巨大的风险。

“李斯、赵高……岂能容他如此锋芒毕露?今夜魁首,恐已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冯去疾预感到公子欣将因此诗成为众矢之的,朝堂暗斗将更加激烈。

他选择沉默观望,既不表态支持,也不落井下石,明哲保身。

赵高府邸(或中车府令署):阴影中的毒蛇

赵高屏退左右,在幽暗的房间里踱步,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公子欣这“精彩”的表演:

“呵,好一个悲天悯人的公子!好一首‘魁首’之诗!‘炉暖难温黔首骨’?真是唱得一出好戏!”

赵高的话语充满了刻薄的嘲讽。他根本不信公子欣真有那么高尚的情怀,只当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意在博取皇帝欢心和民间声望。

“陛下那句‘帝王之志,仁者之心’……哼!看来这公子欣,是铁了心要往上爬了,而且手段……不低!”

公子欣的异军突起,严重威胁到胡亥的地位和他赵高的布局。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李斯那老狐狸,此刻怕是坐不住了。也好……让他们都动起来。”

赵高眼中寒光闪烁,

“‘愿祈春霖润九垓’?好大的志向!只是……这‘春霖’能不能落到你头上,就由不得你了。你的诗才,你的名声,你的‘悲悯’……都能成为勒死你的绳索!”

他已经在盘算如何利用这首诗、利用公子欣新获得的名望来设局构陷,将其彻底摧毁。

立即召来心腹密探:

“给我盯紧长安城!公子欣府邸,一草一木,进出人等,事无巨细,都要报来!还有,查!查他平日与哪些人往来,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特别是……关于民生疾苦的!”

赵高要将公子欣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寻找任何可以攻击的破绽。

胡亥府邸:妒火中烧的咆哮

器物碎裂声,胡亥的咆哮声充斥着宫殿。

胡亥极度的嫉妒与愤怒:

“凭什么!

他凭什么!

一个贱婢生的庶子!

也配得父皇如此夸赞?

‘魁首’?

‘帝王之志’?

他也配!”

胡亥气得浑身发抖,将案几上的珍玩扫落在地。公子欣的风头彻底盖过了他,让他感到无比的羞辱和嫉妒。

并迁怒赵高李斯:

“赵高!李斯!你们不是说万无一失吗?

不是说那公子欣不足为虑吗?

看看!

看看现在!

父皇眼里还有我吗?”

他对自己的“盟友”也充满了怨气。

愚蠢的狠毒:

“我要他死!

我一定要他死!

赵高!

你听到没有!

给我弄死他!

让他永远消失!”

胡亥的恨意简单直接,充满了残忍的杀意,毫无政治智慧可言。他只想立刻除掉这个让他难堪的兄长。

他的失态和叫嚣,只会让赵高更觉得他愚蠢易控,同时也更坚定了赵高必须尽快除掉公子欣的决心,以安抚胡亥并巩固自身地位。

其他大臣\/家眷:窃窃私语的传播

在各家府邸的后宅、书房、乃至市井酒肆(通过仆役口耳相传),

公子欣的这首“魁首诗”都在被迅速传播和议论。

“真没想到,欣公子竟有如此文采!‘愿祈春霖润九垓’,此等胸怀,令人心折!”

“‘炉暖难温黔首骨’……唉,这话也就欣公子敢说!听着心酸,却是大实话啊!”

“陛下如此盛赞,连‘帝王之志,仁者之心’都说出来了,难道……欣公子要……”

“木秀于林啊……李丞相、中车府令……怕是不会善罢甘休。这长安城,怕是又要起风波了。”

公子欣的名字和这首诗,一夜之间传遍咸阳顶层圈子。

他的形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庶出公子,瞬间变成了一个才华横溢、心怀天下、但也置身于巨大漩涡中心的焦点人物。

赞誉与风险并存,同情与忌惮交织。这首诗,彻底改变了他的处境,将他推向了秦帝国晚期政治风暴的最前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