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搅动金融风云 > 第29章 底牌与“核聚变”项目

与秦风的明争暗斗让陈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对手不仅资源雄厚,手段老辣,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总能快人一步,精准地卡在关键节点上。搜狐项目的天平正在向秦风倾斜,林枫团队也隐隐有些人心浮动。

“陈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副总忧心忡忡,“秦风那边背景太深,我们硬拼资源,恐怕……”

陈峰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北京的车水马龙。他当然知道硬拼不是办法,他需要一张能一锤定音的底牌。这张底牌,不能是简单的资金加码,也不能是空泛的愿景描绘。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过滤着前世关于这个时期的所有记忆碎片。突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跳了出来——“星环聚变”!一个在1999年看似荒诞不经、被所有主流资本嗤之以鼻的“伪科学”项目,声称在研究什么“惯性约束核聚变能源”,创始人是几个被主流学术界排挤的“疯子”科学家。

在前世,这个项目在几年后因为资金耗尽而解散,团队流散。但就在陈峰重生前的那个时间点,其中一位核心成员的名字,却出现在了一家后来在新型电池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初创公司顾问名单上!当时就有传言,那家公司的技术突破,隐约借鉴了“星环聚变”早期的一些边缘材料研究成果。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陈峰脑中成型!他要投资这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核聚变”项目!这看似疯狂,但背后的逻辑是:

1. 震撼效应:投资这种超越时代的“科幻”项目,能瞬间将他与秦风这类追逐“成熟模式”的资本区分开来,树立起“真正敢于投资未来、有极致远见”的独特形象。

2. 潜在技术溢出:就算聚变本身失败,其研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边缘技术(比如特殊材料、高能物理模拟、超导应用等),或许能在其他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这就像一场高风险、超高潜在回报的“技术期权”。

3. 吸引真正的顶尖人才:敢于挑战这种终极难题的科学家,往往是真正具有颠覆性思维的天才。投资他们,相当于提前锁定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核弹”。

“王哥,”陈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光芒,“立刻帮我查一个项目,‘星环聚变’,应该就在北京,可能挂靠在某个不起眼的研究所或者干脆是私人实验室。找到它,我要见负责人!”

王副总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核……核聚变?陈总,您没开玩笑吧?那玩意儿不是科幻小说里的吗?听说就是个骗经费的……”

“照我说的去做!”陈峰语气不容置疑,“另外,把我们准备投给搜狐的b计划资金,预留一半出来。”

王副总看着陈峰坚定的眼神,知道这不是玩笑,尽管内心一万个不理解,还是硬着头皮去执行了。

寻找“星环聚变”比想象中更难。它没有公开的办公地点,只有一个废弃的工厂仓库地址和几个几乎打不通的电话号码。王副总动用了一切关系,最后才通过一个在科学院看大门的老乡的亲戚,辗转联系上了项目负责人,一个名叫郭永怀(与那位着名力学家同名)的中年男人。

见面地点约在了北五环外一个废弃的农机厂仓库。环境比林枫的出租屋还要糟糕,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机油的味道。所谓的实验室,就是几台看起来像是从废品站淘来的、经过魔改的旧设备,墙上挂着写满复杂公式的白板。

郭永怀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头发凌乱,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他对陈峰和王副总的到来显得十分冷淡。

“又是来参观‘疯子实验室’的?”郭永怀语气带着自嘲,“看完了就请回吧,我们很忙,没空应付投资人。”

陈峰没有在意他的态度,而是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那些奇形怪状的设备,以及白板上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等离子体物理方程。“郭教授,我不是来参观的,我是来投资的。”

“投资?”郭永怀愣了一下,随即嗤笑,“年轻人,你知道我们在研究什么吗?核聚变!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知道我们被多少所谓的‘专家’和投资人当成骗子吗?”

“我知道。”陈峰平静地回答,“可控核聚变是终极能源,一旦成功,将改写人类文明进程。我也知道你们不被主流认可。但我想问的是,你们自己,还相信能成功吗?”

郭永怀和他身边几个同样不修边幅的研究员都愣住了。他们很久没听到有人用如此认真的语气问这个问题了。

“相信?”郭永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就算只有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相信!不然我们在这里耗着干什么?!”

“好!”陈峰一拍手,“我要的就是这份相信!郭教授,我,陈峰,峰峦资本,决定投资你们的项目。第一期资金,五百万人民币,马上到账!不要股权,不要决策权,只要一个‘首席未来能源顾问’的头衔,以及你们研究进展的知情权。这笔钱,你们可以随便用,买设备,发工资,哪怕只是让你们能安心地、不受打扰地继续‘做梦’!”

这番话,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郭永怀和他的团队成员全都惊呆了,不敢置信地看着陈峰。五百万!不要股权!只要一个虚名和知情权?天下还有这种好事?

“你……你说真的?”郭永怀声音有些颤抖。

“千真万确!”陈峰郑重道,“合同王总会准备好。我只有一个要求,继续你们的研究,不要放弃。也许我们这辈子都看不到聚变成功的那天,但能为后来者铺一块砖,也是值得的。”

离开那个充满铁锈味的仓库时,王副总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陈总……五百万……就买个‘顾问’头衔?这……这值得吗?”

陈峰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意味深长地说:“王哥,有时候,最大的投资,就是投资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这笔钱,可能会打水漂,但也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给我们带来远超想象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本身,就是我们的‘核弹’!”

几天后,峰峦资本投资“星环聚变”五百万,只挂名不干涉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北京乃至全国的科技和投资圈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认为陈峰疯了!包括秦风。

“投资核聚变?他是不是炒作炒昏头了?”秦风听到消息时,正在和安娜分析搜狐的数据,忍不住失笑摇头,“这种哗众取宠的手段,只会让他显得更不专业。”

然而,舆论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嘲笑陈峰“土鳖”、“暴发户”的声音,有一部分开始转向。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怀有技术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和学者,开始对陈峰刮目相看。认为他至少有一种超越功利、敢于为梦想买单的魄力!这种“傻气”和“浪漫”,在充斥着精算和套利的资本圈,显得格外珍贵和另类。

张博士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许久,对王副总说:“陈总……是个有意思的人。” 语气中少了几分之前的功利权衡,多了一丝探究。

林枫更是直接给陈峰打来电话,语气带着罕见的兴奋:“陈总,你投资了核聚变?太酷了!这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眼光!你放心,我们的搜索算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陈峰知道,他这张看似疯狂的“底牌”,开始起作用了。它或许不能直接带来利润,但它重新定义了“峰峦资本”的品牌形象——一个敢于拥抱终极梦想、投资人类未来的资本。这个形象,在争夺顶尖人才和具有颠覆性潜力的项目时,拥有着金钱难以衡量的吸引力。

就在陈峰准备利用这股势头,重新发力争夺搜狐和稳定林枫团队时,一个来自香港的紧急电话,让他脸色骤变。

电话是留守香港、负责金融交易的操盘手打来的,声音惊恐:

“陈总!不好了!我们……我们在原油期货上的头寸,被……被国际上一股不明资金精准狙击!亏损巨大!对方……对方的手法,很像……很像‘观察者’!”

(陈峰打出“核聚变”底牌,重塑品牌形象!然而金融后院起火,神秘资金精准狙击,“观察者”阴影再次浮现!双线战场同时告急,陈峰面临最大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