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深处的风带着潮湿的凉意,吹得火把猎猎作响。程明举着特制的磷光矿石,光线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照亮了满墙交错的矿脉纹路。五名弟子紧随其后,赵铁扛着沉重的青铜镐,石砣手里攥着祖传的矿灯,昏黄的光晕里,少年们的眼睛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记住水晶的特征。” 程明停下脚步,用指尖敲了敲岩壁上一块半透明的矿石,磷光在矿石内部流转,形成淡淡的光晕,“纯净无杂质,硬度高于普通岩石,光照下能折射出七彩光斑 —— 就像上次乱葬岗的能量光球。” 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成功看到周文立刻掏出麻布笔记本,笔尖在炭条上沙沙作响。
自从上次提出 “灵气光是否遵循光谱规律” 的疑问后,程明就一直在琢磨三棱镜实验。修真界虽有透光灵石,却从未有人研究过光的折射原理,更别说用物理方法分解灵气光。格物院的藏书里只有 “灵玉透光” 的记载,找不到任何关于折射角度的描述,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从零开始。
“师父,水晶和石英有啥区别?” 赵铁的大嗓门在矿洞回荡,他扒开一块嵌着白色晶体的岩石,“这玩意儿透光性挺好,但敲起来脆得很。” 少年铁匠出身,对矿石硬度的判断格外敏锐。
程明凑过去用磷光石照射,晶体内部立刻浮现出细密的纹路:“这是石英,杂质太多。水晶是石英的纯净体,内部应该像冰一样透明,没有这种云雾状纹路。” 他拿出自制的游标卡尺 —— 用两根刻度精确的青铜条制成,小心翼翼地测量晶体的折射率,“你看,石英的折射角度不稳定,会影响分光效果。”
石砣突然蹲下身,耳朵贴在岩壁上听了片刻,然后用矿灯照着一处凹陷:“师父,这边的矿脉在‘呼吸’。” 少年矿工后裔对地质变化有着天生的敏感,他口中的 “呼吸”,其实是灵气在矿脉中流动产生的微弱震动。
程明的量子神识立刻扫过去,果然在岩壁深处捕捉到稳定的能量波动。不同于普通矿石的杂乱频率,这片区域的灵气波动呈现出规律的正弦曲线,就像被精心调校过的琴弦。他示意赵铁动手,青铜镐落下时发出沉闷的响声,火星溅在岩壁上,露出里面藏着的半透明晶体。
“找到了!” 苏巧第一个惊呼出声。少女的眼睛在昏暗的矿洞里格外明亮,她指着镐痕处露出的晶体,“里面没有纹路,像凝固的月光!” 阳光般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让艰苦的矿洞探索都变得温暖起来。
众人合力将这块篮球大小的矿石开采出来,清理掉外层的岩石后,露出的水晶虽不算完美,却已足够纯净。程明用卡尺测量后满意点头:“棱面夹角约 60 度,透明度达标,就是边缘需要打磨。” 他看向赵铁和苏巧,“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打磨工作在格物院的实验区展开。程明特意清理出一块平整的石板,找来不同粗细的砂岩 —— 从粗粒的磨石到细如粉尘的砂岩粉,整整排列了五排。赵铁负责粗加工,少年抡着特制的石锤,将水晶边缘敲出大致的三角形轮廓,每一击都精准控制着力道,避免震碎晶体;苏巧则用细砂岩耐心打磨,少女的手指灵活得像在编织,指尖的薄茧与冰凉的水晶形成奇妙的对比。
“师父,为啥非要三角形?” 林小满蹲在旁边,手里捧着记录数据的陶罐,里面插着五根不同长度的竹签,代表不同角度的测量结果。药童对植物了如指掌,却对几何图形充满困惑,“圆形不是更容易打磨吗?”
程明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三角形:“因为光的折射角度与棱镜夹角有关。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晶,再从水晶回到空气时,两个界面的夹角会决定分光效果。60 度是最理想的角度,能让不同波长的光分开最大距离。” 他捡起两块石英片演示,“就像水流过不同形状的河道,拐角越规则,分流越清晰。”
周文突然举手,炭笔还停留在笔记本上:“师父,您说灵气光也有波长?就像您讲过的声波有频率?” 书生弟子将格物学知识与传统乐理结合,眼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那不同属性的灵气,是不是就像不同音调的声音?”
这个比喻让程明眼前一亮:“非常准确!可见光有七色,灵气光也有五行属性,本质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打磨三棱镜,就是要证明灵气光同样能被分解 —— 这可能是破解灵根奥秘的关键。” 他看着水晶在苏巧手中逐渐成形,心中涌起强烈的期待。
打磨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水晶的硬度远超普通岩石,粗砂岩磨了整整两天,才将棱角打磨平整;细加工时,苏巧的手指被砂岩磨破,渗出的血珠滴在水晶上,晕开淡淡的红痕。少女只是咬着唇用布条简单包扎,继续用砂岩粉混合清水细细抛光,专注的神情让程明想起地球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