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27章 凛冬的尖啸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27章 凛冬的尖啸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东欧平原的初冬,来得迅猛而残酷。

凛冽的寒风如同冰冷的锉刀,刮过被炮火反复耕耘、已然一片焦黑荒芜的土地。

泥泞被冻结成坚硬的、棱角分明的土块,行走其上,靴底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天空是永恒的、压抑的铅灰色,偶尔洒下的惨淡阳光,也无法带来丝毫暖意。

这就是1915年末的东线,一个被战争和严冬共同蹂躏的人间炼狱。

斯摩棱斯克外围,德军东线主力集群的进攻锋线。

尽管取得了明斯克大捷,但向俄国腹地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

俄军撤退时实施了残酷的焦土政策,炸毁桥梁,焚烧村庄,污染水源,并在关键节点依托地形构筑起层层叠叠、由战壕、铁丝网、雷区和大纵深反坦克壕沟组成的防御体系。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试图复制维尔纽斯和明斯克的辉煌,却发现自己撞上了一面由冰雪、钢铁和绝望编织成的墙壁。

“野狼-A”坦克的初试锋芒很快遇到了硬骨头。

在一处名为“血色农场”的无名高地争夺战中,古德里安上校亲自督导的一个“野狼”排陷入了苦战。

三辆“野狼”试图引导步兵冲击俄军主阵地,却在阵地前沿一道宽达四米、深三米的反坦克壕沟前被迫停滞。

工兵试图架设简易桥梁,却遭到两侧高地俄军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压制,死伤惨重。

一辆“野狼”试图强行绕行,右侧履带却碾上了狡猾伪装的反坦克地雷(粗糙但有效的铸铁壳大家伙),伴随着一声巨响和冲天的火光,负重轮被炸飞,瘫痪在原地动弹不得,成了俄军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见鬼!37毫米炮!一点钟方向!灌木丛!” 车内通话器里传来车长声嘶力竭的警告!

咻——轰! 一枚37毫米穿甲弹狠狠撞在“野狼”的正面倾斜装甲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幸亏“野狼”的正面装甲足够坚厚(最厚处25mm),炮弹被弹开,只在装甲板上留下一个狰狞的凹坑和四处飞溅的火星,但巨大的冲击力依然让车内乘员头晕目眩,耳鼻流血。

更可怕的是从废墟和弹坑里窜出的俄军步兵,他们抱着点燃的、塞满橡胶和汽油的玻璃瓶——“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原始版本,嚎叫着扑向坦克!

砰!一个燃烧瓶砸在发动机舱盖板上,粘稠的火焰瞬间流淌开来! “灭火器!快!” 车组乘员手忙脚乱地扑打着火焰,机枪手操纵着同轴机枪拼命扫射,试图阻止那些疯狂的俄军步兵靠近。

步坦协同出现了脱节,跟随的德军步兵被俄军猛烈的侧射火力压制在壕沟里,难以有效清除这些致命的“坦克杀手”。

古德里安在后方观察所里,通过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切,脸色铁青,他手中的铅笔被他无意识地掰成了两截。

“野狼”的性能毋庸置疑,但战场是动态的,敌人也在学习、在适应。

缺乏有效的工兵支援和步兵紧密配合,缺乏压制敌方反坦克火力的即时手段,再好的坦克也只是昂贵的铁棺材。

“我们需要空中支援!立刻!马上!” 古德里安对着野战电话低吼道,声音因愤怒和焦虑而嘶哑。

“告诉兴登堡元帅!我们需要能准确敲掉那些反坦克炮和机枪巢的东西!需要能撕裂他们防线的尖刀!‘朱雀’!‘朱雀’在哪里?!”

他的吼声,沿着冰冷的电话线,穿越数百公里的冻土,最终回荡在柏林阿德勒斯霍夫试验场的机库里。

柏林,阿德勒斯霍夫,帝国航空技术中心机库。

这里与东线的冰天雪地恍如两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航空汽油、润滑油和金属切割的热味。

巨大的“齐柏林”飞艇骨架在一旁若隐若现,而机库中央,则停放着那架造型奇特、通体银灰、线条流畅的“朱雀”俯冲轰炸机原型机。

林晓(威廉二世)在一群工程师和空军军官(新成立的帝国空军部队代表)的簇拥下,审视着这架凝聚了他对空中支援所有期望的利器。

首席试飞员,性格张扬的王牌飞行员恩斯特·乌德特,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他首次驾驶“朱雀”进行俯冲测试的感受:

“…陛下!这感觉棒极了!就像一块石头从天上砸下去!操纵响应灵敏!机体坚固得吓人!就是拉起的时候有点费劲,G力(重力加速度)太大,眼前发黑!不过习惯了就好!绝对是把好刀!就是…”

他挠了挠头,“俯冲的时候太安静了,只有风噪,不够…不够带劲!要是能有点动静,吓死那帮地上的老鼠就好了!”

“动静?”

林晓心中猛地一动!一个来自后世记忆深处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瞬间击中了他——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死亡尖啸!

那种利用安装在起落架上的小型螺旋桨驱动的哨子(“耶利哥号角”)发出的、旨在进行心理恐吓的恐怖噪音!

“乌德特!” 林晓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猛地抓住飞行员的胳膊。

“你说得对!它需要声音!需要让敌人听到就魂飞魄散的声音!”

他转向旁边一脸错愕的工程师们,“立刻!在‘朱雀’的起落架支柱上,或者炸弹挂架上,加装特制的发声装置!原理很简单!利用俯冲时的高速气流,驱动一个或者多个小型的、带叶片的哨子!要能发出最刺耳、最恐怖、像女人尖叫、像地狱开门一样的声音!”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近乎“儿戏”的要求惊呆了。

给严肃的战争机器装哨子? “陛下…这…会影响气动性能…而且…”

“性能损失可以微调!我要的是心理效果!”林晓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狂热。

“想象一下!当‘朱雀’从云端带着这种尖啸俯冲而下时,地面的敌人会是什么反应?他们的士气会瞬间崩溃!这声音就是审判的号角!是德意志铁翼的宣告!它的价值,抵得上一个炮兵师!”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优先级。尽管满腹疑虑,工程师们还是立刻行动起来,进行紧急设计和风洞测试。

几天后,一种结构简单却效果惊人的气流哨被加装到了“朱雀”原型机的固定起落架外侧。

11月28日,乌德特驾驶着这架安装了“耶利哥号角”的“朱雀”,在试验场上空进行了第一次带哨俯冲测试。

当银灰色的机体调整姿态,机头向下,开始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刺向大地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撕心裂肺的、非人般的尖锐嘶鸣声,瞬间撕裂了长空!那声音极高极刺耳,充满了绝望和毁灭的气息,仿佛来自深渊的咆哮,又像是无数冤魂的尖啸!

地面上的观察员无不骇然变色,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感到一阵心悸!

俯冲!尖啸!投弹(训练弹)!拉起! 乌德特驾驶飞机重新爬升,兴奋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甚至压过了引擎的轰鸣:

“上帝啊!陛下!这声音太棒了!我自己都快被吓尿了!下面的家伙们肯定魂都没了!”

成功了!林晓仰望着天空中那架重新爬升的“朱雀”,脸上露出了冰冷而满意的笑容,死亡的尖啸,已经铸成。

就在“朱雀”完成它的死亡初啼时,遥远的南线,两个战场正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战争的残酷。

意大利,皮亚韦河防线。

奥匈军队在德军心理战专家施特拉赫维茨少校的持续“助攻”下,发动的“雪崩”后续攻势并未能一举突破意军重整的防线。

皮亚韦河成了新的血磨坊,然而,心理的崩溃比**的伤亡更致命。

那夜夜顺风飘来的威尼斯船歌、煽动性的广播、雪片般的劝降传单,如同缓慢发作的毒药,持续侵蚀着意军的斗志。

12月5日夜,寒风刺骨。皮亚韦河中游一段相对平静的阵地,由意大利第33“卢卡”步兵团防守。

哨兵吉安尼裹着单薄的军大衣,冻得瑟瑟发抖,望着河对岸奥匈阵地星星点点的灯火,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白天广播里那个诱惑的声音:

“…回家吧…温暖的壁炉…妈妈做的通心粉…”

突然,黑暗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有压抑的啜泣。

“谁?”吉安尼紧张地端起步枪。,几个黑影跌跌撞撞地跑过战壕,是他们排的士兵!

“疯了!卡尔洛他们疯了!他们要游过河去投降!”一个士兵带着哭腔喊道。

吉安尼冲到战壕前沿,只见冰冷的、漆黑的皮亚韦河里,十几个身影正艰难地向对岸泅渡!

对岸的奥匈哨兵发现了他们,探照灯扫过,但没有开枪,反而有人用生硬的意大利语喊着:

“过来吧!欢迎!有热汤!” 就在这时,意军阵地后方响起了军官愤怒的呵斥和枪声!负责督战的宪兵队开火了!子弹打在河里,溅起冰冷的水花!河里传来惊恐的惨叫,有人中弹沉了下去,但更多的人拼命向对岸游去… 这场夜间逃亡和镇压的惨剧,如同瘟疫般在皮亚韦河防线蔓延。

开小差、主动投降的事件层出不穷。尽管意军高层采取了最严厉的镇压措施,甚至枪决了多名带头投降的军官,但士气已经瓦解。

奥匈军队虽然未能取得大规模突破,但意大利军队的战争意志,正在这“威尼斯悲歌”中缓慢而确定地流失,整个防线,摇摇欲坠。

奥斯曼,高加索山脉,埃尔祖鲁姆以东。

严寒比意大利前线酷烈十倍,狂风卷着雪粒,抽打在奥斯曼第三集团军(重组后)残部和紧急增援而来的德军山地猎兵脸上,如同刀割。

俄军在夺取埃尔祖鲁姆后,并未停下脚步,尤登尼奇的部队正像冷酷的压路机,沿着结冰的山路,步步紧逼,兵锋直指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核心——埃尔津詹!

撤退变成了溃败和灾难。缺乏冬装、饥饿交加的奥斯曼士兵成建制地被冻僵在战壕里,或被俄军哥萨克骑兵追杀屠戮,恩维尔帕夏的求救电报一封比一封绝望。

12月8日,一个阴沉的早晨。在一处狭窄的山谷隘口,负责断后的一个奥斯曼营和一个连的德军山地猎兵被俄军先锋死死咬住,退路即将被切断。

“帕夏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隘口六小时!”

传令兵的声音在风雪中颤抖, 守?拿什么守?士兵们枪栓都被冻住,手指僵硬得拉不开枪机。

火炮因为严寒润滑油凝固,根本无法射击。,绝望笼罩着阵地。

就在这时,一支特殊的德军后勤分队冒着风雪赶到。

他们押送着几十个印着骷髅标志、密封严实的特殊木箱。

“打开!快!”带队的德军化学战军官(戴着厚重的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显得异常诡异)用生硬的土耳其语命令道。

木箱被撬开,露出里面一排排粗短的、涂着灰色漆的炮弹,弹体上清晰地印着黄色的“Gelbkreuz”(黄十字)标记和骷髅头!这是德军秘密运抵的“芥子气”炮弹!

“装填!目标——前方山谷,俄军集结区域!” 德军军官的声音透过面具,沉闷而冰冷。

残存的几门勉强能用的奥斯曼山炮被推了上来,奥斯曼炮兵看着那些恐怖的炮弹,手都在发抖。

他们听说过这种魔鬼武器。 “快!不想死就照做!”德军军官厉声催促。

炮口扬起,对准了山谷下方正在艰难行军队列、对此一无所知的俄军部队。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在山谷间回荡。

炮弹划破寒冷的空气,落在俄军队列中,但预想中的猛烈爆炸并未出现,只有几声相对沉闷的炸响,腾起一股股淡淡的、带着淡淡甜味的黄色烟雾。

烟雾迅速弥漫开来,如同死亡的薄纱,笼罩了惊慌失措的俄军士兵。

起初,是剧烈的咳嗽,眼睛、喉咙、皮肤火烧般的刺痛。

紧接着,是皮肤上出现可怕的水泡和溃烂,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导致窒息!士兵们在极度痛苦中翻滚、哀嚎,却吸入了更多致命的毒气!整个山谷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俄军的进攻队形彻底崩溃,幸存者丢盔弃甲,惊恐万状地向后逃窜,将恐怖的“黄雾”传说带遍了整个前线。

隘口守住了。代价是数百名俄军士兵在极度痛苦中缓慢死亡,以及战争伦理的彻底沦丧。

消息传回柏林,林晓沉默良久,他知道,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他下令严格封锁消息,并严令只有在最极端、最危急的情况下,并经他亲自批准,才能使用这种“特殊武器”。

东线的僵持,意大利的悲歌,高加索的毒雾…1915年的冬天,在死亡与尖啸中,缓缓落下帷幕。

帝国的铁翼已然初啼,但前方的道路,依旧被浓重的血雾和未知的阴霾所笼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