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6章 步步为营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16章 步步为营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公子,药煎好了,奴婢服侍您用药。” 碧荷的声音柔得像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汤药,袅袅走近榻边。她的动作无可挑剔,眼神却像探针,试图捕捉欣对药物的反应。

欣心中一凛。下毒?试探?还是…仅仅观察?

他脸上露出感激又畏苦的神色:“有劳碧荷姑娘。” 他接过药碗,并未立刻饮下,而是如同在乡间习惯般,用银簪(一直随身携带)探入药汤,小心搅动,观察簪色。银簪依旧光亮如新。

碧荷眼中飞快掠过一丝异样,随即又恢复温顺:“公子…这是宫里的规矩?”

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带着点“乡下人”的局促:“让姑娘见笑了…流落时,乡野庸医害人,养成了这…这上不得台面的习惯。” 他解释着,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碧荷的指尖——指甲修剪得极其圆润干净,指腹却有一层不易察觉的薄茧,绝非长期做粗活能形成!这更像是…长期握持某种小巧器械(比如针?)的痕迹!

“原来如此,公子受苦了。” 碧荷柔声道,不再追问。

欣这才屏住呼吸,将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药入喉,一股热流散开,确实是疗伤安神的方子,并无异样。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每一刻。

丹桂则开始整理那些赏赐,动作麻利,笑语盈盈:“公子您看,这蜀锦多美!待您伤好了,做几身新袍子,定是气宇轩昂!这珍珠…” 她拿起一颗鸽卵大小的明珠,在烛光下欣赏,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叹与艳羡,手指却极其隐蔽地在珍珠表面快速而细腻地摩挲着——她在检查是否有夹层、暗记,或者…毒物残留!

欣靠在榻上,闭目养神,仿佛疲惫不堪,实则心神紧绷如弦,将两人的一举一动都纳入感知。他必须尽快适应这双“眼睛”的存在,并在她们的监视下,为即将到来的章台宫召见做准备!

养伤的日子,在碧荷、丹桂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照顾”和黑冰台锐士冰冷目光的注视下,缓慢而煎熬地度过。

即使感觉好转,也刻意表现出虚弱、畏寒、精神不济。汤药按时服用,并时常表现出畏苦和依赖(麻痹监视者)。

空闲时间欣继续抄写农书、地理志(尤其巴蜀部分),字迹更加工整刻板。偶尔“失手”污损竹简,会懊恼自责许久。

当碧荷抱怨熏香过浓呛人时,欣“无意”中用几个小陶罐、竹管和水,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水滤香薰”装置,将浓烟过滤成淡雅清香。原理简单,却让碧荷丹桂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非伪装)。

随着相处的时间久了,欣将赏赐的果品点心,必分与二人。并以碧荷,丹桂不好听为由,重新为二女起名。碧荷改名为芍药,丹桂改名为牡丹,两女闻言,公子居然以两种花为自己两人命名,欣喜不己,连忙道谢,“谢公子赐名”。殊不知芍药,牡丹即是两种好看的花同时也是两味中药,欣对二女言语温和,从不苛责,甚至偶尔“笨拙”地询问宫中礼仪细节,显得毫无心机。相处显得格外融洽与温馨,与宫内其他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人两女深受感动,暗自下决心一定要照顾好公子欣,不要时会毫不犹豫的为公子挡下致命一击。每日晨昏,必强撑病体,面向章台宫方向遥拜。得知嬴政因批阅奏简至深夜,他忧心忡忡地对碧荷丹桂念叨:“父皇如此辛劳…儿臣恨不能代父分忧…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无能无力…” 情真意切。

夜深人静公子欣与两女都早早入睡,当然是公子睡里屋床榻上,两女一人在公子床榻边打地铺,方便照顾公子起居。一人在外屋小床睡,两人轮换,分前后两班。他在脑海中反复模拟章台宫暖阁可能的情景、嬴政会问的问题(“亡秦者胡”后续、胡亥冲突、身世感想、对国事的看法…)、以及自己该如何回答。核心思想:忠孝!务实!低调! 所有答案,必须紧扣“为父皇分忧”、“为大秦效力”的主线,避开任何关于权力、继承的敏感话题。特别是“亡秦者胡”,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其与北疆胡虏绑定,并巧妙暗示此预言已被父皇英明决断(派蒙恬北征)所化解,体现对父皇决策的绝对信任和拥护!

在抄写地理志关于巴蜀的部分时,欣“心血来潮”,在一卷空白的竹简上,用极其工整、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笔触,开始罗列:蜀地水利现状与隐患:(依据李冰都江堰为基础,结合穿越知识,指出一些小型支渠年久失修,部分丘陵地带灌溉不足)。

可推广农法设想:(极其模糊地提及“代田法”轮作保墒原理,强调“闻于古籍”)。

特色物产潜力:(蜀锦、井盐、药材、漆器…)。

巩固西南之议:(提及道路修缮、与当地部族“羁縻”通商的重要性)。

这并非完整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皇子,基于典籍记载和“忧国忧民”之心,对帝国一处富庶之地进行的“纸上谈兵”式的梳理。他将此简混在其他抄写的书简之中,毫不设防地摊在案上。目的:若被芍药、牡丹或黑冰台“无意”看到并上报,正好向嬴政传递一个信息——公子欣的“心思”,都在如何治理地方、充实国库这些“实务”上,且对巴蜀“情有独钟”!为后续提出外放请求埋下顺理成章的伏笔!

伤势在太医“精心”调理和欣的刻意拖延下,“终于”到了能面圣的程度。这一日清晨,芍药、牡丹比往日更加殷勤,为欣换上内府新送来的、质地上乘却款式低调的深青色锦袍(符合他“不张扬”的人设),仔细梳理发髻,遮掩额角淡去的疤痕。

看着铜镜中那张依旧带着几分病弱苍白、却难掩清俊和一丝紧张忐忑的脸,欣深吸一口气。镜中的眼神,瞬间沉淀下来,只剩下如同古井般的深邃与坚定。

章台宫暖阁。

不是正殿的恢弘肃杀,却更显威压。这里空间不大,布置精雅,燃着清冽的龙涎香。巨大的紫檀木御案后,始皇帝嬴政身着常服,正批阅着一份奏简。阳光透过高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专注而冷硬的侧脸,如同青铜铸就的神只,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赵高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低眉顺眼。

“陛下,公子欣奉诏觐见。”内侍尖细的通传声打破了沉寂。

公子欣深吸一口气,在碧荷、丹桂(被留在殿外)和黑冰台锐士的注视下,迈着略显虚浮却极力保持沉稳的步伐,踏入这决定命运的门槛。

他走到御阶之下,依足最严格的礼仪,深深叩拜下去,额头触碰到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敬畏,清晰地回荡在暖阁之中:

“儿臣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

嬴政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那双仿佛能洞穿九幽、掌控生死的眼眸,如同两道实质的寒光,落在了阶下那个跪伏的、单薄的身影之上。

风暴的中心,终于面对面。

公子欣的命运,乃至大秦未来的走向,都将在这次召见中,被推向一个不可预测的湍流。他所有的伪装、谋划、隐忍,都将在这位千古一帝的审视下,迎来最终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