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02章 教启民智,商活民生 上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202章 教启民智,商活民生 上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咸阳宫议事:教启民智,商活民生

晨时·议事启:继医道,谋教商

咸阳宫章台殿的晨光里,案上摆着两样新物件——扶苏带来的简体字课本(封皮印着“大秦识字入门”)、

吕雉商队的“大秦商票样本”,还有巧成城新造的活字印刷版(印着“人、田、商”三个简体字)。

前三日敲定军事、农业、医疗大计,今日议事聚焦“教育”与“商业”,嬴政坐于主位,

目光扫过列阵的教育官、商人代表与各郡主官,声音沉稳:“大秦要稳,需民有智、商有活。

教,是让百姓识文断字懂道理;

商,是让百姓有营生能致富。

今日便议这两件事,让第二个五年,大秦既有‘书声’,也有‘市声’。”

赢欣站在侧首,接过话头:“第一个五年,

咱只在咸阳、定远推了简体字,商路也多是官营;

今日要让教育‘无差别’,商业‘无门槛’——不管是老秦还是异族,

不管是老翁还是女童,不管是大商还是小贩,都能上学、能经商。”

话音落,扶苏(主理教育)与吕雉(商队代表)、赢侈(商令)一同出列,

前者捧着课本,后两者拿着商票与商税册,躬身行礼:

“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启民智、活民生!”

巳时·教育议事:全民识字,无分彼此

扶苏展开简体字课本,书页上印着“一、二、三”等简单汉字,

旁注着阿拉伯数字与拼音(巧成城新创的“秦音标注法”),

还有“田”“粮”“家”等民生汉字,配着手绘的小图(“田”字旁画着麦田),

他的声音满是对“全民智”的期许:

“第一个五年,大秦只设了2000所学堂,

多在郡县主城,偏远村落的百姓仍‘目不识丁’——去年西域有个新户,

因看不懂‘分田文书’,被小吏骗走半亩地;

北境有个老农,因不会算粮租,多交了两石粟。

第二个五年,教育要‘破三界、广普及’:

1. 破“年龄界”:老幼皆可学

- 设“分层学堂”:

- 「童蒙班」(7-15岁):教识字、算术、《民生课本》,

每日辰时上课,午时放学,不耽误农忙;

- 「成人夜校」(16岁以上):在各村设夜校,每晚戌时上课,

教“实用字”(如“粮”“税”“商”)、“简单算术”(记账、算田租),

农忙时可暂停,农闲时补学;

- 「银发班」(60岁以上):教“大字课本”(汉字放大三倍),

只学“认”不强制“写”,比如认“医”字知道医馆在哪,认“官”字知道找谁办事。

- 举个例子:润疆有个70岁的老牧民阿古拉,去年说“一把年纪学字没用”,

臣等给他送了大字课本,教他认“马”“羊”“草”,

现在他能给远方的儿子写“家里羊多了,勿念”的短笺,逢人就说“识字能想家”。

2. 破“性别界”:女童也入学

- 设“男女混班”:学堂不设“女禁”,女童与男童一起上课,

课本、师资完全一样;还在各郡设10所“女童专项学堂”,

配女先生(多是识字的农妇、医女),教女童“识字 女红 卫生知识”,比如教“织”字时,还教怎么织秦胡混纺布。

- 给“女童补贴”:凡送女童上学的家庭朝廷每亩田补贴粟米5斗,若女童能认100个汉字,再奖励布帛1匹。

去年关中某村,有20户送女童上学,今年已有5个女童能帮家里记账,还有3个考上了咸阳太学的“女红科”。

3. 破“种族界”:异族同待遇

- 设“双语学堂”:在西域、北境等异族聚居区,设“秦语 异族语”双语学堂,

课本用两种文字标注(如秦字旁注匈奴语、百越语),

先生也懂双语,比如教“大秦”二字时,会用匈奴语解释“天下一家的国度”;

- 免“异族学费”:异族子弟上学,全免学费,还发“课本补贴”(每人每年发1册新课本),

其家庭若入秦籍,再额外奖励“识字粮”1石。

去年呼伦贝尔的匈奴少年巴图,通过双语学堂学会秦字,

现在能帮部落写“归附文书”,还教其他少年认汉字。

4. 保“普及度”:措施落地

- 「师资保障」:培养1万名“全科先生”,

从太学毕业生、识字老兵、异族双语者中选拔,

每人派往1个村落,朝廷给俸禄(每月400钱)、给住房(村学堂旁的砖房);

- 「教材保障」:用巧成城的活字印刷术,

印简体字课本100万册、成人夜校课本50万册、

银发大字课本30万册,成本比手抄低8成,能快速运往各郡;

- 「激励保障」:凡认满500个汉字、会算100以内加减法的百姓,

可优先选“村吏”“农官助手”“商队记账员”等岗位,去年润疆有个夜校学员,

因会记账被吕雉商队录用,每月能赚500钱,比种地多两倍。”

扶苏话音刚落,西域民生官阿木(异族代表)就站起来急问:

“扶苏公子,西域多沙漠,村落分散,夜校咋设?

俺们部落离最近的学堂有五十里,来回太费劲!”

扶苏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流动学堂册”:

“已造500辆‘流动学堂车’(马拖式,车厢改造成小教室),

每车配1名先生、1箱课本,每月巡回3个村落,

每个村落驻留5天,百姓不用跑远路,在村头就能上学!”

阿木大喜:“有这流动学堂,俺们西域的娃都能识字了!”

嬴政点头:“教育的钱,朝廷出;先生的待遇,朝廷保。

扶苏,你只管让‘书声’传到大秦每一个角落。”

午时·商业议事:规范促活,不分大小

吕雉与赢侈一同上前,吕雉举着“大秦商票”,

赢侈展开“商税册”,前者的声音带着商路的“活气”,后者的声音透着“规范”的严谨:

“第一个五年,大秦商路多是‘官商主导’,

异族经商常被关卡刁难,小商贩也因‘无规范’被欺市——去年安息商人阿巴斯,因不懂秦商税,

被关卡多收了3成货物;

关中小贩赵货郎,因没有‘固定摊位’,常被地痞骚扰。

第二个五年,商业要‘两规范、两鼓励’:

1. 规范商税:统一标准,不欺商

- 定“三级商税”:

- 「跨郡大商」:年交易额超10万钱,商税10%(什一税),

凭“商路通行证”可免沿途关卡费;

- 「本地中商」:年交易额1-10万钱,商税8%,可在郡县市集设固定摊位;

- 「小商贩」:年交易额1万钱以下,商税5%,

免费小说网站提供“便民摊位”(在村头、市集角落设),还发“公平秤”,防止缺斤短两。

- 设“商税公示牌”:各关卡、市集都要挂公示牌,

写明“不同交易额的税率”“减免政策”,若有官吏私加税,

商贩可直接找胡亥的监察队举报,查实后斩官吏、

还商贩损失——去年某关卡小吏多收阿巴斯50斤香料,监察队不仅追回香料,还罚小吏徭役三年。

2. 规范经营:明规则,护双方

- 推“商票通用”:大秦商票可在全疆30国兑换,

小商贩也能使用(可兑换成铜钱),避免“携带铜钱不安全”;

- 立“诚信榜”:每月在市集评“诚信商户”,上榜者可减免1成商税,

若有“欺市”(如卖假货、缺斤短两),直接下榜,半年内不准经商;

- 设“纠纷处”:各市集设“商业纠纷处”,由赢侈派专人主持,

商贩与顾客有纠纷,可当场调解——上月关中小贩赵货郎,因“布尺不准”与顾客吵架,

纠纷处免费给了他新尺,还教他“如何校准”,现在他的布摊成了“诚信榜常客”。

3. 鼓励异族经商:低门槛,多支持

- 给“异族礼包”:异族商人来秦经商,可享“三免一补”——免首年商税、免摊位费、

免翻译费(朝廷派双语翻译),还补贴“启动货”(如给匈奴商人送铁锅、给安息商人送彩布);

- 设“异族商区”:在咸阳、定远等大市,设“异族商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