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04章 流亡的火种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104章 流亡的火种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凡尔赛宫的屈辱签字:法兰西加入“欧盟”

1918年8月10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

历史仿佛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残酷而讽刺的轮回,近半个世纪前,德意志帝国在此宣告诞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沦为阶下囚,德意志帝国在此宣告成为欧洲的霸主,而法兰西不仅没能洗刷战争所带来的屈辱,反而沦为了德国的傀儡和玩物。

而今天,在同一地点,气氛却更加凝重和压抑。

镜厅依旧金碧辉煌,无数面镜子里映照出的,却不是昔日法兰西的荣耀,而是它深重的屈辱。

长长的谈判桌一侧,端坐着以帝国外交部长为首的德意志代表团,他们神色倨傲,腰板挺直,如同胜利者的巡礼。

另一侧,则是以法国临时政府总理为首的法国代表团,他们面色灰败,眼神躲闪,仿佛每一秒都坐在针毡之上。

观礼席上,挤满了德国高级军官、欧盟成员国的代表、以及被“邀请”来的各国记者。

镁光灯不时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威廉皇帝本人并未亲临,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那无处不在的意志,如同悬在镜厅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林晓皇帝通过汉斯·伯格上尉带来的无线电,在柏林无忧宫的书房里,实时聆听着现场的进程,他不需要亲临,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压力。

法国总理颤抖着手,拿起那支沉重的、特制的签字笔,笔身上雕刻着德意志帝国的鹰徽,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无力。

他面前摊开的,是厚厚一叠名为《法德合作与欧洲联合框架条约》的文件,这份文件,实质上将法兰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主权剥夺殆尽,使其彻底沦为德意志帝国的附庸和“欧洲联盟”体系内一个被支配的次要成员。

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阿尔萨斯-洛林全境正式归于德意志帝国,再无争议。

《凡尔赛条约》中的赔款的1500亿金马克减少到950亿欧元

法国北部工业区与比利时合并为“瓦隆-法兰西经济协作区”,由德国主导。

法国所有殖民地由德国“托管”关键港口和资源区。

法国剩余的海军主力舰艇移交德国“统一指挥”。

法国承担德国此次“平叛”的全部军费及巨额“补偿金”共25亿欧元

法国法律、教育、经济政策需与欧盟“协调”。

法国无条件加入德意志帝国主导的“欧洲联盟”。

每一条都像是一把剜心的尖刀。法国总理的笔尖在签字页上方悬停了许久,最终,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尤其是对面德国外交部长那冰冷而不耐烦的眼神催促下,他几乎是闭着眼,用力地划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镜厅里显得格外刺耳,随着他放下笔,仿佛整个法兰西的精气神也随之被抽空。

观礼席上响起了德国及其盟国代表礼节性的、克制的掌声,而法国代表团这边,则是一片死寂,有人甚至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德国外交部长满意地拿起另一份文件,签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站起身,面向众人,用德语高声宣布:“在此,我谨代表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陛以及欧洲联盟最高指导委员会宣布,《法德合作与欧洲联合框架条约》即时生效!让我们欢迎法兰西共和国,成为欧洲联盟大家庭的新成员!愿法德友谊永固,欧洲永享和平与繁荣!”

“法德友谊永固!”德国人和盟国代表们齐声附和,声音在镜厅里回荡,更衬得法国人的沉默如同默哀。

消息通过电波传回柏林,林晓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对汉斯说:“看,汉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只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个时代过于沉重了。”

1918年8月12日,法国里昂,一处气氛压抑的军营食堂。

条约签订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传遍了法国,引发了巨大的民愤和普遍的绝望情绪。

但在军队中,这种情绪更加复杂,混合着战败的耻辱、被政府出卖的愤怒,以及一种不甘沉沦的血气。

食堂角落里,几位身着旧式法国陆军军装、肩章显示着不同军衔的军官围坐在一起,面前摆着的葡萄酒几乎没人动过。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耻辱!奇耻大辱!”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刚毅的准将,夏尔·埃兰(这是虚构人物,仅代表自由法国的精神),压低声音,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震得酒杯晃动。

“我们在前线流血牺牲,那些波尔多的政客,却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荣誉,像卖牲口一样卖给了德国人!在凡尔赛宫!在镜厅!”

“埃兰准将,小声点……”旁边一位较年轻的上校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现在到处都是德国人的眼线和甘愿当奴才的法奸,现在说这些很危险。”

“怕什么!”另一位留着浓密胡须的步兵团长低吼道,“军队已经被解散重组,我们的武器要被收缴,优秀的单位要被拆散填充到德国人的‘欧盟联合部队’里去!这跟亡国有什么区别?!我们穿着这身军服,难道就是为了有一天向柏林敬礼充当他们的猎狗吗?”

埃兰准将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们不能就这样屈服。法兰西没有灭亡,只要还有不愿意屈膝的法国人,法兰西的精神就还在。”

他环视在场的几位同僚,他们都是他信得过、且对现状极度不满的中坚军官。

“我们必须离开!”埃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去海外,去我们还保有一定影响力的殖民地!北非!那里有我们的军队,有我们的基地,有不愿意接受德国人统治的同胞!我们在那里重新集结,举起自由的旗帜,继续战斗!”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意味着背叛现在的合法政府,意味着踏上一条充满未知危险的流亡之路。

“可是……我们能带走多少人?多少装备?德国人和他们扶持的新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年轻的上校提出了现实的困难。

“能带走多少是多少!”埃兰决然道,“秘密联系所有信得过的弟兄,愿意跟我们走的,分散行动,通过各种渠道前往马赛等南部港口。”

“至于装备……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带不走的,也不能留给德国人!重点是人员,是军官和士官骨干!只要人在,旗帜在,希望就在!”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早已在心中酝酿的名字:“我们的组织,就叫‘自由法国’!我们的目标,就是推翻柏林强加给我们祖国的枷锁,恢复法兰西的独立与荣耀!为了法兰西!”

“自由法国!为了法兰西!”几位军官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的火焰。尽管前路艰险,但这微弱的火种,毕竟在绝望的灰烬中点燃了。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隐秘的大转移在德国占领当局和新成立的、亲德的巴黎“协作政府”眼皮底下悄然进行。

在埃兰准将等人的精心组织下,数以千计不愿屈服的法**官、士官、飞行员、水手以及部分技术人员,利用各种借口脱离原有岗位,化整为零,通过铁路、公路甚至步行,向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马赛汇集。

马赛港的气氛同样紧张,德**事警察和“协作政府”的宪兵加强了巡逻和检查。

但港口的管理层和许多底层工作人员中,依然潜藏着对现状不满的爱国者,他们为这些“流亡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掩护和便利。

8月18日夜,在夜幕和自由法国支持者所带来局部骚乱的掩护下,第一批也是最重要的一批“自由法国”成员,大约八百余人,主要由军官和技术骨干组成。

悄然登上了几艘早已准备好的、悬挂着中立国旗帜或是伪装成商船的旧式驱逐舰和运输船。这些船只,是部分忠于“自由法国”理念的海军官兵,冒着极大风险控制并集结起来的。

埃兰准将站在其中一艘驱逐舰的舰桥上,回望着在夜色中逐渐远去的马赛港灯火,心情复杂。那里是他的祖国,如今却不得不以这种方式离开。

“起航!目标,突尼斯比塞大港!”他沉声下令。

舰队小心翼翼地避开德军巡逻艇和可能的水雷区,驶向茫茫地中海。

航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要担心德国海军或其意大利盟友港口出发的舰艇拦截,还要面对恶劣海况的考验。

与此同时,关于部分法**官携带装备叛逃至北非的消息,也开始零零星星地传到柏林和巴黎的德国占领军司令部。

1918年8月20日,柏林无忧宫。

汉斯·伯格上尉将一份帝国安全局的简报放在林晓的桌上:“陛下,来自巴黎和北非的情报显示,一支由前法**官埃兰准将领导的、自称‘自由法国’的叛军,已成功逃离本土,抵达法属突尼斯的比塞大港。他们正在那里集结力量,并试图号召海外殖民地的法军效忠。”

林晓看着简报,脸上并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玩味:“‘自由法国’?呵,历史还真是有某种惯性……哪怕我改变了这么多,总有些人不愿意接受面对现实。”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规模如何?威胁有多大?”

“目前估计核心成员约千人左右,主要是军官和士官,携带了部分轻武器和少量资金。他们控制了几艘小型舰艇。”

“短期内,他们缺乏挑战帝国或欧盟的直接能力。但长期看,如果他们能成功整合北非乃至其他法国殖民地的资源,可能会成为一个麻烦的象征和策源地。”

林晓沉吟片刻:“通知外交部和总参谋部。第一,向巴黎‘协作政府’提出最强烈抗议,指责其管控不力,并要求他们立即宣布‘自由法国’为非法组织,冻结其成员在法资产,通缉其主要头目。”

“第二,命令北非的奥斯曼帝国驻军和我们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加强对‘自由法国’控制区域的封锁和监视,限制其获取外部援助。第三,启动‘鼹鼠’计划,尝试从内部渗透或瓦解他们。”

他并不认为这股力量能立刻撼动帝国的统治,但他绝不会放任任何可能威胁新秩序的火种蔓延。

“告诉卡军情局的纳里斯少校和帝国安全局的奥托·斯科尔兹内少校,我要随时掌握那个埃兰……以及他身边所有人的动向。”

1918年8月22日,法属突尼斯,比塞大港。

在地中海灼热的阳光下,面对港口聚集的数千名支持者,这里面包括先期抵达的流亡者、当地驻军中的同情者以及部分殖民官员。

夏尔·埃兰准将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台上,身后飘扬着一面特意保留了洛林十字标记的三色旗。

他神情肃穆,声音通过简陋的扩音器,传遍了整个广场:

“法国的男女同胞们!海外领土的忠诚卫士们!”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并非背叛我们的祖国,恰恰相反,我们是为了拯救她于深渊!”

“一个屈辱的、非法的条约,在侵略者的刺刀和卖国贼的笔尖下,强加给了法兰西!它剥夺了我们的主权,玷污了我们的荣耀,将我们世代生存的土地置于异族的统治之下!”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也要告诉全世界:法兰西没有灭亡!法兰西共和国没有灭亡!”

“她就在这里!在每一个拒绝屈服的自由法国人心中!在海外这片仍然飘扬着真正三色旗的土地上!”

“我们,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此宣告成立!我们绝不承认柏林和波尔多那群懦夫签署的卖国条约!我们将以一切手段,继续为法兰西的自由、独立和完整而战斗!”

“我们呼吁所有海内外的法国人,无论你是军人还是平民,无论你在本土还是在殖民地,请加入我们!支持我们!为了挣脱枷锁,为了重建共和,为了打倒德国侵略者!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战斗到底!”

“荣耀属于真正的法兰西!自由万岁!”

埃兰的演讲充满了悲壮和力量,极大地鼓舞了在场的人群,“自由法国万岁!”“法兰西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尽管前路未知,尽管力量微弱,但一面象征抵抗的旗帜还是在北非的土地上树立了起来。

“自由法国”的成立宣言,迅速通过其他反德国家的无线电波和报纸传遍了世界。

虽然其实际军事实力有限,但其政治象征意义却不容小觑。它像一根刺,扎在了德意志帝国试图构建的“稳固”的欧洲新秩序之上。

在柏林,林晓主持了一次小范围的安全会议。

“先生们,‘自由法国’不过疥癣之疾,但其存在,会鼓舞帝国内部其他潜在的分离势力和反对派。”林晓分析道,“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伦敦的流亡政府和华盛顿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一个可能的支点。”

他做出了进一步指示:

“加大对巴黎‘协作政府’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尽快稳定本土局势,清剿残余抵抗势力。”

“命令奥斯曼帝国,加强对突尼斯边境的军事压力,必要时可以进行有限的越境打击,但不能扩大为全面战争,目前我们还需要消化欧洲的成果。”

“外交上,向所有承认‘欧盟’的国家施压,要求他们不得承认‘自由法国’政权。”

“至于意大利那边……”林晓看了一眼地图上分裂的意大利半岛,“告诉我们在罗马、米兰和那不勒斯的‘朋友’,严密监视教皇国和南方的动向,防止任何外部势力通过意大利半岛向‘自由法国’输送物资,奥斯曼帝国在昔兰尼加的基地,要充分利用起来。”

他将“自由法国”的问题,视为一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应对的长期博弈。帝国的重心,依然在于巩固欧洲大陆的霸权,消化胜利果实,并应对更宏观的全球挑战。

“自由法国”的崛起,也在分裂的意大利半岛引起了不小的震惊。

在米兰,亲德的北意大利傀儡国政府首脑,忧心忡忡地向他的德国顾问表示担忧,担心“自由法国”会与南方的波旁王室统治的那不勒斯王国,甚至与保持中立但影响力犹存的教皇国勾结,威胁北意大利的“稳定”。

而在梵蒂冈,教皇本笃十五世同样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他对德意志帝国强势主导欧洲、以及法国被迫签署屈辱条约感到不安。

同时,他也对“自由法国”的命运抱有某种程度的同情,但迫于德国的压力和在意大利半岛的现实,梵蒂冈保持了沉默,未对“自由法国”发表任何官方表态,但其内心的倾向,已然成为各方猜测的焦点。

而在那不勒斯王国,古老的波旁王室则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态。他们既庆幸借助德国的力量摆脱了统一的意大利王国的统治,恢复了部分王权,又对北方强大的德国邻居充满戒惧。

“自由法国”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潜在的合作可能,但也深知与德国直接对抗的风险,因此态度暧昧,暗中观察。

地中海的棋局,因为“自由法国”这颗意外落下的棋子,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