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300章 农业供军:润疆送粮100万石,北境军团冬粮足

润疆粮站的晨光刚漫过粮囤,阿木就扛着半袋杂交麦走来,麦粒饱满得能映出人影,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村民,每人都背着或挑着粮袋,

粮站外的墨家造粮车已经排了半里地——今天要往北境军团送今年的最后一批冬粮,加上之前送的,总共100万石,比去年多了40万石。

“阿木哥,俺家的300斤麦都筛干净了!”

村民阿福挑着粮袋挤过来,袋口露出金黄的麦粒,“今年种的农科杂交麦,一亩收了5石,比普通麦多2石,俺家留够吃的,剩下的全送来供军,北境士兵守着疆土,可不能让他们冬天缺粮!”

互助社的老李站在粮囤上,手里拿着账本,边记边喊:“大家慢点卸!每袋都要过秤,别少了数!

这100万石粮,有润疆20万亩麦田的收成,还有农科培育的新粟米,颗颗都是好粮,北境军团的冬粮全靠它了!”

正说着,北境军团的周校尉骑着马赶来,甲胄上还沾着北境的雪粒,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粮囤前,抓起一把麦粒:“这麦真好!

比去年送来的还饱满,俺们军团的士兵要是知道今年冬粮这么足,肯定能安心守疆!”

阿木笑着递过一张粮单:“周校尉,你看!

这是各村的送粮明细,黑沙岭村送了5万石,李家庄送了3万石,连新拓的河湾村都送了1万石——现在润疆人丁兴旺,地也种得广,100万石粮不算啥,明年俺们还能多送20万石!”

周校尉接过粮单,眼里满是感激:“去年俺们军团冬粮只够吃三个月,到开春还要靠商队接济,今年有这100万石,不仅够吃五个月,还能留出些给边境的牧民,再也不用怕冬天断粮了!”

农科技术员小张推着一辆装着防潮布的小车过来,车上的布印着“农科防潮·耐低温”的字样:“周校尉,这是给粮车准备的防潮布!

北境冬天冷,粮车裹上这布,麦粒不会冻硬,也不会返潮,到了军团粮库,直接就能存!”

周校尉摸了摸防潮布,厚实得很:“想得真周到!

去年运粮的时候,有10石麦冻成了块,士兵们只能砸开吃,今年有这布,粮肯定能完好无损,小张技术员,俺代表军团谢谢你!”

村民们开始帮着装车,阿木和阿福抬着粮袋往车上送,老李在旁边指挥,周校尉也挽起袖子帮忙,粮站里的号子声、笑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阿木哥顺着阿福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辆巨大的粮车停在那里,车身被涂成了墨绿色,显得格外醒目。

走近一些,阿木哥仔细观察起这辆粮车来。

他发现车轮果然与以往常见的木轮不同,这车轮是用一种黑色的材料制成的,摸上去有些弹性,看起来应该就是阿福所说的橡胶。

阿福在一旁兴奋地介绍道:“阿木哥,你看这橡胶轮多好啊!

北境的路坑坑洼洼的,以前的木轮走起来晃晃悠悠,粮食很容易就撒出来了。

但现在有了这橡胶轮,车子走起来稳当多了,粮食也能安全地运到目的地啦!”

阿木哥点点头,对这橡胶轮的设计表示赞赏。

他绕着粮车走了一圈,又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改进之处。

比如,车厢的密封性更好了,可以防止雨水渗入;车轴的连接处也更加牢固,减少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咱们润疆的工匠真是了不起啊!”阿木哥感叹道,“能想出这么多好点子,让这粮车变得如此实用。”

阿福笑着说:“那可不,俺们润疆的工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他们总是能想出一些新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阿木哥看着这辆粮车,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他知道,这些改进不仅能让粮食运输更加高效和安全,也体现了润疆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阿木点点头:“这都是互助社请墨家工匠造的,一共500辆,专门用来给军团送粮,每辆能装2000斤,500辆刚好装100万石,今天就能出发,十天就能到北境军团粮库!”

中午歇脚时,阿木的媳妇萨仁提着一篮馕赶来,馕里夹着芝麻和葱花,香味飘满粮站:“大家快吃馕!

这是俺和村里的媳妇们一起烤的,给送粮的士兵和乡亲们垫垫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装车!”

周校尉接过馕,咬了一口,香得很:“这馕比俺们军团的饼还好吃!

萨仁嫂子,俺要带几个给军团的士兵尝尝,让他们也知道润疆百姓的心意,守疆土更有劲儿!”

萨仁笑着递过一个布包:“给你装了20个!

路上慢慢吃,要是不够,下次送粮俺再烤些,只要军团需要,俺们润疆百姓啥都愿意做!”

下午,粮车都装好了,500辆粮车排成一队,像一条长龙,周校尉骑在马上,举着“秦”字旗:“乡亲们,俺出发了!

等开春,俺给你们带北境的羊肉,让你们尝尝北境的味道!”

阿木站在粮站门口,不停地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路上小心啊!到了军团,一定要记得给俺们捎个信回来,好让俺们放心!”

随着他的呼喊声,那辆装满粮食的大车缓缓地启动了,车轮在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是在回应阿木的叮嘱。

阿木和其他村民们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们依然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渐行渐远的粮车。

直到那辆粮车的影子完全消失在远处的草原上,他们才缓缓转过身来。

这时,站在阿木身旁的小张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说:“明年,俺们一定要种更多的杂交麦,再培育一些抗冻的粟米,这样就能让送出去的粮食更好,北境军团的冬粮也会更加充足!”

阿木听了小张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目光越过小张,落在了润疆那片广袤的麦田上。

只见麦浪翻滚,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阿木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现在润疆的人越来越多了,土地也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要俺们用心去耕种,每年都能给军团送去足够的粮食,让那些守卫边疆的士兵们能够安心地坚守岗位。

而俺们这些老百姓,也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就是所谓的‘军民同心,家国安康’啊!”

夕阳西下时,粮站的粮囤空了大半,但阿木心里却满当当的——这100万石粮,不仅是润疆的收成,更是润疆百姓对军团的心意,是大秦“人丁兴旺,物产丰饶”的证明。

第二天一早,阿木就带着村民们去麦田里翻地,准备明年种更多的杂交麦,小张也开始研究新的粟米品种,润疆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在为明年的好收成努力,

为给北境军团送更多的粮努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军团冬粮足,边疆稳,百姓的日子才能更安稳,大秦的江山才能更稳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