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 > 第46章 数学启蒙

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 第46章 数学启蒙

作者:浅梦吟秋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6

晨光透过矿洞顶部的缝隙斜射进来,在青石地面上投下道金色光柱。程明站在临时搭起的石台前,看着台下五张紧张又好奇的脸,掌心的炭笔在粗糙的石板上划出第一道弧线。矿洞石壁被连夜打磨平整,成了天然的黑板,角落里堆着新采集的磁扰矿石和捆扎整齐的藤蔓,空气中弥漫着岩石与松脂的清香。

“今日第一课,不学吐纳,不练剑法。” 程明举起炭笔,在石壁上写下工整的 “1、2、3”,“我们学数。”

王铁黝黑的脸上露出困惑,铁匠铺长大的他只识得称上的斤两,从未见过这样排列整齐的符号。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老茧,那里还残留着打铁时的灼痕 —— 在铁铺,算错斤两顶多赔些铜钱,可在这格物院,学这些 “鬼画符” 能改变无灵根的命运?

“程先生,” 药童林小满怯生生地举手,他怀里还揣着记账的竹简,“弟子在药圃学过认数,可这些符号…… 和记账的数字不一样。” 他说着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繁体的 “叁”,与石壁上的 “3” 形成鲜明对比。

程明放下炭笔,弯腰捡起五颗圆润的石子:“你们看,这是五颗石子。” 他将石子排成一行,又拿出三颗排在下方,“再添三颗,一共是多少?”

石蛋率先数了出来:“八颗!” 矿工后裔的他对数量有着天然的敏感,在矿洞搬了六年矿石,凭手感就能估出重量,却从未想过这背后还有学问。

程明笑着在石壁上写下 “5 3=8”:“这就是加法。用符号代替数数,能让我们更快更准地计算。就像石蛋你估矿石重量,若能算出精确数字,就不会被管事克扣工钱了。”

石蛋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精光。他常年被管事以 “分量不足” 为由扣工钱,若真能算出精确数字……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悄悄发了芽。

少女苏巧指尖缠着藤蔓,正用纤细的手指摆弄石子。她自幼跟着绣娘学活,对对称和比例有种天生的直觉,看着石子排列的规律,突然轻声道:“先生,四颗石子分两堆,每堆两颗,是不是和绣绷上的对称花样一样?”

“正是。” 程明赞许地点头,在石壁上画出对称的两堆石子,“这就是均分,将来学除法会用到。就像你给伤口敷药,药量分匀了才能好得快。”

苏巧的眼睛亮了,她想起母亲临终前因药量不均加重病情的往事,握着藤蔓的手指紧了紧 —— 原来这些符号,竟和救命的医术有关。

只有书生赵文彬眉头紧锁。他曾在私塾学过《算经》,却从未见过如此 “粗鄙” 的教法。在他看来,修真当求大道,钻研这些 “市井小术” 简直是本末倒置。“程先生,” 他拱手行礼,语气带着几分质疑,“弟子斗胆问一句,这些数字与灵气运转何干?莫非认得这些符号,就能引气入体了?”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事。五人虽怀着希望加入格物院,心底却始终藏着对无灵根的绝望。程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石壁上画了个圆圈:“你们看这矿洞的支撑柱,为何要做成圆形而非方形?”

石蛋立刻答道:“圆形受力匀!方形角落容易裂!” 这是他在矿洞用血汗换来的经验。

“说得好。” 程明在圆圈旁写下 “π≈3.14”,“这叫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知道这个数,就能算出最稳固的支撑柱尺寸,比凭经验摸索更可靠。” 他转向赵文彬,“灵气运转亦有规律,就像这圆周率,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数学,就是发现这些规律的语言。”

赵文彬愣住了。他从未想过,枯燥的数字竟能与 “道” 联系起来。《算经》里的勾股定理、方田术,在他看来不过是谋生工具,此刻经程明一点拨,竟仿佛窥见了某种更深层的联系。

接下来的时辰,程明从最基础的加减乘除教起。他用藤蔓在地面围出方格教几何,用不同颜色的矿石代表未知数教代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弟子们熟悉的生活:

王铁想学如何计算铁器淬火的水温,程明就教他比例换算,告诉他 “三分火七分水” 的古法可以精确到 “3:7” 的比例;

林小满纠结于药草配比,程明用分数解释 “一钱当归配两钱黄芪” 其实是 1\/2 的比例关系;

石蛋关心矿车承重,程明便用乘法演示 “每根木轨承重五百斤,十根就能承重五千斤”;

苏巧想学伤口包扎的松紧度,程明用几何角度说明 “绷带倾斜 45 度缠绕最稳固”;

就连最抵触的赵文彬,也被程明用 “勾股定理优化剑招角度” 的演示吸引,忍不住拿起石子在地上推演。

正午时分,程明布置了第一道作业:用今天学的加法,计算矿洞储存的灵泉水如何分给五人,每人每日用量相等。林小满很快算出 “总共有二十斤,每人四斤”,却在分配时发现水罐形状不规则,难以精确量取。

“这便是数学的意义。” 程明拿出五个一模一样的竹筒,“先算出数字,再制造工具实现它。就像炼丹需要丹炉,格物需要量具。” 他取出昨夜赶制的木尺,上面刻着均匀的刻度,“这叫标尺,能让你们的计算落地生根。”

苏巧接过木尺,指尖划过整齐的刻度,突然福至心灵:“先生,若用标尺量伤口长度,再按比例配药,是不是就不会出错了?”

“正是如此。” 程明欣慰地看着她,“数学不只存在于石壁上,更在药圃、铁匠铺、矿洞和针线篮里。无灵根不是缺陷,只要掌握规律,你们能做的比有灵根者更多。”

这句话像道惊雷,劈开了五人心中的阴霾。王铁攥紧拳头,指节发白 —— 他想起父亲总说 “无灵根就该一辈子打铁”,此刻却看到了另一条路;林小满抚摸着记账竹简,那些模糊的 “大约”“少许”,似乎都能变成清晰的数字;石蛋望着矿洞的支撑柱,第一次觉得那些冰冷的岩石里藏着秘密。

午后的阳光越发炽热,程明在石壁上写下 “格物学三原则”:

万物可量:长度、重量、时间皆可数字化;

规律可算:用符号和公式描述万物运转;

知行合一:用计算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计算。

赵文彬站在石壁前,久久凝视着这三行字。他突然意识到,程明教的不是市井小术,而是一种全新的 “悟道” 方式 —— 别人用灵根感应天地,他们用数字丈量世界。他捡起地上的石子,在石板上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 “1”,代表自己是格物院的第一个书生弟子。

黄昏时分,弟子们陆续离开,石蛋却迟迟不走。他蹲在矿洞角落,用石子在地上反复演算程明教的乘法,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先生,” 他突然抬头,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我算出矿洞的支撑柱间距该是七尺二寸,比现在的五尺更省材料,还更稳固!”

程明走过去,看着他歪歪扭扭却准确的算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五个无灵根的杂役,就像五颗蒙尘的矿石,只需一点火光,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夜幕降临时,矿洞的火把次第亮起,照亮了石壁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程明坐在石台前,翻看弟子们的作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王铁的铁器淬火比例表、林小满的药草分数换算、石蛋的矿洞承重计算、苏巧的包扎角度图、赵文彬的勾股定理推演…… 每一份都带着生涩,却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数学启蒙只是第一步。前路还有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还有无数传统势力的质疑和阻挠。但看着石壁上那五双认真刻画符号的手印,程明的心中充满了坚定。

这些无灵根的先驱者,正在用数字编织一条全新的道路。而这条路的尽头,或许就是打破灵根桎梏,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的未来。

火把的光芒透过石缝照向夜空,仿佛在向满天星辰宣告:属于格物学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