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62章 新秩序的蓝图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62章 新秩序的蓝图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复活赛没打赢,话说回来,几天没更新了?】

1917年的4月,欧洲大陆的硝烟味正被初春泥土的清新气息逐渐取代。

德意志帝国在取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后,其核心挑战已从铁与血的征服,转向了更为精妙的政治整合、经济重塑与势力范围的精密划分。

威廉皇帝深知,帝国的长远霸权并非建立在阅兵式的荣耀之上,而是取决于此刻在谈判桌、地图室和金融市场上做出的决策。

在动身前往维也纳与盟国君主进行至关重要的峰会之前,林晓在柏林无忧宫和帝国总理府内,以惊人的效率和决断力,率先启动了一系列旨在将军事优势固化为长久经济主导权的内部改革。

他召集了内阁成员、金融巨头和工业代表,其场面不亚于部署一场新的战役。

“先生们,”在帝国银行的机密会议室内,林晓对着一群神情肃穆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说道,“我们的铁与血赢得了土地,但现在,需要我们的马克去赢得未来,一个混乱、货币贬值的欧洲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以帝国马克为基石的金本位新体系。”

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德意志帝国银行宣布建立“中欧货币清算同盟”,以帝国马克为绝对核心,与奥匈克朗、保加利亚列弗、奥斯曼里拉以及即将成立的新附庸国货币建立固定汇率联系,并逐步推动帝国马克成为同盟内唯一的储备和结算货币。

一位资深银行家私下赞叹:“陛下此举,是要让我们的马克比我们的步枪射程更远,影响力更持久 陛下实属英明!”

紧接着,在总理府,针对工业家和容克地主的担忧,林晓展现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手腕。“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他对着一群面露忧色的工业巨头和大地主。

“担心竞争?担心技术外流?但先生们,眼光要放长远!一个拥有5亿多人口的、统一的、免税的市场,难道还喂不饱德国的工业吗?至于农业,”

他转向容克代表,“帝国将提供补贴,并确保共同体的外部关税保护你们的利益。但代价是,我们必须向前走,不能为了个别集团的利益,阻碍整个帝国的战略布局!”

最终,将战时的物资协调机制升级为永久性的“中欧经济共同体”的计划得以强力推行,目标是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建立统一的对外关税壁垒。

同时,他下令成立“中欧铁路与运河规划局”,其雄心勃勃的蓝图是修建连接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索菲亚-君士坦丁堡的钢铁动脉,并重启莱茵河-多瑙河运河的世纪构想。

“我们要让德国的商品、德国的士兵、德国的思想,能够像血液在身体里流动一样,畅通无阻地抵达这个新躯体的每一个角落。”

他对心腹们如此解释,此外,“中欧工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从螺丝钉的规格到铁路的轨距,都将逐渐打上“德国制造”的深刻烙印。

1917年4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这座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迎来了决定战后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秘密高峰会议。与会者包括:

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 威廉二世 - 绝对的胜利者和主导者。

奥匈皇帝 卡尔一世 - 焦虑破碎的盟友,帝国内部危机四伏。

奥斯曼苏丹 穆罕默德五世(由实权人物大维齐尔 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 代表) - 疲惫**的伙伴,渴望挽救穆斯林帝国。

保加利亚沙皇 斐迪南一世 - 贪婪狡猾的投机者,渴望最大化战利品。

(以上都是1915的星辰远征...呸....主要参战国,1916后的不算。)

会场金碧辉煌,气氛却微妙而紧张,表面上的觥筹交错与兄弟情谊,掩盖不住桌面下的利益算计与暗流涌动。

每位君主和代表都带着长长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愿望清单和深藏的焦虑而来。

威廉皇帝首先定调,他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先生们,我的兄弟朋友们!我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巨大的勇气与惨烈的牺牲,共同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战争,摧毁了英法企图束缚我们的旧秩序。”

“今天,我们聚集于此,并非为了简单的分赃,而是为了用智慧和远见,构建一个能确保我们所有国家世代安全、繁荣与荣耀的新秩序!德意志帝国追求的不是独占的利益,而是一个强大、稳定、团结的中欧同盟!为我们永恒的友谊与同盟,干杯!”

众人举杯附和,但眼神中的心思却各不相同。

随后的闭门会议迅速进入了实质性的、也是最为艰难的势力范围划分讨论,巨大的地图铺在长桌上,参谋官们用彩色的铅笔在上面勾勒又涂改。

卡尔一世迫不及待地首先发言,他的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威廉表哥,您清楚我的困境,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叫嚣独立,捷克人在布拉格街头设置路障,没有您的支持,我的皇冠甚至可能戴不到明年春天!我迫切需要您的军队继续驻扎,帮我稳定局势,此外,奥匈帝国为战争流尽了血,我们必须获得相应的补偿,以安抚国内的情绪。”

林晓身体前倾,手指点着地图上的奥匈帝国:“亲爱的卡尔,稳定你的帝国,符合我们共同的利益。马肯森的军队会留下,直到你完全控制局面。至于补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卡尔一世急切的脸。

“我全力支持你将二元帝国改革为‘三元帝国’甚至‘多瑙联邦’的设想,一个更现代、更能满足各民族诉求的结构,是哈布斯堡王朝延续的唯一途径。在此基础上…”

他拿起一根蓝色铅笔,在地图上巴尔干西北部画了一个圈:

“…原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阿尔巴尼亚,将完全置于维也纳(之前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一起管理)的管辖之下,这是你的势力范围。”

接着,铅笔又指向亚得里亚海沿岸和波兰地区:“的里雅斯特以西的意大利领土以及未来在与俄国谈判中,从波兰分割的部分土地,都可以优先考虑奥匈的需求。”

卡尔一世仔细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很快又忧虑起来:“感谢您的慷慨,表哥,但是…这样的改革,匈牙利人会发疯的,他们绝不会同意与波西米亚人平起平坐…”

“那就让他们学会接受现实!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匈牙利人了,你必须学会重拳出击。”林晓的语气陡然转冷,“或者,让马肯森元帅教他们什么是现实,什么叫无限制格斗,卡尔,现在是重塑帝国的最佳时机,借助胜利的威望和德国的力量,快刀斩乱麻,犹豫不决,只会让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他的话既是支持,也是不容退缩的压力,卡尔一世沉默了,他知道自己除了紧紧依靠德国,已别无选择。

随后大维齐尔塔拉特帕夏接着开口,他的声音沉稳但透着疲惫:“陛下,奥斯曼帝国为同盟事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寻求的不仅是战利品,更是生存与复兴,我们必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恢复帝国的尊严与完整。”

林晓点了点头,显得十分理解和慷慨:“这是自然,尊敬的大维齐尔,德意志帝国永远记得加里波利勇士们的牺牲。”

他指向北非和中东地图:“德国承认奥斯曼对埃及和苏丹的宗主权,之前从意大利分割的海外殖民地和领土都将回奥斯曼、而在高加索,巴统、卡尔斯等地理应归还苏丹陛下,并且,塞浦路斯岛也将回到奥斯曼的怀抱,这是你们应得的报酬。”

塔拉特帕夏的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但林晓接下来的话明确了价码:“作为我们深厚友谊和持续支持的保证,奥斯曼帝国需要向德国企业开放所有石油、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

“同时,德国的军事和财政顾问将帮助奥斯曼军队实现现代化,并重组帝国的财政体系。”

“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德国获得资源和安全,而奥斯曼将获得新生,成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强国。”

这话语背后的意思很清楚:奥斯曼将以部分主权为代价,换取德国的保护和支持。

塔拉特帕夏深知这是屈辱的,但也是避免帝国彻底被彻底瓜分的唯一选择,他沉重地点了点头:“…奥斯曼帝国感激陛下的支持,愿我们的合作能带来繁荣和富强”

最后是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挥舞着手:

“陛下!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也是最忠诚的!最勇敢的!我们必须得到整个马其顿、整个色雷斯,直到爱琴海!还有多布罗加!这是当初的承诺!”他的要求充满了贪婪,试图利用德国的支持最大化领土。

林晓看着他,脸上带着微笑,但眼神锐利:“亲爱的斐迪南沙皇,保加利亚的贡献毋庸置疑。”

他拿起铅笔,在马其顿大部分地区和西色雷斯画了一下:“这里,毫无疑问属于保加利亚,你将获得渴望已久的出海口。”

然而,当斐迪南的手指急切地指向东色雷斯和君士坦丁堡时,林晓的铅笔却坚决地挡住了他。

“但是,”林晓的语气不容置疑,“东色雷斯,包括阿德里安堡,以及海峡区域,必须由奥斯曼帝国保留,一个过于强大、并且直接控制海峡两岸的保加利亚,不符合同盟的整体战略平衡,也会引发我们奥斯曼兄弟不必要的紧张。”

刚说完林晓便看到斐迪南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就好像自己老婆和老王在旁边,而自己却只能在一旁当个无能的丈夫。

“至于多布罗加,”林晓继续施加压力,“南部归你,但北部…我们或许需要考虑留给罗马尼亚,作为对其在战争中的‘奖励’,这有助于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稳定的均势,防止某一方过于强大。”

这是明确告诉斐迪南,德国不会无条件满足他所有的领土野心,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斐迪南一世的脸因失望和愤怒而涨红,他几乎要发作:“陛下!这…这简直是背叛!我们流了这么多血,却只能得到一半的面包?!”

“沙皇陛下,”林晓的声音冷了下来,身体微微后仰,带着一种俯视的姿态。

“请您认清现实,没有德意志帝国,您连这一半面包都得不到,是选择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并且由德国保障其安全的保加利亚,还是选择…孤立无援,甚至可能面对周围所有邻居的敌意?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

强大的压力之下,斐迪南一世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颓然坐回椅子上,最终不甘地妥协了,他意识到,在这场强者的游戏中,他终究只是一个次要角色。

(斐迪南一世的心里:“我以后就是去死,被夺位,在索菲亚被架空当傀儡,也不会再找德国一次。”)

关于俄国问题,会议达成了共识:采取“分化和遏制”战略,支持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高加索地区的独立或自治,将它们纳入德国的经济和政治轨道,建立一个广阔的“东方屏障地带”。

会议持续了三天,最终形成了《维也纳秘密协定》的框架,这是一场典型的、基于**裸实力和利益交换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德国作为绝对主导者,成功地将其盟友的利益诉求纳入到自己设计的“中欧同盟”体系之中,既用战利品暂时满足了伙伴,又通过制衡策略确保了自身的核心控制力,并将它们的经济命脉牢牢抓在手中。

维也纳峰会的结果很快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中欧各国的报纸开始在大肆宣扬“同盟的团结与伟大未来”,德国的资本和技术人员开始潮水般涌入盟国和新获得的领土,地图绘制员们忙着绘制新的欧洲和非洲地图。

然而,分裂与不满的种子已然埋下,奥匈内部的民族矛盾并未因联邦设想而消失,反而可能因外部压力而加剧。

奥斯曼帝国精英阶层中对德国深度控制的抵触情绪在暗中滋生,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对未能完全满足领土野心而耿耿于怀,私下里咒骂德国人的“背信弃义”。

4月8日,峰会结束后的盛大晚宴上,威廉皇帝与卡尔一世并肩站在美泉宫的阳台上,眺望着维也纳璀璨而略显疲惫的夜景。

“卡尔,”林晓缓缓说道,声音融入晚风,“你看到了吗?旧的欧洲,那个由伦敦和巴黎说了算的欧洲,已经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破产而彻底消亡了,未来的世界,属于团结一致的大陆强权。

“我们今日共同开创的事业,将决定下一个百年的命运,改革你的帝国,卡尔,让它变得现代化、有效率、有凝聚力,这是它在这个新世界里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

卡尔一世点点头,手中酒杯里的葡萄酒微微晃动,映衬着他复杂的目光:“我明白,威廉表哥,您的支持至关重要,只是…前方的路布满荆棘,改革触动的利益太多,匈牙利的贵族,波西米亚的激进分子…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从来没有好走的路,亲爱的表弟,但是不同的道路始终都会到达那个终点。”林晓意味深长地回答,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下去,是唯一的选择,记住,德意志帝国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只要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句话既是承诺,也是警告。

与此同时,在柏林,汉斯·伯格少尉正与林明华小姐再次会面,这次是更为正式地讨论纪录片的文化视角。

在咖啡馆柔和的灯光下,两人就如何艺术地表现“战争中的普通人”和“胜利后的希望与反思”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谈论着镜头语言、配乐选择和历史真实性,彼此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共鸣在交谈中进一步加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