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亚裔给艾伦的印象都是比较温顺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族群,甚至有些时候在美国的文化氛围里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虚伪的,不真诚的。
徐达一开始给艾伦展现出来的感觉就是传统的亚裔族裔应该有的刻板印象,但随着她的主动进攻,直接打开了徐达的另一面,真实且极具进攻性的一面。
艾伦底子里其实是一个十分傲慢的人,只不过作为知名主持人,她一直用表面的亲和掩盖着自己的傲慢。
但在跟徐达的交手过程中,她也开始把自己的底色露了出来。两人直接把《艾伦秀》的后半段变成了辩论场,不过是艾伦一直想要把自己的主张灌输给徐达,想要徐达认可,哪怕是表面上认可都行。
可徐达对艾伦又没有什么滤镜,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都无动于衷,而且徐达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厚,在很多问题上直接抬出事实来进行回应。
当然,艾伦虽然展现出了她的傲慢,但言语上依旧保持着克制,徐达也相应地保持着自己应该有的涵养。
因此两人之间的交手更像是辩论而不是在吵架。
其实艾伦也是上头了,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么多人中,徐达是唯一一个华裔。相较于大部分韩裔对于美国人的唯唯诺诺,华裔人士虽然也有无下限跪舔美国人的,但也有很多人根本就不吃美国人高高在上这一套。
再加上徐达幼时就被灌输过实践才是检验事实的唯一这一真理,艾伦那些虚构出来的牌根本就不可能说服极其务实的徐达。
艾伦的傲慢主要体现在,她想要给防弹少年团乃至整个日韩的偶像组合都打上一个标签,说这些组合的都是在捡美国玩剩下的东西,防弹少年团在美国的爆火只是类似于funk音乐在音乐圈的复辟。
虽然艾伦的用词很谨慎,也没有涉及到徐达个人的音乐,但如果真的被她打上了这个标签,并随着《艾伦秀》传播出去,那么给防弹少年团带来影响将是巨大的。
南韩的练习生制度源于日本杰尼斯事务所,而杰尼斯事务所的创始人在接受到命令后搬到日本的。
所以艾伦说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任何错误,南韩这边实际上也认可这套制度源自于美国的说法。
防弹少年团的初期其实也是从这套体系里出来的,但大黑作为一家小公司,其实并没有享受到这套体系的红利,相反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三大娱乐公司脚下的又一具尸骨。
因此防弹少年团出道时的不利其实是注定的。
对于南韩的其他团体,被打上这么个标签其实没什么所谓,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是娱乐工业体系下的标准化商品,就连BIG BANG这种主张自由的团体本质上还是没有逃离出南韩现在的框架。
但防弹少年团不行,因为他们正在开拓的是一条通过音乐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路线,防弹少年团在徐达的引导下已经不再追求某一种固定的风格,或者说防弹少年现在的音乐核心根本不在于音乐风格,而是‘真实、成长、共鸣’的价值观内核。
这个内核让他们在作品中利用各种风格进行社会议题思考,探索外界与本我的思辨,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大众进行无障碍的情感沟通。
当你被重新归纳进南韩工业化体系下打造的商品后,哪怕你是这一批商品的皇冠明珠,那也是商品。
既然是商品,又怎么会有独立的音乐人格?又谈什么艺术审美,又有谁会跟一件商品进行情感上的共鸣。
徐达在阐述自己理念的过程中,**公司作为把娱乐工业化做到极致的典范, 难以避免被徐达拉出来作为‘反面’例子。
火力全开的徐达直接让拿身边的这些人作为例子,与防弹少年团进行对比,然后现在在他的手上又产生了何种变化。
徐达对于身边人的引导并不是以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的,对于防弹少年团的内部,他总是鼓励成员们进行思考,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真实情感投放到音乐作品上去。
防弹团的弟弟们其实已经摸到了这音乐叙事的核心,只是在认知上还是有些迷糊。但很快就从徐达在阐述过程中表达出来的观点进行了认证,幡然醒悟后看向大哥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另一方面,被徐达作为反面例子的**艺人以及前**艺人所受到的冲击其实比防弹少年团更加大。
特别是F(x)的郑秀晶和刘逸云。
她们组合和SHINEE一直都是南韩实验团的标杆,她们一直以来也暗暗地以这个标签为荣。但今天在徐达的口中她们才发现,原来她们所谓的实验一直流于表象,而她们这五个人反而是商品化最严重的女团成员。
她们诠释音乐的能力的确出类拔萃,但往往因为**公司早就设定好的框架,只能在限制好的玻璃房内起舞,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真正的音乐自由。
她们两个此时看向徐达的眼神也充满了敬意,徐达只出道了两年之久,但是不论是视野、格局乃至思考的深度都远超常人,甚至在她们看来,她们曾经的老板、kpop教父都比不上现在的徐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