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89章 老秦将星聚,剑指呼伦贝尔

章台殿的青铜鼎里,西域香料燃出清冽的烟,混着北境送来的牧草气息,飘在武将们的甲胄间。

嬴政坐在主位,左手边是赢欣,右手边依次列着章邯、王翦、白起——三位大秦原有武将的领军人物,

甲叶上的纹路还刻着当年灭六国的战功,眼神却比当年更添几分对北境的期许。

“西征五军团守西域,后备队护粮道,北拓之事,朕信得过你们这些老弟兄。”

嬴政的声音沉而有力,指尖在呼伦贝尔舆图上划过,“赢欣说那片草原是‘天赐牧仓’,你们说说,怎么拿下来,还得拿得稳。”

一、将星分工:凭老秦经验,定北拓章法

赢欣先起身,将舆图推到三位老将面前,标出关键节点:

“呼伦贝尔不比西域,冬季严寒、草场辽阔,需靠老将们对北境的熟稔,配新大秦的技术,稳扎稳打。”

1. 王翦:统筹全局,稳进为上(任北拓主帅)

“老臣愿担主帅之责。”王翦抚着花白的胡须,目光落在“额尔古纳河”上——四十年前他曾在此击溃燕军,

对地形了如指掌,“北拓核心在‘不逼反匈奴,不劳伤秦民’,老臣建议分‘三阶段’推进:

- 第一阶段(1-2月):派斥候摸清草原部落分布,重点标记匈奴左贤王部的牧群、水源,避免盲目进攻;

- 第二阶段(3-4月):以‘招降’为先,让熟悉匈奴习性的老卒(如北境退役兵)带‘归附文书’入草原,许‘保牧场、免徭役’,若遇抵抗,只击溃不追杀,留归附余地;

- 第三阶段(5-6月):待草原回暖,再派主力进驻,同步迁民建牧站,不让匈奴有‘复起’之机。”

嬴政点头:“你稳,北拓就不会出乱子。”

2. 白起:奇袭破局,扫清外围(任先锋大将)

“老臣请领3万北境精锐,打先锋!”

白起按剑起身,甲胄碰撞声震得殿内烛火微晃,“匈奴左贤王部在‘克鲁伦河’设了10座粮库,

是他们冬春的命脉,老臣愿率部夜袭,一把火烧了粮库,断其底气!”

他补充道:“不用西征军团的新战法,就用老秦的‘轻骑奇袭’——选善耐寒的北境马,

带三日干粮,昼伏夜出,十日便可往返。烧了粮库,匈奴部落没了存粮,自然会主动归附。”

赢欣附和:“白将军的奇袭,配天驷城新送的‘耐寒马’,定能事半功倍。”

3. 章邯:后勤兜底,保民安业(任后勤总督)

“老臣愿管后勤,不让前线缺粮、移民受冻。”

章邯展开随身带的后勤账册,上面用阿拉伯数字记着北境物资储备,“臣已算过:

- 粮:从关中、润疆调粮80万石,用巧成城的‘木制火车’(马牵引)配合天驷城的‘运粮象队’,每月能运10万石到北境;

- 物:调巧成城的‘防风帐篷’5万顶、‘雪地木橇’千辆,润疆的‘预制砖构件’20万件,确保移民到了就能住砖房、避严寒;

- 人:招募北境无田民5万户,按‘一户配牛羊10头、草场100亩’算,朝廷出3成启动物资,剩下的由赢侈的商队垫资,来年用皮毛偿还——绝不让民力白耗。”

嬴政拍案:“有你管后勤,朕放心。”

二、技术适配:老战法搭新工具,北拓更顺民心

“光靠老将经验还不够,得让新大秦的技术,帮草原‘活’起来。”赢欣将巧成城、天驷城的技术方案递到三位老将手中,每一项都贴合北境实际:

1. 畜牧技术:让匈奴牧民信服

- 天驷城调“杂交耐寒马”2万匹、“细毛羊”20万只,给归附部落当“示范畜”——杂交马能扛-35c严寒,比匈奴马耐冻;

细毛羊年产毛30斤,是匈奴羊的2倍,牧民见了便知“秦法优于旧俗”;

- 派500名农科学生,跟在王翦大军后,教牧民“牧草青贮法”(鲜草晒干密封,冬季喂畜),去年润疆用这法子减少9成牲畜死亡,草原推广后,牧民再不用怕冬雪绝牧。

2. 基建技术:让移民安心扎根

- 巧成城造“简易水坝”(预制砖筑,5日完工),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河”“伊敏河”各建10座,既能灌溉牧草,又能给牧群供水,避免匈奴“断水困敌”;

- 润疆城的“砖构件窑”加班赶制“暖炕模块”,运到草原后直接拼装,移民住进砖房,冬天炕火一烧,比北境军屯的营房还暖和——章邯已算过,5万户移民的住房,3个月就能完工。

3. 民生技术:让民心快速归附

- 李老三的医官队带“冻疮膏”20万份、“退烧药”10万份,跟着章邯的后勤队建“流动医馆”,免费给牧民和移民看病,教他们“煮沸饮水”“勤晒被褥”,减少疫病;

- 扶苏派“草原学堂”200所,用简体字教牧民孩子学算术、认秦字,课本里印着“马群跟着秦旗跑,牧草围着秦屋摇”的歌谣,白起看了笑:“比老秦的军歌还接地气。”

三、老将齐心:补北境之憾,筑大秦牧仓

部署定妥那日,三位老将在殿外共饮马奶酒,白起握着王翦的手:“老哥,四十多年前咱一起打燕军,如今又能一起拓北境,值了!”

王翦笑着点头:“这次要让呼伦贝尔,变成大秦的‘北境粮仓’,不辜负陛下和赢欣的信任。”

章邯则在一旁核对后勤账册,补充道:“我已让北境军屯准备好麦种,等移民到了,先种一季春麦,让他们有粮吃、有盼头。”

赢欣看着三位老将的背影,对嬴政道:“老秦将星在,北境就稳了。

他们懂北境的寒,懂匈奴的习性,更懂怎么让百姓不遭罪——这是西征军团比不了的。”

嬴政望着北方,远处的长城烽燧隐约可见:“是啊,大秦的江山,是这些老弟兄打下来的;

如今拓北境、补遗憾,也得靠他们。”

三个月后,前线捷报频传:

- 白起率轻骑夜袭克鲁伦河,烧了匈奴10座粮库,俘虏2000人,匈奴左贤王部的30个部落,次日便派使者归附;

- 王翦率军进驻呼伦贝尔,牧民牵着牛羊、捧着哈达迎接,老匈奴首领摸着“杂交耐寒马”,用生硬的秦话喊“大秦好”;

- 章邯的后勤队已迁5万户移民入草原,暖炕砖房、医馆学堂陆续建成,移民们在草场种的春麦,已冒出嫩绿的芽。

赢欣收到王翦送来的“呼伦贝尔第一束新麦”时,正陪着赢泽在阿房宫看工匠铺琉璃瓦。

小家伙抓着麦叶,往嬴政手里递:“爷爷,麦!长!”嬴政接过麦叶,放在鼻尖轻嗅,笑着对赢欣道:“你看,老秦的将、新秦的技、百姓的盼,凑在一起,就没有补不了的遗憾。”

呼伦贝尔的风,正吹着大秦的玄鸟旗,带着牧草的清香、马群的嘶鸣、移民的笑声,汇入大秦北拓的长歌。

而章台殿的三位老将,用他们的经验与热血,正将前世华夏“北境无牧仓”的遗憾,一点点酿成今生大秦“牛羊满草原”的盛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