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38章 封赏大典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38章 封赏大典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始皇高坐帝位,冕旒垂旒,不怒自威。阶下,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两侧,公子胡亥以及其他成年皇子位列前排,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涌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中央那位风尘仆仆却身姿挺拔的年轻人——公子欣身上。

内侍(高声宣旨): “……公子欣,体察天心,献祥瑞于社稷,利国惠民,功勋卓着!特晋爵‘长安君’,赐长安城为封地,食邑两千户!准其于封地内自行招募属官、工匠、仆役,以专事祥瑞之法,惠泽天下!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殿内响起一片程式化的恭贺之声:“陛下圣明!恭贺长安君!”

然而,公子欣(体内的现代灵魂)此刻的心情却如同过山车。长安?离咸阳近在咫尺!这哪里是封赏,分明是放在眼皮底下严加看管!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按照礼制恭敬叩拜谢恩。

欣(声音沉稳,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儿臣欣,叩谢父皇隆恩!父皇厚爱,儿臣铭感五内,定当竭尽心力,治理长安,推广祥瑞之法,不负父皇期望!”

始皇(目光深邃,审视着欣): “欣儿,长安乃京畿重地,非渭南小县可比。朕将此城赐予你,是期许你能更近圣听,更利行事。你…可明白朕的用心?” 话语中“更近圣听”四字,带着不容置疑的敲打意味。

欣(心中一凛,立刻表态):“儿臣明白!长安近天子,沐浴皇恩,儿臣必当时时警醒,事事禀报,不敢有丝毫懈怠僭越!定将长安经营成祥瑞福地,为父皇分忧,为天下示范!”

始皇微微颔首,似乎对欣的“懂事”表示满意。但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欣之前奏请的愿望:

始皇(语气平淡却带着探究):“朕听闻,你曾有意巴蜀之地?巴蜀路远,且多山瘴,民风…彪悍,非善治之地。长安富庶通达,更利于你施展。朕为你选此地,你…可还有疑虑?”

欣(内心疯狂吐槽:富庶通达?现在长安就是个没开发的大农村!巴蜀才是天府之国潜力股啊!但面上不敢表露分毫): “父皇思虑周全,远胜儿臣!儿臣此前请封巴蜀,实因听闻其地广人稀,欲效仿渭南之法,开荒僻壤以证祥瑞之效,亦可为帝国拓土增粮。然父皇圣明,洞察万里,长安确为推广祥瑞、示范天下之首选!儿臣心悦诚服,绝无异议!” 他巧妙地将想去巴蜀解释成“开拓实验田”,而非“想远离权力中心”,并再次强调“推广示范”的核心任务。

始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嗯,你明白就好。” 他不再纠缠此事,转向群臣:“今日除封赏欣儿,亦为商讨祥瑞推广及长安治理事宜。诸卿、诸公子,皆可畅所欲言。”

李斯(率先出列): “陛下,长安君所献诸法,如新盐、暖炕、火炉、冬种青蔬等,确系利民良方。臣以为,当由少府及治粟内史牵头,依据长安君所呈册籍,制定详细章程,分派工匠,于关中及北方郡县优先推行。至于长安城…既是长安君封邑,又为‘祥瑞’示范之地,可允其自行招募人员,按新法治理,朝廷予以必要支持,并定期查验成效。” 李斯务实,将“推广”和“长安特区”分开,既想快速获得实际利益,又想将欣的影响力框定在长安一地。

蒙毅(表示支持):“臣附议!长安君有实干之才,长安作为其封地,正可放手施为,为天下郡县树立标杆。臣建议,朝廷可派精干吏员‘协助’长安君处理庶务,使其能专心于‘祥瑞’之精研。” 蒙毅的“协助”同样暗含监督之意。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基调都是支持推广技术,但对欣本人及其封地的“特殊性”保持谨慎态度,强调朝廷的监督和引导。

这时,一直安静旁观的胡亥(在赵高的眼神示意下?)突然用一种天真又带着好奇的语气开口了:

胡亥(眨着眼睛,看向欣): “二十二弟,父皇和徐福先生都说你是得了仙人眷顾,才能想出这么多奇妙的东西。那…仙人长什么样啊?他们都教了你些什么?是不是…仙丹也会炼?” 他看似童言无忌,实则句句诛心!直接将话题引向了最敏感、最虚幻、也是始皇最渴望的领域——“仙术”核心!同时也在试探欣的底牌。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欣身上,尤其是始皇,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炽热!徐福也微微眯起了眼睛,准备看欣如何应对这致命的“捧杀”。

欣(心中警铃大作,暗骂胡亥阴险):这个问题极其凶险!承认见过仙人?细节根本无法编圆,后续要求(如仙丹)根本无法满足!否认仙人?那之前的“祥瑞”、“天眷”之说就成了空中楼阁,徐福和自己都可能万劫不复!

电光火石之间,欣的现代灵魂飞速运转,他决定采用“玄之又玄,强调实用”的策略:

欣(露出一种混合着敬畏、困惑和谦卑的神情): “十八兄说笑了。仙踪渺渺,岂是凡俗如我所能窥见真容?儿臣流落民间时,曾于大梦之中,得见…得见一些奇异的景象:有高耸入云的楼阁(摩天大楼),有铁龙奔腾于轨道之上(火车),有能载人翱翔天际的铁鸟(飞机),更有无数前所未见、便利生活的器物…梦中似有缥缈之音,言此乃‘格物致用’、‘民生为本’之道,嘱我若能领悟其中一二皮毛,便当竭尽全力,造福生民。”

他巧妙地将“仙人传授”转化为“梦境启示”,将“仙术”降格为“格物致用”的“道理”和“器物景象”的模糊印象,大大降低了神秘性,提高了可解释性(归为奇梦),也为自己所知有限留足了退路。

欣(继续,语气诚恳而务实):“醒来之后,那些景象大多模糊不清,唯有其中关乎‘御寒’、‘饱腹’、‘增味’、‘祛病’等贴近民生疾苦的零星片段,尤为深刻。儿臣愚钝,不敢妄称领悟仙法,只是日夜琢磨梦中所得零星启示,结合渭南所见百姓之苦,反复试验,方得暖炕、火炉、新盐、冬种等粗浅应用之法。至于仙丹…” 他苦笑着摇摇头,“梦中或有惊鸿一瞥,然其玄奥远超儿臣所能理解,更遑论炼制。徐福先生学究天人,精研仙道,方是此道大家。儿臣所行,不过拾取梦中遗珠,做些利民实事罢了,实不敢当‘仙法’之名。”

这一番话:

化解了“见仙人”的难题:推给模糊的“梦境”,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弱化了“仙术”色彩:强调“格物致用”、“民生为本”,将自己的行为拉回“实用技术”层面。

解释了技术来源有限且粗浅:只是零星片段,反复试验所得,暗示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彻底撇清了“仙丹”责任:明确表示不懂,将皮球踢回给徐福。

再次强调“利民”初心:紧扣“造福生民”的基调,占据道德高地。

抬高了徐福:给足了徐福面子,避免直接冲突。

徐福(心中暗赞欣的机敏,顺势接口):“陛下,长安君此言,印证了臣之前的感应!梦中得见异象,正是仙缘深厚、天人交感之兆!仙人不显真身,而以梦境启示,授以利民之道,正合‘天道无形,大爱无疆’之至理!长安君能领悟其中‘民生为本’之精髓,化虚为实,惠泽万民,此乃陛下圣德感召,亦是长安君慧根深种!至于仙丹大道…” 徐福捋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此乃逆天改命之术,非大机缘、大毅力、大功德者不可轻得。长安君得授‘生民之术’,已是莫大仙缘,当循序渐进,稳固根基,方是正途。” 他既肯定了欣的“仙缘”,又巧妙地为欣解了“仙丹”之围,还暗示欣的“仙缘”等级在他之下,需要“循序渐进”(也就是需要他徐福引导)。

始皇(听完欣的解释和徐福的补充,炽热的目光稍稍平复,但深藏的渴望并未熄灭):他听懂了欣的“不懂仙丹”,略感失望,但欣对“梦境启示”和“利民之道”的描述,以及徐福的解读,又让“仙缘”之说显得更加“合理”。更重要的是,欣展现出的“务实”和“谦卑”,以及将功劳归于“圣德感召”,让他心中的疑虑稍减。

始皇(最终缓缓开口): “嗯…梦境启示,民生为本…徐卿所言甚是。欣儿,你能领悟此等大道,脚踏实地为生民谋福,朕心甚慰。仙丹大道,玄奥莫测,非你所长,不必强求。你既得封长安,便当以此为基,将你所悟之‘生民之术’发扬光大,务求实效!徐卿…”

徐福(立刻躬身):“臣在!”

始皇: “你既精研仙道,便多费心,时常前往长安,‘参详’欣儿所得启示,助其稳固根基,领悟更深层次的‘天道’之意。若有任何…新的‘领悟’或‘启示’,务必即刻报朕!”

“参详”、“稳固根基”、“更深层次”、“即刻报朕”—— 始皇的指令清晰无比:徐福,你就是朕安插在欣身边的最高级别的监工和情报官!不仅要看着欣,还要挖掘他可能隐藏的、更深层的“仙缘”秘密!

欣(心中苦笑):得,还是没躲过。一个专业神棍要常驻自己老巢了。

胡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和嫉妒):他本想将欣一军,没想到反而让欣更受重视(虽然是被监视的重视),还坐实了“仙缘”之名。

封赏大典结束,暗流汹涌的长安之局正式拉开帷幕。

欣带着“长安君”的荣耀和“食邑两千户”的实惠,却也背上了“祥瑞示范”的重担,头顶悬着父皇猜忌的利剑,身边埋着徐福这颗定时炸弹,周围环绕着虎视眈眈的兄弟(尤其是胡亥)。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即将踏入长安城——这个将成为他未来舞台,也可能是巨大牢笼的地方。他必须利用有限的自由(自行招募人员),在严密的监视下,小心翼翼地发展,同时绞尽脑汁应付徐福的“参详”和始皇越来越高的期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