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317章 二五计总结大典:阿房宫聚贤,盛会启幕前

阿房宫的晨光透过雕花菱窗,洒在殿内的青铜方鼎上,鼎中檀香袅袅升腾,缠绕着梁间悬挂的“大秦二五计总结大典”鎏金匾额,折射出耀眼的光。

殿外寒风呼啸,殿内却暖意融融——墨家造的地龙悄悄发热,将温度恒定在舒适的区间,地面铺就的西域毛毯吸走了所有杂音,只余下细微的衣袂摩擦声,衬得这座恢弘宫殿愈发庄严肃穆。

公子欣身着银白朝服,腰佩秦王所赐的玄铁剑,正站在殿门内侧核对参会名录。他指尖划过泛黄的绢帛,目光锐利如鹰,每念到一个名字,便抬眼望向入口,确认代表是否到场。

“西征第一军团主将英布、东拓第三军团主将王贲……”念到军方名录时,他特意顿了顿,望向殿左侧的区域——十大军团主将已悉数落座,铠甲上的霜痕尚未完全消退,有的甲胄边缘还沾着西域的沙砾、岭南的泥点,那是五年拓土戍边留下的勋章。

英布将军坐姿挺拔,左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甲胄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身旁的钟离昧正低头整理面前的卷宗,封皮上“西征护商120支,安全率100%”的字样格外醒目。

东拓的周勃将军则与身旁的韩当低声交流,指尖在案几上的沙盘模型上轻点,那是胶东海带养殖区与连弩阵地的缩略图,细小的稻禾模型在沙盘边缘郁郁葱葱,呼应着岭南稻鱼共生的成果。

殿中央的御座尚未有人落座,龙椅由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扶手处雕刻的龙纹栩栩如生,龙须仿佛在檀香中轻轻摆动。

御座前方的案几上,摆放着一本厚重的《二五计总览》,封面由鎏金打造,扉页上“数字化、精细化”六个小篆字,是始皇亲笔所书,笔力遒劲,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御座下方,朝中文臣按品级依次落座。李斯丞相身着黑色朝服,领口绣着繁复的云纹,手中捧着一卷装订整齐的政略卷宗,封面上标注着“三十六郡户籍增长明细”,他时不时抬手翻看,指尖在“户籍增三成”的数字上轻轻敲击,神色严谨。

赵高则站在李斯身侧,身着宦官专属的青色宫服,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殿内众人,手中的拂尘轻轻晃动,拂去案几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扶苏公子坐在文臣前列,青衫束发,手中握着一本《学堂推广录》,正与身旁的儒家代表低声交谈。

他眉眼温润,说起润疆学堂的入学率时,嘴角微微上扬,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到身旁几人耳中:“西域学堂已增至二十所,孩童入学率达六成,双语课本功不可没。”

儒家代表连连颔首,手中的竹简上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划过竹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胡亥则显得活泼许多,他身着淡紫色锦袍,腰间挂着监察使令牌,正凑到吕雉身边,指着她案几上的商票流通账本,语气带着雀跃:“弟妹,南洋商票流通量真的破百万钱了?

去年我去巡查时,还只有五十万呢!”

吕雉身着绣着缠枝莲纹的红色锦袍,神情干练,闻言微微点头,抬手翻开账本,指着其中一页的数字:“不仅破百万,还带动岭南鱼干销量增四成,这都是商路畅通的功劳。”

她的声音清亮,引得旁边几位商馆总管纷纷侧目,眼中满是敬佩。

殿右侧的区域,诸子百家的代表们正安静落座。道家代表身着素色道袍,手中握着拂尘,闭目养神,仿佛对周遭的喧嚣充耳不闻;

法家代表则低头整理着律法推广的卷宗,封面上“秦法普及至西域三十六部”的字样格外醒目;

墨家代表最是特别,他们的案几上不仅有卷宗,还摆放着小型的橡胶车轮、连弩零件,那是他们五年间的技术成果,无声地诉说着“墨家巧思助大秦”的功绩。

再往右侧,是来自民间的代表。农民代表们身着粗布衣衫,袖口还沾着些许麦糠,他们手中的卷宗格外厚重,里面夹着晒干的麦穗——那是润疆杂交麦、岭南水稻的样品,每一株都颗粒饱满,是五年丰收的最好证明。

一位来自润疆的老农,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麦穗,脸上满是自豪,时不时与身旁的农官低声交流,说着今年的亩产数字。

养殖业代表芍药和牡丹坐在民间代表区域的角落,两人身着淡绿色衣裙,裙摆上绣着细小的稻穗图案。

芍药手中捧着一本《养殖业五年报表》,封面上用朱笔写着“速生猪存栏1.2万头,蛋鸭年产300万枚”,她正低头与牡丹核对数据,声音轻柔却清晰:“润疆的保温畜棚推广了800座,速生猪存活率达九成,这个数字再核对一遍,确保无误。”

牡丹点点头,翻开手中的明细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时不时用炭笔做个标记。

她们身旁,五岁的赢泽穿着一身小小的锦袍,领口绣着“赢”字徽记,正乖乖地坐在软垫上。

他长得粉雕玉琢,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殿内的一切,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看到军方主将铠甲上的铜钉,他悄悄眨了眨眼,小手轻轻攥着牡丹的衣角

听到远处传来翻卷宗的沙沙声,他又微微侧头,目光落在那些厚重的账本上,小脸上满是认真,仿佛能看懂上面的数字。

牡丹察觉到他的小动作,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小声道:“泽儿乖,等会儿大会开始,要认真听哦。”

赢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放回到膝盖上,坐姿愈发端正了。

殿内的案几上,除了卷宗和账本,还摆放着各式与二五计成果相关的物件:农科的杂交麦种装在琉璃瓶中,泛着金黄的光泽;墨家的橡胶盾牌样品放在军方案几旁,黑亮的表面透着坚韧;商业的商票样本平铺在吕雉的案几上,暗纹在光线下若隐若现;学堂的双语课本翻开着,页面上既有秦字,又有西域文、百越文,字迹工整清秀。

公子欣核对完最后一份名录,抬头望向殿外,只见内侍正快步走来,躬身道:“公子,陛下驾临!”

话音刚落,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代表纷纷起身,整理着衣袍,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门方向。

军方主将们挺直了脊梁,铠甲碰撞声整齐划一;文臣们整理着朝服的褶皱,神色恭敬;民间代表们也微微躬身,脸上带着紧张与期待;赢泽被芍药轻轻扶着站起来,小小的身子努力挺直,学着大人的模样,目光望向殿门。

脚步声由远及近,始皇帝身着玄色龙袍,腰束玉带,头戴十二旒冕冠,缓步走入殿内。

冕冠上的珠串轻轻晃动,遮住了他的眉眼,却挡不住周身散发的威严气场。

他一步步走上御座,转身落座,动作沉稳有力,龙袍上的金线在光线下流转,仿佛将整个大秦的光芒都汇聚在他身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代表齐声跪拜,声音震得殿梁嗡嗡作响,却依旧保持着秩序,没有半分混乱。

始皇帝抬手,声音雄浑如雷:“众卿平身。”

代表们依次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动作整齐划一。

赢泽被芍药扶着坐下,小手紧紧攥着裙摆,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御座上的始皇帝,小脸上满是敬畏。

公子欣走到殿中央的主持位上,手持一卷名录,朗声道:“大秦第二个五年计划总结汇报大典,今日启幕!

十五天筹备,各方代表齐聚咸阳,携五年功绩而来。

接下来,按军、政、学、农、商之序,依次汇报,务求数字化、精细化,敢有虚言者,以律论处!”

他的声音清亮,传遍整个阿房宫。殿内众人屏息凝神,纷纷低头整理面前的卷宗,翻页声整齐划一。

英布将军将手中的拓土地图展开,上面用红线标注着西域新增的千里疆土;李斯丞相翻开户籍账本,指尖停在“全国人口增两成”的数字上;吕雉将商票流通总账摊平,上面的红色印记是各商贸馆的印章;芍药轻轻拍了拍赢泽的头,将养殖业报表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汇报。

阿房宫的檀香依旧袅袅,晨光透过菱窗,将殿内的每一份卷宗、每一个数字、每一张脸庞都照亮。

赢泽悄悄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盛会——身着铠甲的将军、手持竹简的大臣、捧着账本的商人、带着麦穗的农夫,还有身旁认真核对数据的芍药阿姨,这一切都在他小小的心中,刻下了“大秦繁荣”的印记。

大典,即将正式开始。阿房宫的每一寸角落,都弥漫着期待与庄重,等待着各方代表,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数字、一页页详实精细的卷宗,诉说大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辉煌功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