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 第3章 嵩阳掌印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第3章 嵩阳掌印

作者:黄色大棉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05:46:30

马蹄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夜色如墨,将沈渊一行人疲惫的身影吞没。离开那片血腥之地,非但没有带来丝毫轻松,怀中的账册与那块冰凉的令牌,反而如同两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头儿,咱们直接回镇抚司?”王虎策马靠近,压低声音问道,脸上还带着激战后的余悸和对同僚惨死的悲愤。

沈渊目光扫过寂静的街巷,摇了摇头,声音低沉:“不,先去医馆,给受伤的弟兄们包扎。阵亡弟兄的遗体……暂且安置在义庄,厚恤家眷之事,容后禀明上官再定。”他顿了顿,补充道,“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对外泄露半句,违令者,军法处置!”

“是!”众人齐声应道,心中凛然。他们知道,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了,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在就近的医馆简单处理了伤口——沈渊的虎口被仔细包扎,王虎臂上的刀伤也上了金疮药——一行人这才拖着沉重的步伐,转向北镇抚司衙门。

夜色中的北镇抚司,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门楣上那狰狞的狴犴图案在灯笼幽暗的光线下更显森然。值守的校尉验过腰牌,目光在沈渊等人染血的官服上停留片刻,无声地放行。

踏入衙门,那股熟悉的、混合着陈旧木料、墨锭和隐隐血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沈渊恍惚了一瞬。这里,就是他今后要挣扎求存,乃至步步攀爬的方寸之地。

他让王虎带力士们先去休整,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径直前往直属上官,总旗张威的值房复命。按规矩,他该先向张总旗禀报。

张威的值房内灯火通明。这位年过四旬的总旗官身材微胖,面庞圆润,总带着三分笑意,看似一团和气。但熟悉他的人都知,此人最是滑不溜手,善于钻营,也极懂得明哲保身。

听完沈渊简明扼要的汇报,特别是听到青城派满门被灭,以及出现神秘黑衣人袭击时,张威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泼洒出来。

“二十七口……全死了?余沧海也……”他放下茶杯,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两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还有黑衣人袭击?你们还死了两个弟兄?”

“是。”沈渊垂首应道,将那块玄铁令牌双手呈上,“在现场发现了这个。”

张威接过令牌,指尖触到那个“嵩”字,像是被烫到一般,手指猛地一缩,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发白。他拿着令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喃喃道:“嵩山……左冷禅……”

他猛地抬头,盯着沈渊,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沈渊!你确定这令牌是从现场找到的?不是……不是有人栽赃?”

“卑职抵达时,现场已被封锁,此物由王虎在尸体下发现,多人见证。”沈渊回答得不卑不亢。

张威沉默了,半晌,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将令牌塞回沈渊手中,仿佛那是什么不祥之物。“此事……此事干系太大!已非你我所能处置。你随我来,立刻面见千户大人!”

他甚至来不及等沈渊回应,便急匆匆地向外走去。沈渊握紧令牌,眼神微冷。张威的反应,充分说明了这枚“嵩”字令牌所代表的分量,也说明了他只想尽快将这烫手山芋抛出去。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北镇抚司千户,雷彬的值房外。与张威不同,雷千户是凭着实打实的军功和狠辣手段升上来的,在镇抚司内威望甚高,是典型的实权派。

通传之后,两人进入房内。雷彬年约四旬,面容冷硬,一道刀疤从眉骨斜划至下颌,更添几分凶悍之气。他正伏案批阅文书,头也未抬。

张威连忙上前,躬身将事情经过禀报了一遍,语气恭敬,甚至带着一丝惶恐。

听到“青城派灭门”、“嵩山令牌”时,雷彬手中的笔顿住了。他缓缓抬起头,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先是扫过张威,最后定格在沈渊身上。

“令牌。”他吐出两个字,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沈渊上前,将令牌放在书案上。

雷彬拿起令牌,仔细摩挲着那个“嵩”字,又掂了掂分量,眼神变幻不定。良久,他才将令牌放下,目光如刀,直视沈渊:“你亲眼见到黑衣人?他们武功路数如何?”

沈渊将自己与黑衣人交手的过程,以及对方武功高强、训练有素的特点描述了一遍,依旧隐去了青衫客出手相助的情节。

雷彬听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整个房间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嵩山派的令牌……来历不明的黑衣人……”他冷哼一声,“这潭水,浑得很。”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青城派虽不算顶尖,但也是武林正道一员,余沧海更非无名之辈。如今在京城被灭门,江湖必然震动。这令牌,是线索,也是催命符。”

他猛地转身,看向沈渊和张威:“张总旗,此案由你名下负责,沈小旗具体查办。但记住,没有确凿证据,不得轻举妄动,尤其是……不得公然针对嵩山派!一切,等本官禀明指挥使大人,乃至……上面的大人物之后,再行定夺!”

“是!卑职明白!”张威连忙躬身应道,额头已见冷汗。

“沈渊,”雷彬的目光再次落在沈渊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你今日处置,还算妥当。这令牌,暂且由你保管。继续查,但有发现,直接向张总旗,或向本官禀报,不得外泄!”

“卑职领命!”沈渊沉声应道。他明白,雷彬这是要将调查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既要查,又不能轻易引爆嵩山派这个火药桶。

从雷千户的值房出来,张威明显松了口气,拍了拍沈渊的肩膀,语气恢复了平时的“亲和”:“沈老弟啊,这案子……棘手啊!千户大人的意思很明白了,咱们得多加小心。这样,你先回去歇息,明日再……”

他的话还未说完,一名身着东厂番子服饰、面白无须的小宦官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廊下,尖细的声音打断了张威:

“哪位是沈渊沈小旗?督公爷有请。”

督公?曹正淳!

张威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比刚才见到令牌时还要难看。他惊恐地看了沈渊一眼,嘴唇哆嗦了一下,终究没敢多说一个字。

沈渊的心也是猛地一沉。东厂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他们这边刚复完命,曹正淳竟然就直接来要人了!

“卑职便是沈渊。”他稳住心神,上前一步。

小宦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皮笑肉不笑地道:“跟咱家走吧,督公爷等着呢。”

沈渊回头看了张威一眼,只见这位上官早已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袖,根本不敢与他对视。沈渊心中冷笑,知道这条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了。

跟随小宦官穿过重重岗哨,来到东厂衙门所在。与北镇抚司的森严外露不同,东厂内部更显幽深诡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檀香与药草混合的味道,寂静得让人心头发毛。

在一间布置奢华、灯火通明却莫名透着寒气的厅堂内,沈渊见到了那位权倾朝野的东厂督公,曹正淳。

他面白无须,保养得极好,看起来仿佛只有四十许岁,穿着一身暗红色的蟒袍,正悠闲地品着茶。见沈渊进来,他放下茶杯,脸上堆起和煦的笑容,但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却无半分暖意,只有深不见底的审视。

“呵呵,咱家听闻,沈小旗今日可是立了大功啊。”曹正淳的声音尖细柔和,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青城派的案子,办得如何了?跟咱家说说,都……发现了些什么?”

沈渊垂首,将应对雷彬的说辞又重复了一遍,重点描述了现场的惨状和黑衣人的袭击,对于嵩山令牌,则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发现一枚可疑令牌,已上交雷千户”,并未说明具体来历。

曹正淳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转动着玉扳指,脸上的笑容不变。

直到沈渊说完,他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依旧柔和,却让沈渊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可疑令牌?呵呵,沈小旗,在咱家面前,就不必遮遮掩掩了。是嵩山派的‘嵩’字令吧?”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骤然转冷,如同数九寒天的冰锥:

“左冷禅那个老家伙,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不过,江湖事,江湖了。这京城,还轮不到他们来撒野!”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针般刺向沈渊:“但这水太深,你一个小旗,把握不住。有些东西,该看不见的,就当没看见。该忘记的,就要忘得干干净净。咱家这话,你可明白?”

这是**裸的警告!让他装糊涂,甚至可能让他放弃追查!

沈渊心头剧震,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只能躬身道:“卑职……明白。”

“明白就好。”曹正淳脸上又恢复了那副和煦的笑容,仿佛刚才的冷厉从未存在,“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得懂得爱惜羽毛。回去吧,好好当差。”

“是,卑职告退。”

沈渊躬身退出厅堂,直到走出东厂衙门,被夜风一吹,才发觉内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曹正淳的召见,比面对三个黑衣人压力更大!

他抬头望了望漆黑的天幕,心中寒意更盛。雷彬要求控制,曹正淳直接警告他放手。这枚小小的“嵩阳掌印”,牵动的竟是如此可怕的势力博弈。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位于城南的简陋住所,沈渊关好门,点亮油灯。

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怀中那本至关重要的账册,就着昏黄的灯光,再次仔细翻阅。必须尽快从这里面找到破局的线索!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最近那条记录上——“收京城刘公,纹银五千两,购‘青字九打’精要及破解之法”。

“京城刘公……刘公……”他反复咀嚼着这个代号。

突然,他目光一凝,落在记录日期上——正是三天前!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余沧海在遇害前三天,刚刚与这位“刘公”完成了一笔交易!那么,这位“刘公”,即便不是凶手,也极有可能是命案发生前,最后接触余沧海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一定知道些什么!甚至,他与这灭门惨案,有着直接的关联!

这个“刘公”,究竟是谁?是朝中哪位姓刘的大员?还是……某个权贵府中的心腹?余沧海记录此事,是习惯,还是……也预感到了一丝危险,留下的后手?

沈渊盯着那摇曳的灯火,感觉自己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的另一端,却可能连接着更加深邃的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