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 > 第63章 备战蜂群战术

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 第63章 备战蜂群战术

作者:一剑破楼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7 05:46:32

水晶球的光芒如同液态黄金般流淌在吴风全身,共生装甲的外壳突然变得透明,暴露出内部如同血脉般交织的能量回路。吴风感觉有亿万根烧红的钢针正顺着脊椎刺入大脑,眼前炸开一片刺目的白光。

\"基因序列匹配度92.7%!\"林夏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失真扭曲,\"吴风你体内有上古守望者的基因标记!\"

剧痛中,吴风看到装甲显示屏上疯狂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凝固,化作一片他从未见过的星空投影。十二个闪耀着紫光的几何体悬浮在宇宙中,构成一个完美的正二十面体结构。当他想看得更清楚时,那些几何体突然全部转向他,每个切面上都睁开一只金色的眼睛。

\"终于等到你了,继承者。\"一个带着金属质感的声音直接在他脑颅**鸣。吴风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抬起,装甲指尖迸发出的不是惯常的蓝色能量束,而是与水晶球相同的金色流光。

舰桥内的警报器突然集体爆响。李三面前的星图上,代表冰骸星团的区域正在扭曲变形。\"空间曲率正在坍缩!\"主控AI的电子音里罕见地带上颤音,\"检测到十一维空间波动,这不符合现有物理定律!\"

水晶球表面浮现出与灵草完全一致的符文,那些符号像活物般爬上吴风的装甲。王尘突然扑到控制台前:\"舰长!吴风的生命体征正在和遗迹同步波动\"

吴风此时已经听不见队友的呼喊。他的视野分裂成无数碎片:一会儿看见自己站在舰桥;一会儿又悬浮在某个巨大环形建筑中央,四周站满穿着晶体铠甲的人形生物;最可怕的是某个视角里,他正用能量剑刺穿创世神99号的驾驶舱,可舱内坐着的分明是穿着星盟制服的李三。

\"这是...记忆回溯?\"吴风挣扎着想要保持清醒,却发现装甲的神经接驳系统已经反向运行——不是他在操控装甲,而是装甲在重塑他的神经网络。头盔内部显示屏上,代表着装甲吞噬率的数字正在疯狂上涨:150%...300%...700%...

遗迹地面突然浮现出立体的星图,其中某个暗淡的星系被特别标注。林夏突然倒吸冷气:\"那是开普勒β-319!上个月侦察舰在那里发现过同样的灵草群落!\"

此时吴风的共生装甲开始发生恐怖变化。背部装甲板如同生物般蠕动隆起,生长出六对水晶质感的翼状结构。王猛的扫描仪显示这些\"翅膀\"正在吸收遗迹散发的暗物质辐射,将其转化为某种超越现有科技体系的能量。

\"快切断他的神经连接!\"李三拔出手枪瞄准吴风装甲的能源枢纽,却发现扳机根本无法扣动——某种力场凝固了整片区域的时间。只有吴风还能移动,他缓缓转身,面甲下透出的不再是人类的眼睛,而是两团燃烧的金色火焰。

水晶球突然炸裂,迸发的能量将所有人掀翻。等李三爬起来时,看见吴风跪在雕像前,装甲表面的异变正在缓慢消退。但当他扶起同伴时,发现吴风的后颈处多了一个与灵草符文完全相同的烙印,正散发着微弱的金光。

\"它选择了我...\"吴风的声音里混着陌生的回声,\"守望者把对抗创世神的钥匙...藏在我们dNA里...\"

舰体外突然传来剧烈震动。监控画面显示三艘创世神系统的歼星舰正突破星云,它们的外形与寻常型号截然不同,装甲上刻满了反向的灵草符文。主炮充能时产生的空间涟漪中,隐约可见同样的金色眼睛图案。

\"原来如此。\"李三看着扫描仪上新出现的能量读数,突然明白了什么,\"那些灵草不是植物,是守望者文明的量子记忆体!符文是他们的编程语言!\"

当第一道反物质炮火击中遗迹防护罩时,吴风机甲的翅膀突然完全展开。所有人都看到,那些透明翼膜上流动的,正是构成灵草符文的能量脉络...

星元372年,破碎星带的“钢铁之躯”战士训练营中,猩红星尘透过穹顶观测窗,在金属地面投下斑驳光影。李三半跪在训练舱内,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透了紧贴身躯的作战服——他刚完成第17次“神经元过载试炼”,这是突破20阶神经元战士的最后一道关卡。当最后一缕精神力与体内神经元核心完成共振时,训练舱突然亮起淡金色光柱,系统提示音如惊雷般在耳畔炸响:“检测到神经元战士李三完成阶跃,当前等级:20阶,解锁专属辅助技能——‘造物共生’。”

李三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在星际战士体系中,15阶已是绝大多数人毕生的天花板,18阶能执掌一方军团,20阶更是传说中的存在——整个星盟已知的20阶神经元战士不足十人,而他们的专属辅助技能,每一个都足以改写星际战力格局。他迫不及待地调出神经交互面板,“造物共生”的介绍清晰浮现:“主动触发,单次造物行为将额外生成同等规格产物,冷却时间0.1星时,无资源消耗增幅,技能生效范围覆盖精神力可操控的所有锻造\/建造设备。”

“无资源消耗增幅……”李三反复咀嚼这几个字,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腔。星际时代的造物核心瓶颈从不是技术,而是资源——一艘3000米级的超级战舰,需要消耗的星髓合金够武装三个常规舰队,更别提稀有元素“暗物质结晶”的获取难度。而“造物共生”意味着,只要他能凑齐造一艘战舰的材料,借助神经元战士对设备的精准操控,就能得到两艘。这不是简单的“买一送一”,而是直接将资源利用率翻了一倍,更是对他20阶神经元控制力的极致印证。

为了验证技能的真实性,李三立刻前往训练营附属的锻造中心。他此前为“葬神星”级超级战舰囤积了半年材料——3000吨星髓合金、500块暗物质结晶、1200米超导电缆,这些资源足够让三个中等文明倾家荡产。当他将材料清单输入锻造系统,以20阶神经元战士的精神力锁定所有锻造炉核心,点击“启动”按钮的瞬间,“造物共生”技能自动触发,锻造炉的能量指示灯从红色跃变为金色,炉体周围因精神力共振浮现出扭曲的空间涟漪。

七个小时后,锻造舱的舱门缓缓打开,两道庞大的阴影映入眼帘。两艘一模一样的“葬神星”级超级战舰静静停在舱内,银灰色的舰体上,能量纹路如星河般流转,舰首的“葬神”二字泛着冷冽的寒光。李三登上其中一艘,指尖贴在舰壁上,20阶神经元的感知瞬间覆盖整艘战舰——从主炮的能量传导线路到护盾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复刻,甚至连舰体内部最细微的金属应力值都分毫不差。系统提示同步弹出:“葬神星一号、葬神星二号锻造完成,规格:3000米级,武装系统:12门反物质主炮,80门近防炮,搭载暗物质护盾,最大航速3倍光速,神经元操控适配率100%。”

“是真的……”李三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作为神经元战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操控适配率100%”意味着什么——这两艘战舰能完全响应他的精神指令,作战时的反应速度比常规战舰快3倍。这一刻,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中握住的,是改变星际格局的钥匙——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材料,凭借20阶神经元的操控力与“造物共生”技能,他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无人能敌的舰队。

验证完超级战舰的锻造效果,李三将目光投向了中型舰艇。相比于“葬神星”级的高成本,中型舰艇“掠星”级的材料需求更低,更适合大规模锻造,也更能体现20阶神经元战士对批量设备的操控能力。他调出库存,发现还剩1500吨星髓合金、800块普通能量结晶,这些材料刚好能造1000艘“掠星”级中型舰艇——这种舰艇虽没有超级战舰的破坏力,但胜在灵活,适合护航、巡逻,在星际贸易航线中需求量极大。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启动批量锻造程序。考虑到“造物共生”的冷却时间仅0.1星时,且需要以精神力逐次锁定锻造炉,他将1000艘的锻造任务拆分为1000次单次锻造。20阶神经元的精神力如同精密的丝线,每一次触发技能后,只需0.1星时的短暂休整,就能再次锁定下一台锻造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涩。锻造舱内的能量指示灯不断闪烁,一艘艘“掠星”级舰艇从锻造炉中驶出,每一次都伴随着另一艘相同舰艇的同步生成,宛如一场由精神力指挥的造物交响乐。

三天三夜后,李三揉了揉因持续精神力输出而酸涩的太阳穴,调出锻造记录:1000次锻造,共生成2000艘“掠星”级中型舰艇。这些舰艇整齐地停放在空间站的停泊区,密密麻麻的舰体延伸到视线尽头,银色的舰群在星尘的映衬下,宛如一片小型星海。他没有打算保留这些中型舰艇——对他而言,当前的核心目标是打造更多“葬神星”级超级战舰,而这些中型舰艇,正是换取材料的最佳筹码。更重要的是,这场批量锻造让他彻底掌握了“造物共生”与神经元操控的配合节奏,下一次锻造超级战舰时,效率还能再提升20%。

星际交易平台“星盟商城”的实时行情显示,“掠星”级中型舰艇的单价稳定在500万星币,且供不应求。李三直接挂出“2000艘打包出售,单价480万星币”的订单,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4%,足以吸引所有需要补充舰队的势力。订单刚挂出十分钟,系统就提示有买家下单——下单的是“黑石商会”,星盟内最大的贸易组织之一,以资金雄厚着称。

“黑石商会愿意以单价480万星币收购2000艘‘掠星’级舰艇,合计96亿星币,是否接受?”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李三毫不犹豫地点击“确认”。半小时后,96亿星币转入他的账户,同时,黑石商会的运输舰队已抵达“钢铁之躯”训练营的停泊港,开始接收舰艇。看着账户里飙升的星币数额,李三嘴角扬起笑容——有了这笔资金,他能收购更多锻造“葬神星”级战舰的稀有材料,而20阶神经元战士的身份,也让材料供应商不敢轻易抬价或拖延交付。

他立刻联系了自己长期合作的材料供应商“星核矿业”,对方得知他需要大量暗物质结晶和星髓合金,给出了优惠价:暗物质结晶单价120万星币\/块,星髓合金1500星币\/吨。李三直接订购了1200块暗物质结晶、吨星髓合金,加上超导电缆等辅助材料,总花费84亿星币。“星核矿业”的负责人在通讯里反复确认:“李三,您确定要这么多?这些材料足够造四艘‘葬神星’级战舰了,而且暗物质结晶的提纯需要额外时间……”

“没错,就是四艘,”李三笑着回答,语气中带着20阶神经元战士的自信,“提纯速度可以加快——我可以派精神力辅助机器人协助你们,保证三天内完成所有材料的准备。”对方听到“精神力辅助机器人”,立刻应下:“有您的机器人协助,三天内一定交付!”他们清楚,20阶神经元战士操控的辅助机器人,能将提纯效率提升至少3倍,这是普通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

两天后,星核矿业的运输船队提前抵达,大量的材料被送入“钢铁之躯”训练营的仓库。看着堆积如山的星髓合金和暗物质结晶,李三深吸一口气,再次启动了锻造舱——这一次,他要打造的,是四艘“葬神星”级超级战舰,而根据“造物共生”的效果,凭借20阶神经元的精准操控,最终他将得到八艘。

锻造四艘“葬神星”级超级战舰,比锻造中型舰艇复杂得多。每一艘战舰都需要精准控制锻造炉的温度、压力,尤其是暗物质结晶的融入,必须在K的高温下完成,误差不能超过0.1K,否则会导致整个舰体的能量系统瘫痪。作为20阶神经元战士,李三的优势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需要依赖仪器的数值反馈,只需将精神力渗入锻造炉,就能实时感知每一块材料的状态,如同操控自己的肢体般调整参数。

“造物共生”技能在每次锻造开始时自动触发,李三的精神力同时锁定两台锻造炉,让它们同步运行。第一艘战舰锻造到一半时,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暗物质结晶能量波动异常,是否暂停锻造?”李三心中一紧,精神力瞬间聚焦到那块异常的结晶上——他能清晰感知到,结晶内部有一丝细微的杂质,导致能量传导出现滞涩。他没有暂停,而是通过神经元交互系统,手动调整了锻造炉的能量输出曲线,将那一块结晶的融合时间延长了10分钟,同时用精神力包裹杂质,引导其随废气排出——这是只有20阶神经元战士才能做到的精准操控,普通锻造师根本无法察觉如此细微的问题,更别提解决。

十个星时后,第一艘“葬神星”级战舰锻造完成,紧随其后的是第二艘——技能触发成功。李三登上新造的战舰,将精神力接入战舰的控制系统,瞬间完成适配。他测试了主炮的能量输出,发现暗物质结晶的融合完美无缺,甚至比之前的“葬神星一号”还高了2%——这是精神力精准调控带来的意外收获。他松了口气,继续投入后续的锻造工作。

接下来的三天,李三几乎没有离开过锻造舱,饿了就吃高能量营养剂,困了就在精神力轻度休眠状态下眯一会儿。每一艘战舰的锻造都像是一场精密的手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艘“葬神星”级战舰都是战略级武器,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在战场上导致致命后果,而作为20阶神经元战士,他对“完美”的要求远高于普通锻造者。当第四艘战舰的锻造进入尾声时,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力依旧稳定——20阶的神经元核心让他拥有远超常人的耐力。

“葬神星三号、四号锻造完成……”

“葬神星五号、六号锻造完成……”

“葬神星七号、八号锻造完成……”

系统提示音一次次响起,当最后一艘战舰的舱门打开时,李三再也支撑不住,瘫坐在控制台前,但脸上却满是成就感。他调出舰队清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葬神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共八艘3000米级超级战舰。加上最初锻造的“葬神星一号”,他手中已经拥有了九艘“葬神星”级超级战舰——更重要的是,这九艘战舰都与他的神经元核心完成了100%适配,他能同时操控所有战舰,形成无缝协同的战斗体系,这是任何常规舰队都无法做到的优势。

李三走到训练营的观测台,看着停泊区内的九艘巨舰。它们并排停放,舰体的阴影覆盖了大半个停泊区,反物质主炮的炮口对着星空,仿佛随时能撕裂宇宙。他将精神力缓缓延伸,同时连接九艘战舰的控制系统——瞬间,九艘战舰的能量指示灯同时闪烁,护盾发生器同步启动,形成一片覆盖整个停泊区的暗物质护盾。这种多舰协同的操控,即使是19阶神经元战士也只能做到三艘,而他凭借20阶的精神力与“造物共生”带来的舰队规模,实现了质的突破。

此时,星际通讯器突然响起,是星盟总部发来的通讯请求。李三接通通讯,屏幕上出现星盟议长的身影。议长看着他,语气带着一丝敬畏:“李战士,星盟监测到‘钢铁之躯’训练营出现九艘‘葬神星’级超级战舰,且所有战舰都有高强度的神经元信号波动,请问这是您的手笔?”

李三点点头,平静地回答:“没错,是我近期锻造的,所有战舰都已完成神经元适配,可随时投入战斗。”

议长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李战士,星盟希望能与您合作。您知道,近期‘域外虫族’在边境活动频繁,已经突破了三道防线,您的葬神舰队,或许能成为守护星盟的关键——尤其是您作为20阶神经元战士,能操控舰队实现无缝协同,这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战力。”

李三看着屏幕上的议长,又望向观测台外的九艘巨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战士,而是手握特殊舰队、能以神经元操控改写战场规则的存在。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合作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星盟需要为我提供足够的锻造材料,同时开放所有军事锻造技术的数据库,我会打造更多的葬神战舰,守护星盟的边境。另外,我需要一支专属的材料运输队,由我的神经元辅助机器人负责安保,确保材料供应不中断。”

议长立刻点头:“没问题!星盟愿意倾尽所有资源,支持您的舰队建设!军事技术数据库马上对您开放,运输队明天就能出发!”他清楚,20阶神经元战士的要求并不过分,相比于葬神舰队能带来的战力,这些投入微不足道。

通讯挂断后,李三再次看向停泊区的九艘巨舰。星尘在舰体周围流转,阳光透过观测台的舷窗,在舰身上洒下金色的光芒。他将精神力再次接入舰队,九艘战舰的主炮同时抬起,对准星空某处虚空——没有任何目标,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与星盟达成合作后,李三并没有立刻投入新的锻造工作,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构建稳定的材料供应体系。“造物共生”技能虽能让资源利用率翻倍,但前提是有足够的材料输入——如果材料供应中断,再强大的神经元操控力也无从发挥。他清楚,要维持葬神舰队的扩张,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材料帝国,而20阶神经元战士的身份,正是他掌控资源的最大底气。

首先,他将目光投向了星核矿业。此前的合作中,星核矿业展现出了强大的资源开采能力,但作为星盟老牌矿业公司,其内部流程繁琐,决策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偏远矿区的安保力量薄弱,经常遭到海盗袭击,导致材料交付延迟。李三直接提出收购方案——以50亿星币收购星核矿业30%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并要求重组管理层,将开采、运输、加工的流程优化,同时由他派遣神经元辅助机器人负责所有矿区的安保。

星核矿业的董事会起初犹豫不决,他们担心失去公司控制权。但当李三展示了葬神舰队的实战模拟数据——九艘战舰在他的神经元操控下,能在十分钟内摧毁一支常规海盗舰队,且暗物质护盾能抵御超新星爆发的冲击——董事会立刻同意了收购方案。他们清楚,与20阶神经元战士合作,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订单,还能借助神经元辅助机器人的安保能力,开拓更多高风险但资源丰富的矿区,这是公司发展的绝佳机会。

成为星核矿业最大股东后,李三立刻启动改革。他将原本分散的采矿基地整合为三大区域——“赤铁矿带”负责星髓合金开采,“暗物质星云”专注暗物质结晶挖掘,“超导星”专门生产超导电缆。每个区域都配备了100台神经元辅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与他的精神力远程连接,实时反馈矿区情况,一旦遭遇海盗袭击,能在0.5星时内召唤附近的葬神战舰支援。同时,他引入了神经元操控的自动化开采设备,将采矿效率提升了3倍——普通设备需要人工调整参数,而他的精神力能直接优化开采流程,甚至预判矿脉的分布,材料交付周期从原本的一周缩短到两天。

解决了基础材料的供应问题,李三又将目标转向了稀有元素的获取。“葬神星”级超级战舰的升级版本需要一种名为“星界水晶”的稀有元素,这种元素只存在于“黑洞边缘”的小行星带中,开采难度极大——黑洞的引力场会扭曲空间,普通采矿船根本无法靠近,甚至会被引力撕裂,更别提精准开采水晶。

李三亲自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黑洞边缘开采的采矿船——“噬星者”级采矿船。这款采矿船采用了暗物质护盾的改良版本,能抵御黑洞的引力扭曲,同时配备了由神经元操控的高频激光钻头,能在小行星上快速开凿矿洞,且钻头的角度、力度能通过他的精神力实时调整,避免破坏星界水晶。他启动“造物共生”技能,以20阶神经元的精准操控,一次性锻造了20艘“噬星者”级采矿船——原本只需10艘的材料,在技能加持下直接翻倍,且每一艘采矿船的核心部件都与他的精神力完成了适配,能实时接收他的操控指令。

出发前,李三特意挑选了“葬神星三号”和“葬神星七号”两艘战舰护航。他将精神力同时接入20艘采矿船与2艘战舰的控制系统,形成一个庞大的精神力网络——采矿船负责开采,战舰负责警戒,所有单位的行动如同一个整体。当舰队抵达“卡戎小行星带”时,黑洞的引力场已经开始扭曲周围的星光,普通探测器的信号在这里会出现严重延迟,但李三的精神力却能穿透引力干扰,清晰感知到每一颗小行星内部的星界水晶分布。

“所有采矿船注意,按精神力标记的坐标开采,钻头功率保持在70%,避免触发小行星内部的应力爆炸。”李三的指令通过精神力网络直接传达到每一艘采矿船的操控核心。20艘采矿船同时启动钻头,激光束精准地落在小行星表面,没有产生一丝多余的碎屑。仅仅两个星时,第一块淡紫色的星界水晶就被开采出来,水晶内部流转的空间能量,通过精神力反馈让李三清晰感知到——这种能量正是提升战舰性能的关键。

半个月后,首批500块星界水晶顺利运回“钢铁之躯”训练营。李三立刻将一块星界水晶融入“葬神星九号”的能量核心,启动神经元操控进行测试——主炮的能量输出瞬间提升50%,暗物质护盾的防御强度翻了一倍,就连战舰的跃迁速度都突破了4倍光速。更重要的是,星界水晶能强化精神力传导,他现在能同时操控12艘战舰而不出现精神力过载,这意味着葬神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开采环节,李三还注重材料加工技术的升级。他在训练营内建立了“神经元材料实验室”,聘请星盟顶尖的材料学家,共同研究如何通过精神力优化材料性能。在一次实验中,他们发现将星髓合金与星界水晶按9:1的比例融合,再以20阶神经元的精神力进行“分子重组”,能制造出一种全新的合金——“星髓水晶合金”。这种合金的强度是普通星髓合金的3倍,重量却减轻20%,且能更好地传导精神力,让战舰的操控响应速度再提升15%。

李三立刻将“星髓水晶合金”应用到新的战舰锻造中。他启动10台锻造炉,以精神力同时锁定所有设备,触发“造物共生”技能——每投入一份材料,就能得到两艘采用新合金的“葬神星”级战舰。三天后,20艘升级版葬神战舰顺利完工,加上之前的9艘,舰队规模正式突破30艘。当这些战舰在停泊区完成首次协同演练时,星盟军事部派来的观察员彻底震惊了——30艘战舰的主炮齐射误差不超过1米,护盾能形成无缝衔接的防御网,这种精准度是常规舰队永远无法企及的。

阿尔法防线一战后,“钢铁之躯”训练营成了星盟的焦点。李三站在观测台上,看着下方停泊的30艘“葬神星”级超级战舰,眉头却微微皱起——虽然舰队在实战中展现出碾压性优势,但面对“创世神持有者”可能卷土重来的更大规模进攻,仅靠战舰主炮和护盾还不够。“那些持有者能操控空间裂隙、篡改能量法则,常规远程打击很容易被他们化解,”他指尖在神经交互面板上滑动,一个全新的构想逐渐成型,“我们需要更灵活的近战力量,为每艘战舰配备满编机甲,让机甲成为战舰的‘延伸肢体’,既能突袭破防,又能贴身干扰他们的法则操控。”

李三口中的“机甲”,并非星盟常规的重型作战机甲,而是他融合了海盗机甲能力与“造物共生”技能设计的“共生机甲”。这种机甲的核心嵌入了“星界水晶碎片”,能抵御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能量侵蚀,同时与战舰的能量系统深度绑定,通过他的精神力实现毫秒级同步操控。机甲搭载的高频粒子刀经过特殊锻造,刀刃能包裹暗物质能量,可斩断被法则强化的防御屏障;左臂的微型反物质炮则能发射“干扰弹”,暂时紊乱创世神持有者的能量回路。更关键的是,借助“造物共生”技能,锻造机甲的资源利用率能翻倍,原本只能造100架机甲的材料,最终能得到200架,刚好满足30艘战舰的满编需求。

设计方案确定后,李三立刻启动锻造中心的15台机甲专用锻造炉。他将精神力同时接入所有设备,神经交互面板上瞬间浮现出共生机甲的三维模型——机甲高8米,通体采用“星髓水晶合金”打造,银色舰体上点缀着淡紫色的能量纹路,如同流动的星河;背部装有三具反重力推进器,能实现多角度灵活转向;右臂的高频粒子刀长1.5米,刀身布满暗物质能量槽;左臂的微型反物质炮可切换“攻击”“干扰”两种模式;头部的探测仪搭载“法则波动传感器”,能实时捕捉创世神持有者的能量轨迹。“开始锻造,触发‘造物共生’。”李三的指令通过精神力下达,锻造炉内的星髓水晶合金瞬间融化,在高频磁场中塑形,星界水晶碎片则精准嵌入机甲核心,与能量线路完美衔接。

机甲锻造的精度要求远超战舰——每一个关节的传动齿轮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否则会影响近战灵活性;能量线路的铺设必须与神经元信号完全适配,避免被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干扰导致操控延迟。但对20阶神经元战士而言,这并非难题。李三的精神力如同细密的蛛网,包裹着机甲的每一个部件,实时调整锻造参数:当机甲关节塑形时,他通过精神力感知金属应力,将齿轮咬合精度控制在0.005毫米;当嵌入星界水晶碎片时,他精准调控能量注入量,确保碎片与核心的融合度达到100%。当第一架机甲的雏形从锻造炉中移出时,“造物共生”技能的空间涟漪再次浮现,第二架一模一样的机甲同步成型,甚至连齿轮的咬合纹路、能量槽的光泽都分毫不差。

三天三夜后,锻造工作完成。李三调出锻造记录,屏幕上的数字让他嘴角上扬:共锻造“共生机甲”1800架,刚好按照每艘战舰60架的标准配齐。当这些机甲被运送到战舰的机甲舱时,负责战舰维护的工程师彻底震撼了——1800架机甲整齐排列,银色的机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每架机甲的能量指示灯同步闪烁,如同1800颗跳动的星辰;法则波动传感器则微微发亮,仿佛已经锁定了远方的敌人。“启动舰甲协同测试。”李三登上“葬神星一号”,将精神力接入战舰核心,再延伸至机甲舱内的60架机甲。瞬间,60架机甲的推进器同时启动,蓝色的火焰划破机甲舱的黑暗,如同蜂群般从舱门飞出,在战舰周围形成环形防御圈。他心念一动,机甲群立刻变换阵型:20架机甲组成“突击小队”,向远处模拟目标疾驰;20架机甲组成“防御小队”,在战舰周围构建暗物质护盾;20架机甲组成“干扰小队”,发射干扰弹形成能量屏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混乱。

更惊人的是,当李三操控战舰主炮向模拟目标开火时,突击小队的机甲能精准避开弹道,甚至配合主炮调整攻击角度,让反物质光束刚好穿过机甲群的缝隙命中目标;当模拟创世神持有者释放“空间裂隙”时,防御小队的机甲立刻靠拢,高频粒子刀交叉形成“暗物质斩击网”,瞬间切断了裂隙的能量供给。“这不是简单的机甲部队,”工程师忍不住感叹,“这是您精神力的延伸,是能与战舰、法则对抗的‘**武器’。”李三笑着摇头:“它们是‘共生体’——战舰提供能量,机甲执行战术,我的精神力则是纽带。下次再遇到创世神持有者,这些机甲会成为他们法则操控的克星。”

为了应对创世神持有者可能的“群体突袭”,李三还专门设计了“蜂巢战术”——当30艘战舰全体出动时,1800架机甲会从各自的战舰舱飞出,在星空中组成密集的机甲阵列,如同蜂巢中的工蜂般灵活穿梭。每架机甲的法则波动传感器能实时共享数据,一旦有一架机甲捕捉到创世神持有者的能量轨迹,所有机甲都会同步调整站位,形成针对性的战术包围;若某架机甲遭遇法则攻击,周围的机甲会立刻发射干扰弹,紊乱敌方的能量回路,同时用暗物质护盾掩护受损机甲撤离。在后续的模拟演练中,这种战术展现出恐怖的威力——面对10名模拟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突袭”,机甲群仅用5分钟就完成包围,干扰弹精准命中所有持有者的能量核心,迫使他们无法释放大规模法则技能,最终被战舰主炮逐个击破。

“报告首领,”模拟系统的分析员汇报道,“共生机甲的‘蜂巢战术’能完美克制创世神持有者的群体作战。我们的机甲不仅能干扰法则,还能通过精神力协同形成无死角防御,这是星盟此前从未拥有过的战术优势。”李三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盘旋的机甲群——它们在星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如同等待猎物的猎手。他知道,有了共生机甲的加持,葬神舰队终于拥有了对抗创世神持有者的近战底气,不再畏惧他们的法则突袭。

就在葬神舰队完成机甲配备的同时,李三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防御布局——星盟的边境线长达数万光年,仅靠一支舰队巡逻远远不够。创世神持有者能借助法则实现长距离空间跳跃,随时可能突袭任何一个星球,必须建立固定的“法则防御据点”,形成覆盖整个边境的预警与打击网络。经过星盟天文部门与法则研究中心的联合筛选,哈氏二号星球进入了他的视野。这颗星球位于星盟边境的“空间稳定带”,周围没有复杂的星云干扰,能最大限度发挥武器的射程;星球表面平坦,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虽大,但刚好适合建造耐高温、抗干扰的超级武器;更重要的是,哈氏二号的地核蕴含丰富的“法则稳定矿”,能削弱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能量,让他们无法在星球附近随意释放空间裂隙。

李三的计划大胆而宏伟:在哈氏二号星球表面建造超级歼星炮阵列,每隔500公里建造一座歼星炮,让这些炮位遍布整个星球,形成一张覆盖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法则防御网”。这种超级歼星炮并非星盟现有的常规武器,而是他结合“星界水晶”能量特性与“法则稳定矿”设计的升级版——炮管长达1000米,口径500米,炮身采用星髓水晶合金与法则稳定矿的混合材料,能抵御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侵蚀;炮弹为“法则撕裂弹”,内部嵌入星界水晶核心,爆炸时能释放高强度暗物质能量,不仅能摧毁战舰,还能撕裂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屏障,甚至暂时封印他们的能量回路;炮位的能源系统则与哈氏二号的地核相连,借助地核的法则稳定矿能量,实现无限续航。

“这个计划太庞大了,”工程部门的负责人周明博士在通讯中说道,“哈氏二号的表面积超过1.2亿平方公里,每隔500公里建一座歼星炮,至少需要建造5000座。而且每座歼星炮的建造需要1000块星界水晶、5000吨星髓水晶合金,还需要开采地核的法则稳定矿——即使有您的神经元辅助机器人,也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

“三个月足够了。”李三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带着十足的自信,“星核矿业的产能已经提升了3倍,‘噬星者’采矿船每天能开采200块星界水晶;法则稳定矿的开采我会亲自设计专用设备,用精神力操控开采,效率能提升10倍;加上‘造物共生’技能,每投入一份材料就能得到两套炮身部件,建造速度会比预期快一倍。”

当他的登陆舱降落在星球表面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戈壁——地面覆盖着暗灰色的岩石,远处的火山口还在缓慢喷发着法则稳定矿蒸汽,昼夜温差超过500c,普通工程设备在这里工作1小时就会因高温或低温报废。但李三带来的神经元辅助机器人早已完成改造,机身覆盖着加厚星髓水晶合金,内部搭载温度调节系统,能在极端环境下持续工作。他立刻启动随身携带的1000台机器人,它们落地后迅速展开:200台机器人负责开采法则稳定矿,用高频激光钻头钻入地下1000米,精准提取矿脉;300台机器人负责平整土地,用暗物质能量碾压地面,确保炮位地基的稳定性;500台机器人负责搭建临时能源站,将地核能量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如同精密的机械舞蹈,仅用1天就完成了首批100座炮位的地基建设。

首批超级歼星炮的建造正式启动。李三将精神力接入所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施工参数:当浇筑炮身地基时,他通过精神力感知岩石的密度,将混凝土的配比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地基能承受歼星炮发射时的巨大后坐力;当安装炮管时,他精准控制机器人的吊装角度,让1000米长的炮管与炮身的同轴度误差不超过0.1毫米;当嵌入星界水晶核心时,他用精神力包裹水晶,避免安装过程中受到法则能量干扰。更关键的是,他在每座炮位的建造中都触发“造物共生”技能——当机器人完成一套炮身部件的安装时,技能会自动生成另一套相同的部件,直接运送到下一个炮位,省去了重复锻造的时间。

建造过程中,李三还对歼星炮进行了优化升级。他在每座炮位的周围建造了6座辅助雷达站,这些雷达站搭载“法则波动预警系统”,能提前10分钟捕捉到创世神持有者的空间跳跃信号,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葬神舰队;同时,他为歼星炮配备了独立的“暗物质防御穹顶”,即使遭遇创世神持有者的法则攻击,穹顶也能在0.1秒内完全展开,抵御90%以上的伤害;所有歼星炮还与他的神经元核心完成了适配——他能通过精神力远程操控这些炮位,实现同步开火,让5000多座歼星炮的火力形成叠加效应,即使是最强的创世神持有者,也无法承受这种集中打击。

三个月后,哈氏二号星球的超级歼星炮阵列正式完工。李三站在星球的最高点——一座高达500米的观测塔上,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炮位,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他调出统计数据:共建造超级歼星炮5200座,覆盖了哈氏二号的所有表面,每座炮位之间的距离精确控制在500公里,形成了无死角的防御网;炮位的法则波动预警系统能覆盖周围20光年的范围,法则撕裂弹的射程达到15光年,超过了设计预期;所有炮位的同步开火误差不超过0.1秒,能在瞬间形成覆盖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火力网。

“启动测试程序。”李三的指令通过精神力下达,5200座歼星炮的炮口同时亮起淡紫色的光芒,星界水晶核心开始释放能量,炮管周围的空气因能量过载而扭曲,低沉的轰鸣声传遍整个星球,即使在太空中的葬神舰队,也能感受到地面传来的震动。10秒后,所有炮口同时发射,5200枚法则撕裂弹划破星空,在远处的小行星带引爆——瞬间,数十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被彻底摧毁,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扭曲了周围的空间,形成了短暂的微型黑洞。

“测试数据完美,”工程负责人周明博士的声音带着激动,“法则撕裂弹的威力超出预期,能一次性摧毁创世神持有者的中级法则屏障;预警系统的响应速度比设计快3分钟,足够我们提前部署防御;所有炮位的能源供应稳定,能实现连续发射。更重要的是,这些炮位能与葬神舰队的机甲群协同作战——歼星炮负责远程打击和法则封印,机甲群负责中近距离拦截和干扰,战舰则负责追击逃窜的持有者,形成‘远-中-近’立体防御体系。”

李三满意地点点头,他望向星空——葬神舰队的30艘战舰正悬浮在哈氏二号的轨道上,1800架共生机甲在战舰周围盘旋,形成密集的机甲群;星球表面的5200座超级歼星炮炮口直指远方,法则波动预警系统的指示灯微微闪烁,如同警惕的眼睛。

而李三知道,这只是他守护的开始。他已经启动了新的计划:用“造物共生”技能锻造更多的共生机甲和歼星炮备用部件,在哈氏二号的两颗卫星上建造法则研究站,深入解析创世神持有者的能量特性;同时,他还在设计更强大的“葬神星”级战舰升级版,计划将战舰的法则防御能力提升50%,让舰队成为能主动出击的“法则猎人”。

“创世神持有者如果敢再来,”李三的精神力缓缓延伸,覆盖了哈氏二号的每一座歼星炮、每一艘战舰、每一架机甲,与整个星球的法则稳定矿能量融为一体,“我会让他们知道,这里不是他们肆意施展法则的舞台,而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星光下,哈氏二号的歼星炮阵列泛着冷冽的光芒,葬神舰队的机甲群如同银色的蜂群,在轨道上缓缓巡航——这片曾经荒芜的星球,如今成了星盟最坚固的防御据点,成了创世神持有者永远无法逾越的“星穹壁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