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32章 二五计首捷:西拓五城,北收三部落,嬴政设宴庆功

阿房宫玄鸟殿的灯火彻夜通明,殿外的广场上挂着五彩灯笼,映得玄鸟旗上的金线熠熠生辉。

殿内,大秦百官与各军团将领齐聚,案几上摆满了各地贡品——

润疆的波斯麦饼、辽东的渔盐烤鱼、安息的香料炖肉、北境的奶豆腐,

连酒杯里盛的都是西域葡萄酿的酒,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

嬴政身着玄色帝冕,坐在殿首的宝座上,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英布甲胄上还留着紫河战场的沙尘,王翦手里攥着大兴安岭木材的样本,

项羽腰间悬着克鲁伦河缴获的匈奴弯刀,丁零首领律蒙穿着新赐的秦式锦袍,

乌桓首领蹋顿怀里揣着刚印好的秦户籍册,

连墨家工匠曹平都沾了沾喜气,手上的油污被洗得干干净净。

“今日设宴,是为庆祝大秦二五计划首捷!”

嬴政的声音透过铜制扩音筒,传遍殿内每个角落,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

“西境,英布军团连下黑石城、紫河城、波斯湾驿城等五城,

打通了通往安息的商路;

北境,王贲、白起军团收服丁零、乌桓、鲜卑三部落,

贝加尔湖以南的冻土种出了耐寒麦;

东境,王翦军团在大兴安岭得万立方米木材,辽东渔盐栈初具规模——

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座各位,是全大秦百姓的功劳!”

殿内立刻响起掌声,英布率先起身,捧着一块黑石城的城砖:

“陛下,这城砖是黑石城的土坯砖,俺们用墨家连弩车破城时,

这砖被箭穿了个洞!如今那城里,安息商人跟大秦商队讨价还价,丁零人在城外种麦,比打仗时热闹十倍!”

嬴政接过城砖,摸了摸上面的箭痕,笑着说:

“好!

这城砖要摆在咸阳宫,让后人知道,大秦拓土不是靠毁城,

是靠让城‘活’起来。

英布,你西击安息,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回陛下!”

英布挺直腰杆,“有墨家新送的蒸汽攻城锤,

俺们开春就打泰西封,把波斯湾全纳入大秦版图,

让安息的香料、罗马的玻璃,都能顺着商路运到咸阳!”

一、各展成果:从疆土到民生,首捷满含民心

王翦也起身,将一块红松木板呈给嬴政:

“陛下,这是大兴安岭的红松,质硬耐腐,俺们用它建了辽东渔盐栈和五座驿站,现在鲜卑人帮着运木材,

乌桓人帮着晒盐,辽东的粮道比去年顺畅三倍!”

嬴政摩挲着木板上的纹理,看向蹋顿:“蹋顿首领,

如今辽东的渔盐,够你们部落吃用吗?”

蹋顿赶紧起身,双手作揖:“回陛下!够!

不仅够,俺们还能跟商队换铁锅、种子,今年种的占城稻收了两季,俺家娃再也不用冬天吃冻肉了!

这秦籍,俺们认对了!”

殿内众人都笑了,律蒙也忍不住开口,手里举着一把新磨的铁犁:

“陛下,俺们丁零人以前只会打猎,现在跟着董翳将军学种地,

贝加尔湖以南开了两百亩麦田,暖炉车让帐篷里比以前暖和十倍,

娃还能去学堂认秦字——俺们丁零人,再也不是‘逐水草而居’的部落了,俺们有家了!”

嬴政点头,目光转向陈农官:

“陈卿,各地的新种推广得如何?”

陈农官捧着一本账册,声音洪亮:

“回陛下!

润疆的波斯麦覆盖率达80%,辽东的占城稻收了两季,

北境的耐寒麦在丁零部落试种成功,今年全大秦的粮储比去年多了五百万石,够十万军团吃三年!”

“好!”

嬴政拍了拍案几,“粮足则民安,民安则疆稳。

你们看,西拓五城,不是只插了五面旗;

北收三部落,不是只纳了三本户籍——是让黑石城有了商市,

让丁零人有了麦田,让乌桓人有了暖棚,这才是二五计的‘首捷’!”

这时,墨家工匠曹平也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连弩箭模型:

“陛下,巧成城每月能造三十台重型连弩车、十台蒸汽攻城锤,

上个月还改良了北境的暖炉车,能省三成煤——以后军团攻坚、百姓过冬,都有趁手的家伙!”

项羽听得兴奋,拍着桌子喊:

“陛下!

有这好器械,俺明年就带军团直捣贝加尔湖,把匈奴左贤王的老窝端了,让北境再也没寇匪!”

嬴政笑着摆手:

“项将军莫急,二五计是长远计,既要拓疆,更要守业。

今日庆功,也是为了让大家歇口气,开春后,咱们再继续往前冲!”

二、宴间温情:赏赐见民心,大秦一家亲

宴会过半,嬴政下令赏赐——给英布赏赐安息弯刀,刀鞘上镶嵌着波斯宝石;

给王翦赏赐大兴安岭红松打造的马车,车厢里铺着西域彩布;

给项羽赏赐天驷城新育的杂交宝马,马鬃上系着玄鸟纹丝带。

对归附的部落首领,赏赐更是贴心——给律蒙送了三台暖炉车,还有陈农官亲授的耐寒麦种;

给蹋顿送了十口巧成城铁锅,外加渔盐栈的分红文书;

给鲜卑首领拓跋烈送了双语课本,让他部落的孩子能去咸阳学堂读书。

律蒙捧着暖炉车的图纸,眼眶发红:

“陛下,俺们丁零人以前连铁都少见,现在却有了暖炉车、铁犁,还能去咸阳读书——俺回去后,

一定让更多北境部落归附大秦,跟着陛下过好日子!”

嬴政走下宝座,亲手扶起他:

“律蒙,大秦不是要‘收服’部落,是要让所有部落都成为大秦的家人。

不管是丁零、乌桓,还是鲜卑、安息,

只要肯为好日子努力,就是大秦的一份子。”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只见阿骨(丁零少年)、小石头(楚地兵)、

嬴疆(阿古拉儿子)三个孩子跑了进来,手里捧着刚画的画——

画上是玄鸟殿、麦田、暖炉车,还有各族人手拉手的样子。

“陛下!

俺们画的大秦!”

阿骨举着画,奶声奶气地喊。

嬴政弯腰接过画,仔细看着,笑着说:

“画得好!

以后大秦,就该是这样——没有部落之分,没有地域之别,

大家一起种地、读书、过好日子。”

英布看着孩子们,想起西境安息商人跟秦兵一起卸货的场景,感慨道:

“陛下说得对!

俺在黑石城看到,安息商人教秦兵认香料,

秦兵教安息人用连弩,哪还有‘敌友’之分?这才是真正的‘融得进’!”

三、展望新程:首捷不是终点,二五计路正长

宴会接近尾声,嬴政重新走上宝座,举起酒杯:

“今日的首捷,只是二五计的第一步。

西境,我们要打通波斯湾,让大秦的商队直达罗马;

东境,我们要拓至辽东半岛,让渔盐惠及更多百姓;

北境,我们要让贝加尔湖成为大秦的内湖,让冻土全变成良田;

南境,我们要让滇越、百越的部落都认秦籍,让澜沧江的桥连起更多民心!”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齐声喊道:

“愿随陛下,共筑大秦盛世!”

酒液入喉,暖意传遍全身。

英布看着殿外的玄鸟旗,想起紫河畔的连弩车;

王翦摸着红松木板,想起大兴安岭的日出;

律蒙捧着暖炉车图纸,想起北境麦田的金黄——每个人的心里,

都装着对二五计的期待,装着对大秦未来的憧憬。

宴会结束时,嬴政留下几位主将,在偏殿商议后续计划:

“英布,西境商路要护好,让曹平多送些连弩车;

王翦,东境木材要尽快运到巧成城,造更多渔盐栈;

王贲,北境要教丁零人种苜蓿,让牛羊也能过冬;

项庄,南境的桥要多建几座,让滇越的彩布能更快运到咸阳。”

“臣等遵旨!”

几人齐声应道。

走出偏殿,夜色正浓,阿房宫的灯火映得满天星辰都格外亮。

英布拍着王翦的肩:

“老将军,明年咱们西境、东境齐头并进,看谁先完成二五计的目标!”

王翦笑着点头:

“好!

到时候,俺们在波斯湾和辽东半岛之间,修一条直道,让大秦的马,一天能跑千里!”

远处的天驷城,传来战马的嘶鸣;

润疆的田埂上,老农们在翻土;

巧成城的工坊里,连弩车的锻打声彻夜不息——大秦二五计的首捷,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

嬴政站在玄鸟殿的高台上,望着大秦的万家灯火,

知道只要百官齐心、百姓归心,这“拓土三千里,民生千万家”的目标,终会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