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84章 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1918年2月的时光,仿佛被近东的炮火与中欧的政治博弈无形拉长,每一天都充斥着紧张的电文、部队的调动和外交官的唇枪舌剑。

1918年2月15日 - 18日

在布拉格那间密室里达成的肮脏交易,迅速而冷酷地转化为针对新生匈牙利的实际行动。

2月15日,捷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三方的外交代表,几乎是趾高气扬地踏入布达佩斯尚显混乱的总理府,向以卡罗伊·米哈伊伯爵为首的匈牙利国民政府,递交了一份措辞极其强硬、充满最后通牒意味的联合照会。

在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捷克代表首先发言,他推了推金丝眼镜,用冰冷而清晰的语调宣读:

“匈牙利国民政府:基于历史沿革与民族自决的不可争议原则,为确保中欧新秩序的稳定与公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要求,对目前匈牙利控制下的上匈牙利地区边界进行调整,割让包括科希策在内的,所有捷克裔占多数的区域,这些地区理应与母国统一。”

不等匈牙利人从这第一个打击中喘息过来,罗马尼亚代表,那位眼神锐利的将军,便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声音洪亮得几乎震响窗玻璃:

“而罗马尼亚王国,要求匈牙利立即、无条件地‘归还’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罗马尼亚民族的家园,被哈布斯堡和匈牙利人非法侵占数个世纪!这是正义的呼声,不容置疑!”

最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的代表,语气相对缓和,但内容同样不容妥协: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要求与匈牙利明确德拉瓦河以南的天然边界,并对穆拉河与德拉瓦河三角地带的主权提出合法主张,以保障我国北部边境的安全与民族统一。”

这三项要求,如同三把精准的解剖刀,直指匈牙利领土的核心区域,几乎是要将这个刚刚宣布独立的国家当场肢解。

会议室里,匈牙利方面的官员们脸色铁青,有人因愤怒而浑身发抖。

卡罗伊伯爵,这位试图在乱世中维护国家统一的贵族政治家,强忍着屈辱,试图进行反驳:

“先生们!这是**裸的掠夺!是对一个主权国家最无耻的敲诈!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是匈牙利王冠上不可分割的千年领土!你们的要求,是对历史的篡改,是对民族和解的背叛!我们绝不接受!”

然而,他的抗议在早有预谋的侵略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三方代表只是冷冷地收起文件,留下了一句“限四十八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否则后果自负”的警告,便傲慢地离开了。

布达佩斯内部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主战派怒吼着要“血战到底”,主和派则悲观地认为抵抗无异于自杀。

最终,在巨大的民族情绪压力和不愿屈服于羞辱的尊严驱使下,2月16日凌晨,匈牙利国民政府正式复照,严词拒绝了三国的一切领土要求,宣称“匈牙利人民将用生命和鲜血扞卫其历史领土的完整与神圣”。

回应是迅速而残酷的,甚至没有等到四十八小时期限完全过去。

2月16日,黎明时分,根本不等及任何形式的外交斡旋,三**队便按照“布拉格密约”,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向匈牙利腹地发起了蓄谋已久的进攻!战争的号角再次在中欧腹地吹响,昔日奥匈帝国内部的“兄弟”,如今刀兵相向。

在匈牙利北方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捷克军团在炮兵掩护下,大规模越过边界,向防御空虚的斯洛伐克地区快速推进。

主要由匈牙利新兵和少数地方卫队组成的边防部队,在捷克优势火力面前抵抗微弱,多个边境哨所和城镇在几小时内失守。

捷克军队的目标明确:快速占领布拉迪斯拉发,并控制喀尔巴阡山南麓的交通线。

而东线充满复仇心切、准备充分的罗马尼亚军队兵分两路,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

北路集团军直扑特兰西瓦尼亚首府克卢日-纳波卡;东路集团军则绕过山区,向匈牙利大平原心脏地带挺进,目标直指蒂萨河防线。

罗马尼亚骑兵和轻步兵利用机动性,不断骚扰和包抄匈牙利守军的侧翼,攻势异常凶猛。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大量罗马尼亚裔居民被动员起来,或提供情报,或直接参与对匈牙利当局的袭击,使得局势更加混乱。

而南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部队也越过德拉瓦河,向佩奇和考波什堡等南部重镇方向施加压力。

他们的推进相对谨慎,但同样给兵力捉襟见肘的匈牙利南方防线带来了巨大压力。

匈牙利军队仓促应战,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体系、重武器和足够的弹药补给,防线在北线和东线多处被迅速突破,局势急剧恶化。

中欧腹地再次燃起惨烈的战火,而这一次,是更加残酷和混乱的内部分裂与争夺。

柏林方面,威廉皇帝和他的幕僚们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但暂时保持了意味深长的沉默,似乎有意让这些新生的、不安分的国家先在互相消耗中流尽鲜血,削弱彼此,届时帝国再以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和秩序维护者的身份介入,方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1918年2月14日 - 19日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奥斯曼帝国的铁拳继续以摧枯拉朽之势,砸向已然支离破碎的阿拉伯联军。

在取得了初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后,奥斯曼军队并未停下脚步进行休整,而是发动数次攻势,继续高歌猛进。

2月14日,经过又一轮迅猛的骑兵突击和步兵强攻,奥斯曼前锋部队成功攻占了汉志地区的重要城市、素有“夏都”之称的塔伊夫。

为了巩固战果,并给这场**裸的军事征服披上一层“合法”与“本地化”的外衣,在伊斯坦布尔的授意和德国政治顾问的建议下,奥斯曼当局迅速在占领区扶持了一个亲奥斯曼的阿拉伯傀儡政权。

2月16日,所谓的“迈舍尔酋长国”在塔伊夫宣布成立,酋长国由一位与谢里夫·侯赛因家族有旧隙、且长期以来对奥斯曼表示顺从的当地部落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穆特伊布·阿尔·拉希德(简称“伊本·拉希德”)出任埃米尔,定都于刚刚被控制的塔伊夫。

这个仓促拼凑的傀儡政权几乎在成立的第一时间,就公开发表声明,“恳请”奥斯曼帝**队“协助”其在汉志地区“恢复秩序与和平”,“保护圣地免受极端分子和外部势力侵害”。

有了这块看似“本土民意”的遮羞布,奥斯曼大军主力在稍事休整后,于2月17日再次挥师南下,兵锋直指阿拉伯起义的心脏地带——圣城麦加和红海重要港口吉达。

此时,残余的阿拉伯部落武装在失去了费萨尔等统一领导、内部陷入争权夺利、并且有效补给线被完全切断后,已然士气崩溃,难以组织起任何像样的抵抗,只能进行零星的骚扰和节节败退。

吉达港的守军在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后,于2月19日在奥斯曼海军和缴获的前沙俄海军舰艇的炮击威胁和陆军包围下,宣告开城投降。

通往伊斯兰第一圣城麦加的道路,已经彻底洞开,几乎无人防守,奥斯曼帝国似乎决心要一鼓作气,凭借德意志盟友提供的军事优势和自身残存的帝国余威,一举吞并整个阿拉伯半岛西部,彻底扑灭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火种,并将其庞大而衰老的身躯,沉重地压在苏伊士运河的东岸,重新掌控这条东西方交通的命脉。

1918年2月20日,午后,柏林

无忧宫内处理不完的公务和雪花般飞来的战报暂时告一段落,林晓皇帝在批阅完又一份关于匈牙利局势和卡尔皇帝求助的密报后。

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忽然想起了那位因保护自己而身受重伤、昏迷许久的忠诚副官——汉斯·伯格。

之前一直忙于处理多瑙解体、波兰危机和近东战事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危机,只是从御医和副官邓尼茨上尉的报告中听闻汉斯早已脱离生命危险,伤势正在缓慢恢复,但具体情况一直未知。

今天,窗外难得露出一丝冬日的暖阳,他决定暂时放下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地图,亲自去看看这位勇敢忠诚的年轻人。

没有通知医院方面准备盛大的接待,也没有过多的皇家仪仗,皇帝只带了寥寥几名最贴心的侍卫,乘坐一辆普通的轿车,悄然来到了汉斯所在的高级军官病房外。

他示意门口肃立的值班守卫不要声张,自己轻轻推开了那扇厚重的、带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木门。

然而,门内的景象,让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甚至经历过魂穿异世的帝国皇帝,瞬间僵立在了门口,大脑仿佛短路了一般。

午后的阳光,正好透过擦拭得明亮的玻璃窗,柔和地洒在洁白的病床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柱。

汉斯·伯格上尉半靠在摇起的床头,脸色虽然依旧带着失血后的苍白,嘴唇也有些干裂,但那双熟悉的蓝色眼睛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坚定,正凝视着床边的人。

而坐在床沿,背对着门口,正小心翼翼地用一把小银勺,从水杯中舀起温水,轻轻递到汉斯唇边的,是一位穿着素雅淡蓝色东方服饰、身姿窈窕的年轻女子——林明华。

那位与汉斯在柏林大学街角相识、相恋,并在他重伤昏迷期间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的名义上的未婚妻。

这原本是一幅充满温情与坚韧的、足以打动任何人的画面。

然而,就在林晓推门而入的刹那,他看到的动态景象是——汉斯似乎因为听到了门口的动静,微微抬起头想要看向门口,而林明华恰好因为专注而俯身靠近,准备喂下一勺水。

就在那一瞬间,在柔和的光线里,两人的侧脸靠近,唇瓣轻轻地、极其短暂地触碰在了一起,如同蜻蜓点水,又像是阳光下一个不经意的、温柔的意外。

时间,在病房门口仿佛凝固了足足三秒钟。

林晓的大脑似乎彻底宕机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几乎是机械地后退一步,“砰”地一声,动作略显僵硬地关上了房门,将自己重新隔绝在走廊里。

门外的贴身侍卫们困惑而紧张地看着陛下脸上那混合着错愕、茫然和一丝难以置信的表情,完全不明所以,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枪套上。

林晓站在门口,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丝极其荒谬的表情,内心疯狂吐槽:

“……什么情况?我开门的方式不对?还是这几天熬夜批阅公文太多,出现幻觉了?汉斯这小子……可以啊!躺病床上还不忘给我撒这么大一把狗粮?!这‘康复治疗’也太积极了吧?!日耳曼超人啊!?!”

他深吸了一口走廊里微冷的、带着消毒水味道的空气,用力揉了揉眉心,仿佛要将刚才那“惊悚”的画面从脑海里甩出去。

然后,他定了定神,脸上努力恢复平静,再次伸手,用比刚才稍重的力道,重新推开了房门。

这一次,病房内的画面与三秒钟前截然不同,汉斯和林明华像两个被当场抓获的、偷吃糖果的小学生一样,已经迅速分开,各自正襟危坐。

汉斯的脸颊泛起了极其不正常的红晕(不知是伤势未愈还是极度的窘迫所致),眼神慌乱地四处躲闪,就是不敢直视皇帝,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林明华则更是羞得连耳根都红透了,原本白皙的脸庞如同染上了晚霞,她深深地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死死绞着衣角,几乎要把头埋进胸口,恨不得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极其尴尬、几乎要凝滞,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未被完全驱散的甜蜜与慌乱的气息。

林晓看着眼前这对如同做错了事、等待家长训斥的年轻人,之前那一丝错愕和荒谬感迅速被一种混合着好笑、无奈、以及些许“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情绪所取代。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正常,甚至刻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看来……我们的汉斯上尉恢复得确实不错,精神状态很‘饱满’,甚至……都有精力进行一些特殊的‘口腔康复训练’了?”他刻意加重了“口腔康复训练”这几个字的读音,目光意味深长地在两人之间扫了一个来回。

汉斯的脸瞬间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他挣扎着,试图从床上撑起来行礼,动作牵扯到伤口,让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脸上闪过一丝痛苦。

“躺着吧,上尉。”林晓立刻上前一步,用手势温和而坚定地制止了他,他的目光扫过汉斯白色病号服下依旧厚厚缠着绷带的胸口,又看了一眼旁边依旧羞不可抑、不敢抬头的林明华,语气彻底缓和下来,带着真诚的关怀。

“看到你醒来,而且……精神状态如此‘饱满’,身体也在稳步恢复,我很欣慰,帝国需要你这样忠诚、勇敢,并且……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军官。”他特意在“生命力旺盛”上稍微停顿了一下。

他没有再提刚才那尴尬至极的一幕,转而仔细询问起汉斯伤口愈合的情况、御医的诊断以及还需要哪些帮助。

他郑重地再次感谢了汉斯在最早的刺杀事件中表现出的无畏忠诚,并叮嘱他务必安心养伤。

但在最后离开病房时,他嘴角那抹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的、带着善意的笑意,以及回头关门时。

对床上依旧面红耳赤的汉斯投去的那个“好小子,干得漂亮,有你的!”的眼神,让汉斯刚刚稍微退下去的红潮,再次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淹没。

这短暂的插曲,如同冰冷钢铁上划过的一丝暖流,提醒着人们,即使在最严酷的时代,最沉重的责任下,属于个人的、纯粹的情感依然在顽强地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