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78章 急推新政:调兵遣将,星火燎原

章台殿的朝会刚散,嬴政便留住赢欣与李斯,案上的《民生五策》还带着墨迹,他指尖在“三月落地”四字上重重一划:“太慢。三月太久,百姓等不起,大秦也等不起。”

李斯躬身:“陛下,各郡官吏生疏,工匠未得法门,急不得……”

“怎么急不得?”嬴政打断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赢欣,“西疆的百姓能用上铁锅、住进砖房,靠的不是等,是有人手把手教。定远有现成的好手,为何不调回来?”

赢欣心头一动:“陛下的意思是……从定远抽调熟手?”

“正是。”嬴政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衣、食、住、行、乐,每样抽一百人——都是在定远干出实绩的,织匠要会染彩布,铁匠要能打铁锅,瓦匠要懂烧砖,车匠要会改牛车,连说书人都得是能讲‘民生故事’的。

让他们回咸阳,配合李斯,分赴各郡,手把手教,一月之内,必须让关中先见成效,三月推遍全国!”

李斯眼睛一亮:“陛下英明!定远的工匠、农妇、驿卒都是实操过的,比文吏空讲章程管用十倍!”

赢欣应声:“臣这就写信给定远,让张良、萧何他们按‘五事’选人,务必是最顶尖的好手——比如染布的王大娘,她染的红布日晒雨淋不褪色;

打铁锅的李老铁,他的锅薄还结实;烧砖的赵窑头,他的砖能抗住雪压……”

“就这么办。”嬴政拍板,“让他们带足家伙——染布的带红花、紫草,打锅的带铸铁模具,烧砖的带黏土样品,车匠带曲辕车图纸。到了各郡,先搭棚子演示,百姓看着好,自然愿意学。”

一、尺素传西:定远点将,星火待发

赢欣的信只用了半日便写就,竹简上的字力透纸背,每一笔都带着急切:

“……陛下欲速推民生五策,需定远助一臂之力。衣、食、住、行、乐,每事选百人,皆要‘手上有活、口中能讲’:

- 衣:选染匠五十(会调五色)、织匠五十(能织木棉布),带染缸、染料、织机样品;

- 食:选铁匠五十(善打铁锅)、厨娘三十(会炒百菜)、煤工二十(懂采煤烧火),带铁锅模具、菜谱、煤样;

- 住:选瓦匠五十(会烧砖)、木匠五十(能盖暖炕),带砖窑图纸、黏土配方、炕灶模型;

- 行:选车匠五十(改牛车)、驿卒五十(懂驿栈调度),带车轮铁圈、曲辕车零件、驿栈章程;

- 乐:选说书人三十(讲民生故事)、杂耍艺人三十(能聚人气)、茶社掌柜四十(会办茶社),带话本、道具、茶社规矩。

三日内集齐,由英布派五百兵护送,星夜赴咸阳。切记:这些人是大秦的‘火种’,既要带技艺,更要带定远的‘实劲’——教不会百姓,就别回来见我。”

信送抵定远时,张良正在润疆城查收新麦,萧何刚算完商税账,赢侈在天驷城驯马,胡亥正带着菜鸟营修驿道。众人拆开竹简,一看内容,当即停下手头事,分头选人。

染布坊里,王大娘正教西域妇人染紫布,听说要调去咸阳,当即把最得意的两个徒弟带上:“咱的紫草染法,要让关中的姑娘都穿上紫罗裙!”

巧成城的铁匠铺,李老铁抡着锤子打铁锅,火星溅在“选上”的木牌上,他摸了摸刚打好的锅沿:“这锅要让咸阳的百姓知道,咱西疆的铁,比关东的硬!”

烧砖窑的赵窑头更实在,让人装了半车黏土样品、十块成品砖,还把窑工里最会“讲门道”的老张带上:“得让他们知道,烧砖不是瞎烧,黏土掺三成沙,火侯到了才结实。”

三日后,五百名“好手”在定远城外集结,背着工具、样品、图纸,脸上带着自豪——能被调去咸阳“传艺”,是比立军功还荣耀的事。

英布点齐五百护兵,亲自带队:“咱定远的人,出去就得给公子长脸!到了各郡,教不会人,我第一个不饶!”

二、星火入秦:手把手教,旬月见效

护送队抵达咸阳时,李斯已在城外搭好了“传艺棚”,按“衣食住行乐”分五区,各区插着玄鸟旗,旗上写着“定远传艺”四个大字。

“衣”区最热闹。王大娘支起染缸,先用红花煮水,再放麻布,搅了三搅,原本灰白的布就变成了胭脂红。围观的咸阳妇人惊呼:“这比西域的红花染得还亮!”

王大娘笑着教:“煮花时放半勺盐,色就牢了,晒三个月都不掉!”她带的织匠则演示木棉布纺织,“这布比麻布软,做小娃的衣裳不磨皮肤,一尺布才五钱!”

“食”区的铁锅最抢手。李老铁支起熔炉,半炷香就打出一口薄铁锅,对着阳光照:“你看这锅壁,匀得很,炒菜不糊,还省柴!”

旁边的厨娘王二妞用新锅炒青菜,“刺啦”一声,香气漫出半里地,围观者抢着要尝,王二妞边炒边讲:“火要旺,菜要快翻,这样才脆……”煤工老张则在旁演示烧煤:“这黑石炭比柴耐烧,一筐能顶三筐柴,炖肉半天不用添火!”

“住”区的赵窑头更绝。他让人取来咸阳的黏土,按“三成沙、七成土”的比例拌匀,塞进砖模,半天就烧出了砖。

他拿起砖往地上一摔,砖没碎,只掉了点渣:“你看,这样的砖盖房,雪压不塌,雨淋不透!”木匠则在旁搭暖炕,“灶门连炕洞,烧饭时炕就热了,冬天不用盖厚被,还不呛烟!”

“行”区的车匠们正改牛车。他们给车轮包上铁圈,车辕换成曲木,拉着半车粟米演示:“你看,以前的直辕车转弯要抬,这曲辕车,牛轻轻一拐就成,还能多装两石粮!”

驿卒们则教郡县设驿栈:“五十里一个,备足草料水井,车马坏了有工匠修,比以前快一倍!”

“乐”区的说书人最会聚拢人气。他站在戏台上讲“张小三开荒”:“那小子用曲辕犁,一天耕五亩地,娶了西域媳妇,生了娃,还得了赏……”听书的百姓跟着笑,

有人当场就问:“俺也能去西疆开荒不?”杂耍艺人则边翻跟头边喊:“学好本事,日子就像翻跟头——节节高!”

三、旬月之间:关中变样,星火燎原

不过一月,关中已见大变。

咸阳的市集上,妇人多穿彩布衣裳,红的、紫的、黄的,像开了片花田;百姓家的灶台多了铁锅,炒菜的香气取代了陶罐煮菜的寡味;

城郊开始盖砖房,暖炕成了新嫁娘的陪嫁;驰道上的牛车多了铁圈、曲辕,跑得又稳又快;茶社里的说书人讲着“定远故事”,听客满座,笑声不断。

李斯带着赢欣巡查时,见一个老农正用新铁锅炖肉,边炖边对邻居说:“这锅是定远来的李老铁教打的,比陶罐省柴,肉还香!”邻居则炫耀身上的紫布袄:“王大娘染的,洗了五遍都没掉色!”

嬴政闻讯,微服出巡,见咸阳城外的砖窑排起长队,车匠铺里改好的牛车供不应求,染坊的红花卖到脱销,

不由对赢欣道:“你说的‘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果然比章程管用。这些定远来的‘火种’,比十万兵还顶用。”

赢欣道:“他们不是火种,是‘酵母’——把定远的法子揉进各郡的面团里,自然发得快。”

此时,第二批定远传艺队已出发,分赴关东、楚地、北境。赵窑头的徒弟在楚地教烧砖,王大娘的女儿在齐地教染布,李老铁的儿子在北境教打铁锅。

他们带的不只是技艺,还有那句在定远常说的话:“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赢欣站在咸阳城头,望着西去的传艺队,忽然想起定远的炊烟。那里的人还在烧砖、织布、打锅,而他们的手艺,正顺着驰道,漫过关中,漫过关东,漫过楚地,

漫成一片属于大秦的烟火——热的,香的,亮的,带着无数百姓对好日子的盼头,烧得旺旺的,永不熄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