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11章 太平洋的血战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111章 太平洋的血战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1919年1月20日,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东南方向海域。

蔚蓝的海面在赤道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看似平静,水下却暗流汹涌,德国远东舰队的一支巡防舰分队,由轻巡洋舰“鲁尔”号担任旗舰,辅以三艘S113型驱逐舰。

正以反潜队形,犁开一道道白色的浪痕,执行着例行的巡逻和威慑任务,自从日本海军及其伪装袭击舰将破交战范围扩大并日趋猖獗以来,从东南亚通往美洲西海岸,乃至德国本土的这条重要海上交通线,就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气息。

“鲁尔”号那简洁而现代化的舰桥上,舰长冯·米勒海军中校举着高倍望远镜,如同雕塑般凝立着,仔细地搜索着远方的海天线,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踪迹。

他的心情远不如海面看起来那般平静,就在几天前,一艘隶属于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的万吨级货轮“符腾堡”号,在菲律宾海以东、靠近关岛的海域神秘失踪,只发出了短暂的遇袭模糊信号便再无音讯,舰队司令部高度怀疑是遭到了日本最新式远洋潜艇的隐蔽偷袭。

“声纳接触!不明水下目标!方位2-7-0!距离约3000米!速度缓慢,正在下潜!”声纳兵突然发出的急促而略带紧张的报告,如同警铃般瞬间撕裂了舰桥上略显沉闷的氛围。

“战斗警报!全体人员就位!深水炸弹准备!进入反潜作战程序!”冯·米勒中校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达了一连串清晰而果断的命令。

刺耳的战斗警报铃声在整个舰艇内部回荡,水兵们沿着狭窄的通道奔跑着,迅速进入各自的战位,炮塔开始旋转,深水炸弹投射器旁的士兵揭开了安全盖。

通过声纳员对水下目标特征的初步判断,那无疑是一艘潜艇,而且其螺旋桨噪音特征与德国海军档案中记录的已知型号均不符,静音性能似乎优于德国目前装备的U型潜艇,极有可能是日本海军秘密投入实战的某型新式远洋潜艇……

“右舷发现鱼雷轨迹!两枚!高速接近!距离1500米!”桅杆了望哨几乎是在声嘶力竭地尖叫,声音中充满了惊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投向右侧海面,只见两条清晰的、笔直的白色死亡航迹,如同两条被激怒的海蛇,破开蔚蓝的海水,以惊人的速度直扑“鲁尔”号优美的舰体而来!

“右满舵!双车进四!全速规避!释放烟雾干扰!所有近防炮、高射机枪,对准鱼雷轨迹前方区域,拦阻射击!”冯·米勒中校的声音因为极力克制而显得有些沙哑,但他下达的命令却有条不紊。

“鲁尔”号庞大的舰体在海面上猛地向右倾斜,划出一个急促而惊险的弧线,舰艏劈开巨大的浪花。

舰尾的深水炸弹被操作手们根据声纳大致方位匆忙投入水中,发出沉闷的爆炸声,在海面下激起一道道浑浊的水柱,试图干扰潜艇的声纳定位和攻击。

舰舷两侧的37毫米速射炮和20毫米机关炮疯狂地向鱼雷袭来的方向倾泻着弹药,炽热的弹壳如同雨点般落入海中,在海面上打出一片片密集的白色水花,试图在鱼雷的路径上形成一道弹幕。

第一枚鱼雷几乎是擦着剧烈转向的“鲁尔”号舰艏几米远的地方呼啸而过,带起的涌浪让舰体一阵摇晃。

第二枚鱼雷则在距离舰体右舷后方约五十米处轰然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鲁尔”号的舰体上,导致舰身剧烈震颤,甲板上一些未固定好的设备被震落,部分官兵被震倒在地,舷窗玻璃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纹。

“目标深度急剧变化!正在高速脱离!失去接触!”声纳兵紧盯着屏幕,紧张地报告。

侥幸逃过一劫的“鲁尔”号和迅速靠拢过来的僚舰,在事发海域反复搜索、投掷了大量深水炸弹,持续了数小时,直到夜幕降临,却最终一无所获。

那艘神秘而危险的日本潜艇,如同它出现时一样,幽灵般地消失在了浩瀚太平洋的深处。

.....

1919年2月3日,柏林,无忧宫战略规划室。

巨大的欧洲地图几乎覆盖了整个墙面,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和线条清晰地标示出德意志帝国直接控制的领土、欧盟成员国、卫星国以及尚未完全平息的抵抗区域。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掌控感。林晓皇帝站在地图前,手中拿着一支细长的象牙指示棒,汉斯·伯格少校如影随形地侍立在一旁,几位核心内阁部长和总参谋部的高阶将领围拢在周围,神情肃穆。

“先生们,”林晓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指示棒的尖端划过从法国比斯开湾到波兰东部边境,再从挪威北角到意大利南蒂罗尔以及奥斯曼帝国也门的广阔区域。

“军事上的胜利已经为我们赢得了绘制新欧洲版图的权力,但现在,我们需要将这场胜利转化为永久性的、不可撼动的秩序我们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联盟,更是一座防范未来某些极端主义崛起的‘欧洲堡垒’。”

他详细阐述了构筑这座“堡垒”的三大支柱: “总参谋部需在三个月内,完成‘欧盟联合防御总司令部’的组建。”

“各国精锐部队将被打散重组,编入由德军军官主导的‘欧盟联合军团’,重点构建三条核心防线:西线‘大西洋壁垒’,依托法国、比利时、荷兰海岸线,建立永备工事、雷达站和岸防炮群,防止任何来自海上的反扑;南线‘阿尔卑斯-地中海屏障’,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西西里岛,并与奥斯曼帝国协作,牢牢锁死地中海出入口;东线‘维斯瓦河-喀尔巴阡山防线’,作为应对未来任何可能来自东方的威胁的战略缓冲。”

“还有经济部长先生,”林晓看向瓦尔特·冯克。

“‘欧盟关税同盟’必须立刻全面落实,我们要在联盟内部实现资源、工业、农业和市场的最大化整合,罗马尼亚的石油、瑞典的铁矿、法国的铝土、乌克兰的粮食……所有这些都要在一个高效的、由柏林指导的计划经济框架下流动。”

“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欧盟核心区在战略资源上的基本自给自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尤其是对海外殖民地和美国市场的依赖,欧元的地位必须进一步强化,任何试图挑战欧元结算体系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欧盟整体的挑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林晓的指示棒重点敲了敲柏林的位置,“是这里————各国的人心,我们需要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文化与教育革新。”

“推广德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重塑历史叙事,强调欧洲在帝国领导下的统一与复兴,将旧时代的民族仇恨转化为对共同‘欧洲家园’的认同与扞卫。”

“同时,安全机构需要更有效地运转,监控、分化、清除任何潜在的抵抗思想和组织,无论是来自左翼、右翼还是民族主义者,我们要让‘欧洲人’的身份,优先于法国人、波兰人或意大利人。”

他最后总结道,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这座堡垒,将不仅仅依赖外墙的坚固,更依赖于其内部结构的坚韧和统一,任何裂痕,都将被视为对帝国权威的挑战,必须被毫不犹豫地铲除,听懂掌声。”

“.....”

......

1919年2月8日,太平洋,德属萨摩亚首府阿皮亚港。

热带阳光炙烤着碧蓝的海湾,椰林在微风中摇曳,但港口的气氛却与这度假胜地般的景色格格不入。

经过加强的德国远东舰队巡防舰分队,包括轻巡洋舰“鲁尔”号和几艘驱逐舰,正静静地停泊在港内,进行短暂的休整和补给,岸基雷达天线缓缓转动,高射炮阵地上的士兵警惕地注视着天空。

在“鲁尔”号的军官休息室内,舰长冯·米勒海军中校正与驻萨摩亚的帝国行政专员以及刚刚转场抵达的“金雕”战斗机中队指挥官开会,桌上摊着海图,上面标注着近期可疑船只活动的区域。

“日本人这个狗,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跟狗一样?在我们的岛屿周围嗅来嗅去。”

行政专员指着地图上几个被红圈标记的无人礁盘。

“我们的巡逻艇上周在萨瓦伊岛以北发现了一艘没有标识的渔船,行迹诡异,试图靠近我们的海岸线进行测绘,被驱离后迅速逃窜。”

“我们的雷达也捕捉到过不明身份的飞机信号,从高度和速度判断,很可能是海军侦察机。”

“金雕”中队队长补充道,“他们不敢进入我们的防空识别区,但显然在收集情报。”

冯·米勒中校面色凝重:“这是典型的战术试探,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防御范围和警惕性,上次潜艇偷袭未果,他们改变了策略。”

他看向中队长,“我们需要扩大空中巡逻范围,尤其是夜间。‘游隼’中队要保持待命,随时准备对任何确认的敌对目标进行打击。”

他转向行政专员:“同时,我建议立刻加强所有外围岛屿,特别是那些拥有淡水资源和潜在锚地的岛屿的守备力量,建立观察哨和简易机场。我们不能给日本人任何建立前进基地的机会。”

1919年2月12日,凌晨,萨摩亚以东约200海里国际水域。

一架德国海军“海鸥”水上侦察机,正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在低空进行例行巡逻,飞行员是经验丰富的施密特少尉,观察员则是眼神锐利的芬克上士。

“注意,三点钟方向,有微弱灯光!”芬克上士突然压低声音说道,同时调整了夜视望远镜。

施密特少尉立刻操纵飞机转向,并降低了高度。在微弱的天光和海面反光下,他们隐约看到一艘船的轮廓,这艘船并没有开启航行灯,正在以低速徘徊。

“不是商船……看它的上层建筑,低矮,封闭……是军舰!(突然激动!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我可没玩梗。)”芬克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它在干什么?好像在……放小艇?”

就在这时,那艘船似乎也发现了逼近的侦察机,甲板上突然亮起探照灯,一道强烈的光柱瞬间锁定了“海鸥”水上侦察机!同时,对方的小口径机关炮也开始对空射击,曳光弹划破夜空!

“被发现了!是日本人!拉高!发报!”施密特少尉猛拉操纵杆,同时大声喊道。

芬克上士迅速敲击电台键钮,发出紧急电文:“紧急!发现不明军舰,特征疑似日军军舰,位于萨摩亚以东约200海里,正在投放小型船只!我正在遭受攻击!”

“海鸥”侦察机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在弹雨中穿梭,艰难地爬升,几发炮弹在机身附近爆炸,碎片打得机体叮当作响。

最终,它成功摆脱了火力范围,带着获取的宝贵情报和机身上的弹孔,向萨摩亚基地返航。

这份紧急情报被立刻传回柏林。林晓在无忧宫获悉后,眼神冰冷,日本人的试探已经从侦察升级到了近乎实战的边缘行为。

“命令远东舰队,”林晓对汉斯说,“组织一支特混编队,以‘马肯森’号战列舰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为核心,前往事发海域进行武力侦察和威慑。”

“授权他们,如果遭遇任何日本海军舰只进行敌对行动,可予以击沉,同时,通知斯科尔兹内,‘狼人’的训练进度要再次加快。太平洋的岛屿,很快可能需要他们去‘清理’一下了。”

1919年2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沙皇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在他的书房里来回踱步,壁炉的火光映照着他焦虑不安的脸。

东线战事的僵局让他寝食难安,喀山前线依旧毫无进展,红军依托冬季和坚固工事顽强抵抗,高尔察克的东征军损失不小,却未能取得决定性突破。而来自柏林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德**事顾问团团长冯·德·戈尔茨将军刚刚结束与他的会面,态度虽然依旧恭敬,但言辞间透出的意味却让他感到窒息。

德国人不仅严格控制着援助物资的流向和数量,更开始深度介入俄罗斯“帝国政府”的运作。

德国顾问被安插到各个关键部门,从财政部到内务部,甚至开始影响他的官员任免。经济命脉被德国资本渗透,军队的指挥系统里德国顾问的声音越来越重要。

“他们这是在把我变成傀儡!变成德国人的狗!”沙皇对身边仅存的几位心腹抱怨,声音中充满了无力感。

“没有德国的支持,我无法对抗布尔什维克,但接受了德国的支持,罗曼诺夫王朝的尊严和俄罗斯的独立又何在?”

一位年老的心腹谨慎地提醒:“陛下,眼下最重要的是消灭赤色威胁,统一罗斯,德意志帝国是我们必须倚靠的力量……有些代价,恐怕不得不付出。”

就在这时,侍从官通报,帝国安全局驻莫斯科的代表请求觐见,沙皇心中一惊,安全局是柏林直属的秘密警察机构,其触角无处不在。

来的是一位表情冷漠的秘密警察队旗队长,他带来了一份“建议名单”,上面列出了几位被认为“效率低下”或“对德不够友好”的部长和将军的名字,暗示沙皇应该进行人事调整。

沙皇看着那份名单,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不是建议,不是商量,而是命令,拒绝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在德国的绝对实力面前,他这位“全俄沙皇”的权威,显得如此脆弱,他仿佛看到德意志帝国的阴影,正透过柏林的无忧宫,深深地笼罩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上空,越来越浓重。

1919年2月20日,德国黑林山,“狼穴”训练营。

经过一个多月地狱般的淬炼,最初的250名候选者,如今只剩下不到90人。

但留下来的,无一不是经历了脱胎换骨般变化的精英。他们的眼神锐利而沉静,带着狼一般的警惕和耐心,身体如同淬火的钢铁般坚韧。

在一个模拟热带雨林环境的训练区,斯科尔兹内亲自监督一场综合考核,队员们被分成小组,空投到这片陌生区域,要求在48小时内,找到并“摧毁”一个隐藏的“敌方通讯中心”,同时躲避另一组扮演追兵的教官的搜捕。

雨水冰冷,泥泞不堪,蚊虫肆虐,但这些“狼人”候选者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和战斗力。

他们利用环境完美伪装,设置精巧的陷阱和诡雷,用最低限度的补给维持体能,并通过缴获的器材和自制的工具,成功地定位并突袭了目标。

在与“追兵”的交火中,他们的战术动作干净利落,小组配合默契无间,即使在劣势下也沉着冷静,最终大部分小组都成功完成了任务。

斯科尔兹内站在观察点,看着这些在泥水中如同鬼魅般穿梭的身影,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近乎残忍的满意笑容。

他拿起通往柏林的专线电话:“陛下,‘狼人’的獠牙,已经初步磨利。他们渴望鲜血和任务。”

电话那头,林晓的声音传来:“很好。让他们准备好,帝国的壁垒,需要最锋利的牙齿来守卫,也需要最隐蔽的利爪,去撕开远方的威胁。”

黑林山的寒风依旧凛冽,但一群真正的“狼人”已经诞生,他们即将走出训练的牢笼,被投入到更加残酷和真实的战场,无论是欧洲堡垒的阴影之下,还是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之中,他们都将成为德意志帝国最令人胆寒的秘密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