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乡野奇途 > 第116章 灶间烟火

乡野奇途 第116章 灶间烟火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0:23:25

天刚蒙蒙亮,哑女就踩着露水去了菜园。篱笆上的牵牛花刚绽开紫蓝色的瓣,她掐了把嫩豆角,指尖沾着草叶的潮气,回来时见灶台上放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半块冷馒头——是小虎做晚临走时留下的,他总说她早饭吃得太少。

哑女把馒头掰碎,泡进温水里,又从陶罐里舀了勺猪油,在锅底抹出层亮闪闪的光。火苗“噼啪”舔着锅底,把她的侧脸映得泛红,像染了层晚霞。馒头的麦香混着猪油的荤腥气漫开来时,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小虎也是这样蹲在灶前,抢过她手里的火钳,说“烧火得有风助,你看,这样捅捅柴,火就旺了”。

那时他刚从镇上赶集回来,棉袄上沾着雪,却非要帮她烧火,结果火星溅到棉絮上,烧出个小洞。他慌慌张张拍着火星,她却笑得直不起腰,最后还是用块补丁把洞补上,针脚歪歪扭扭,像条爬不动的小蛇。

“哑女!在家不?”院外传来王婶的声音,带着股热乎气。

哑女赶紧掀开锅盖,把泡软的馒头盛出来,又往碗里撒了把葱花——小虎总说她做的饭缺股“活气”,得多放葱蒜才香。她擦了擦手去开门,王婶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玉米,黄澄澄的冒着热气。

“刚从地里掰的,嫩得能掐出水!”王婶把玉米往她怀里塞,“昨儿见小虎往你这儿跑,他没跟你说?村头李大叔家的小子要去当兵了,今儿晌午摆酒,叫了咱去凑热闹呢。”

哑女愣了愣,指尖捏着玉米皮,有点发潮。她知道李大叔家的小子,跟小虎同岁,开春还一起在河边摸过鱼。怎么说走就走了?

“说是边境那边吃紧,急着征人呢。”王婶叹了口气,“小虎也去了,刚在李大叔家帮忙呢,让我顺道叫你一声,说晌午务必过去。”

哑女没说话,只是把玉米往王婶手里推了推,转身往灶房走——锅里的馒头该凉了,小虎回来准要念叨。王婶在背后喊:“你到底去不去啊?”她摆摆手,算是应了。

灶房里的热气还没散,葱花的香味混着馒头的麦香,在空气里缠成一团。哑女坐在灶门前的小板凳上,把那半块冷馒头重新扔进锅里,又添了把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她眼底发亮,像落了星子。

她忽然想起小虎说过,他爹就是在边境没的。那年他才五岁,抱着个褪色的军用水壶,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一等就是三个月。后来水壶被他磨得发亮,成了他最宝贝的东西。

“等我回来,就用这水壶给你装野蜂蜜。”他去年在山涧边说这话时,手里正攥着块刚采的蜂巢,蜜水流得满手都是,却非要先喂她一口。

哑女往灶膛里又塞了根柴,火星子跳出来,落在她的布鞋上。她低头拍了拍,忽然起身从柜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蒲公英和金银花——小虎总爱生口疮,她攒了大半年才晒够一整包。她把药草塞进布袋,又从枕下摸出那个桃木小老虎,塞进袋口,指尖在“女”字刻痕上摩挲了两下。

晌午的太阳**辣地烤着地面,李大叔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男人们喝着酒,说些“保家卫国”的豪言壮语,女人们则围在灶房帮忙,时不时红着眼圈。哑女站在角落里,看着小虎穿着件新做的蓝布褂子,正帮着端菜,额头上渗着汗,笑容却亮得晃眼。

他瞥见她,眼睛一亮,端着盘子挤过来:“你可来了!我妈蒸了枣馒头,知道你爱吃,留了一大盘呢。”

哑女把布包塞给他,没说话。他捏了捏布袋,硬邦邦的,知道是她备的药,眼眶忽然有点热。“等我回来,”他压低声音,凑近她耳边,“给你带边境的沙枣,听说甜得能粘住牙。”

哑女点点头,看着他被人拉走,蓝布褂子在人群里晃来晃去,像朵移动的云。她转身往家走,灶房的火该灭了,得回去添点柴,不然晚上回来,锅该凉透了。

路过菜园时,她看见那株牵牛花掉了瓣,露出小小的花籽,黑得发亮。她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花籽收进布包——小虎说过,来年春天种上,夏天就能爬满篱笆,紫蓝色的花看着就凉快。

灶膛里的火渐渐小了,只剩下点余温。哑女把那半块馒头重新热好,放在碗里,又摆上双筷子。窗外的太阳慢慢往西沉,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条看不见的线,一头拴着灶间的烟火,一头拴着远方的风。

她知道,有些人的离别,不是消失,是变成了牵挂,藏在每一缕炊烟里,每一粒花籽里,等风把思念吹回来时,就能顺着这线,找到回家的路。

喜欢乡野奇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乡野奇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