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乡野奇途 > 第55章 雪夜话春耕

乡野奇途 第55章 雪夜话春耕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36

后半夜的雪又下了起来,簌簌地落着,给窗棂镶了层白边。李二柱披着棉袄坐在炕沿,听着西屋传来的谈笑声——小禾正跟他的同学讲育种的门道,时不时冒出几个他听不太懂的词,什么“基因”“杂交有势”,倒也觉得新鲜。

春杏端着盘烤花生进来,见他盯着西屋的方向笑,便把花生往他手里塞:“听啥呢,这么入神?”她往炉膛添了把柴,火光跳了跳,映得墙上的年画都活了似的。

“听小禾跟同学说水渠的事,”李二柱捏了颗花生,壳脆仁香,“那几个城里娃懂的真多,说修水渠得算坡度,还得铺防渗膜,不然水跑一半就漏没了。”他想起白天高个少年蹲在地里测土壤的认真劲儿,忍不住点头,“这念书是真有用,咱瞎琢磨十年,不如人家书本上一句话。”

春杏笑了,往他杯里续了点热水:“你年轻时不也说念书没用,能劈柴种地就行?”她眼尾的细纹在灯光里漾开,“现在知道了吧,咱小禾走的路,比咱宽。”

西屋的灯还亮着,窗纸上印着几个凑在一起的影子,像朵挤着开的花。小禾的声音传出来,带着点激动:“……我爹说这洼地适合种籼稻,你们觉得呢?农科所的资料上说,籼稻耐涝,产量还高……”

“得先测水温,”另一个少年的声音接话,“咱带的温度计明天派上用场,要是地温不够,得提前育秧……”

李二柱听得心里热乎,悄悄起身往西屋走,想给他们添点炭火。刚到门口,就听见高个少年说:“小禾,你爹娘真了不起,把地种得跟画似的。我爷爷以前也是农民,总说庄稼人最懂土地的脾气,今天才算真见识了。”

“我娘腌的酸菜才叫绝,”小禾的声音带着得意,“去年我带了一小坛回学堂,三天就被同学分光了,都说比超市买的好吃。”

李二柱没进去,转身回了灶房。春杏正往瓦罐里装炒好的南瓜子,见他进来便问:“咋了?”

“没咋,”他挠挠头,眼里却亮得很,“他们说明年暑假还来,帮咱搞育苗场。”

雪下得更紧了,把院外的麦田盖得严严实实,像条厚棉被。李二柱往灶膛添了最后一把柴,火星子“噼啪”爆着,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晃。“开春修水渠,得请王大叔他们来帮忙,”他说,“工钱就用新收的麦子抵,他们准乐意。”

“我前儿跟张奶奶说了,她孙子在县城水泥厂上班,能买到便宜的水泥管,铺水渠正合适。”春杏把南瓜子罐盖好,“小禾的同学说要做个灌溉模型,我让他爹明天去山上砍几根竹子,给他们当材料。”

鸡叫头遍时,西屋的灯才灭。李二柱起来添柴,见窗台上放着本摊开的书,是《农田水利学》,书页上画着不少红圈,旁边还有小禾写的批注:“此处可参考爹说的‘U型渠’,省水。”

他轻轻合上书,心里像揣了个热馒头,烫烫的,软软的。这书里的字他认不全,可他知道,这里面藏着比麦子更金贵的东西——是让日子越过越旺的法子,是让这片土地长出更多希望的门道。

天快亮时,雪停了。李二柱推开院门,晨光把雪地照得晃眼,远处的水渠工地已经有了轮廓,像条卧在田埂上的银带。他深吸一口气,冷冽的空气里带着雪的清和麦的香,突然想唱支歌——唱那支他爹教他的老调子,唱这土地上长出来的日子,唱这雪夜里悄悄酝酿的春耕。

回到屋里,春杏已经在烙饼,锅铲碰撞的脆响,混着远处鸡叫,成了最踏实的晨曲。小禾揉着眼睛从西屋出来,头发睡得乱糟糟的,像堆蓬蓬草。“爹,我们今天去测地温吧?”他打着哈欠说,“同学说早测早育秧,耽误不得。”

“中,”李二柱往灶里添了把柴,“吃完饼就去,我给你们找温度计。”他看着儿子眼里的光,突然觉得这雪夜没白熬,这盼了一冬的春耕,终于要在这些年轻的手心里,长出新的模样了。

晨光爬上窗台,落在炕桌上的书本上,落在灶台上的饼铛里,也落在李二柱和春杏相视而笑的脸上。这雪夜话过的春耕,就像灶膛里的火,只要有人添柴,就总会旺旺地烧起来,把日子烤得暖烘烘、香喷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