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综影视:女配逆袭记 > 第25章 登基,

综影视:女配逆袭记 第25章 登基,

作者:懿安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47:06

---------------------------------------

皇佑三年的初冬,东宫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啼,打破了宫廷的沉寂。

太子妃韩氏历经一日一夜的艰辛,终于为皇室诞下了嫡皇孙。

消息传来,赵祯与林清霜大喜过望,亲自前往东宫探望。

看着襁褓中那红润健康、眉眼间已有乃父之风的小小婴孩,帝后二人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与欣慰。

王朝后继有人,社稷稳固,这是天大的喜事。

赵祯当场为皇孙赐名“赵晅”,取日光初升、光明希冀之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或许是多年操劳国事耗尽心力,或许是晚年得孙大喜大悲冲击。

就在皇孙晅儿满月后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竟击倒了看似康健的赵祯。

病情来势汹汹,迅速恶化,太医院束手无策。

皇佑四年元月,一个雪花纷飞的深夜,在位近三十载的宋仁宗赵祯,于福宁殿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遗诏传位于太子赵瑾,命皇后林氏为皇太后,辅佐新君。

举国哀恸。汴京城素缟漫天,哭声震地。年轻的太子赵瑾跪在父皇灵前,悲痛欲绝,却不得不强忍哀思,接过那沉甸甸的传国玉玺。

林清霜一身缟素,容颜憔悴,却依旧挺直脊背,主持大局,安抚后宫,稳定朝臣,将丧仪办理得一丝不苟,展现了母仪天下二十载的沉稳与威仪。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赵瑾于灵前即位,改元“元兴”,是为宋英宗。

尊生母林清霜为明懿皇太后,居慈宁宫。

---------------------------------------

新帝登基,首要之事便是为先帝守孝,以日代月,服丧二十七日,但真正的哀思与守制,将持续三年。

这三年内,禁宴乐婚嫁,朝廷亦将放缓步伐,一切以稳定为主。

新帝赵瑾,年方二十,却已在先帝身边听政历练多年,沉稳果决,极有主见。

守孝期间,他虽深居简出,却并未停止思考国政。

他深知父皇晚年虽仁厚,却也因仁厚而姑息了许多朝政积弊,如冗官、冗兵、冗费之三冗问题,以及文武失衡、边患频仍等。

他在心中默默筹划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只待孝期一过,便要雷厉风行地施行。

三年国孝期,在庄重与压抑中缓缓流逝。

元兴三年秋,孝期已满。

压抑已久的汴京城仿佛瞬间恢复了生机。

而宫中第一桩大喜事,便是为已十九岁的永嘉长公主赵墨韵筹备婚礼。

这三年来,赵墨韵与苏轼的爱情并未因身份差异和守孝而熄灭,反而在鸿雁传书和偶尔“偶遇”的眼神交流中愈发深厚。

苏轼以其卓绝的才华和真挚的情感,早已打动了大后和皇帝。

孝期一满,赵瑾便亲自下旨,为妹妹与苏轼赐婚,成就这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婚礼并未极尽奢华,却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浪漫与情趣。

没有将公主拘于深宅大院,皇帝和太后给予了这对新人极大的自由。

婚后不久,苏轼外放杭州通判,赵墨韵便毅然随行。

夫妻二人离开了京城的繁华与束缚,如同挣脱牢笼的比翼鸟,开始了携手游历大宋锦绣河山的旅程。

西湖泛舟,赤壁怀古,密州出猎……苏轼的才情在山水间愈发澎湃,写出了无数流传千古的瑰丽诗词,而每一首背后,几乎都有墨韵的身影。

她不再是深宫的金丝雀,而是他灵感的缪斯和旅途的知己,二人琴瑟和鸣,恩爱甚笃,成了大宋开国以来最为传奇的一对皇室夫妻。

林太后在京中收到女儿寄回的一封封描绘各地风土人情的家书和苏轼的新词,虽牵挂,却更多是欣慰与骄傲。

---------------------------------------

与此同时,皇帝赵瑾蛰伏三年的改革利剑,终于出鞘。

他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大力裁撤元官冗员,对勋贵子弟恩荫入仕严加限制,推行考课法,以政绩实效作为官员升迁的唯一标准,一时间,朝野风气为之一清。

他提高武官地位,大力提拔有真才实学的将领,加强边防,更新军备。他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

当沉寂数年的辽国与西夏见新帝年轻,再次联手犯边,试图试探时,等待他们的是早已磨砺锋锐的大宋铁骑。

赵瑾御驾亲征,指挥若定,宋军士气高昂,在林清轩等一批悍将的带领下,连战连捷,不仅将来犯之敌彻底击溃,更是乘胜追击,一举将辽国西夏侵占多年的国土尽数收复!

捷报传回,举国沸腾,赵瑾的威望达到顶峰,彻底坐稳了皇位,也用实际行动狠狠回击了那些最初质疑他年轻的保守派。

在内政上,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商贸。

他重视教育,扩大太学规模,推广州县学,使得寒门子弟有更多出头之日。

他任用范仲淹、欧阳修(假设时间线调整或类似能臣)、苏轼等一大批有识之士,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明气象。

而他与太后林清霜的关系,更是母慈子孝的典范。

他每日必至慈宁宫请安,遇有重大国事,常征询母亲意见,虽最终乾纲独断,却给予了母亲极大的尊荣和体面。

林清霜则安心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从不干涉朝政,只在皇帝偶尔困惑时,以母亲的身份温言开解,点拨一二,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执行得恰到好处,却又无处不在 巧妙地施加着有益的影响。

对于远游的妹妹墨韵,赵瑾也时常牵挂,赏赐丰厚,确保她在外一切安好。

元兴年间,在赵瑾的治理下,大宋一扫仁宗晚年的沉暮之气,国力蒸蒸日上,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开启了一个被称为“元兴中兴”的辉煌时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