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36章 腊梅的清芬

灶王爷的赊账簿 第136章 腊梅的清芬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0:52

晨雾还没散尽时,豆宝就被窗台上的暗香勾醒了。她披衣推窗,冷冽的空气里飘着股清苦的甜,像浸了蜜的薄荷——是院角的腊梅开了。

枝桠上的花苞攒了整冬,此刻全绽开了,金黄的花瓣裹着层薄霜,在雾里像撒了把碎星。豆宝踮脚折下最矮的一枝,花瓣上的霜花沾在指尖,凉丝丝的,香气却更浓了,顺着指缝往衣袖里钻。

“当心冻着。”娘端着铜盆从灶间出来,蒸汽在她鬓角凝成细珠,“刚熬了腊八粥,快趁热喝。”她看见豆宝手里的腊梅,眼睛亮了亮,“插在你沈爷爷送的青瓷瓶里,摆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

青瓷瓶是前儿沈爷爷拿来的,瓶身上爬着条淡青的龙,说是年轻时在瓷窑边捡的,缺了点口,却透着股温润的古意。豆宝往瓶里灌了些清水,把腊梅插进去,金黄的花配着青灰的瓶,倒像幅刚干的水墨画。

爹蹲在门槛上磨镰刀,刀刃在晨光里闪着冷光。“过几日该杀年猪了,”他往磨刀石上淋了点水,“让你娘给你沈爷爷留块五花肉,他爱吃红烧肉,得带点肥的才香。”

粥香混着梅香漫了满院,沈爷爷的竹杖声从巷口传来时,豆宝正把剥好的蒜瓣放进腊八醋里。玻璃罐里的醋泡着蒜,已经泛出淡淡的绿,像浸了翡翠的水。“爷爷,您闻这梅香!”她掀开门帘喊,手里还捏着颗蒜瓣。

沈爷爷披着件厚棉袍,手里拎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刚买的芝麻酥。“就属你家的梅花开得早,”他把纸包往桌上一放,目光落在青瓷瓶上,“这花配这瓶,倒是雅致。”他往碗里盛了勺粥,枣泥的甜混着梅香,在舌尖漫开来,“比城里的香烛味好闻。”

娘往沈爷爷碗里夹了块腊肉:“您尝尝这个,前儿腌的,咸淡刚好。”她指着墙上的日历,“再过二十天就除夕了,得开始蒸馒头、炸丸子了,您爱吃啥馅的?”

“素馅就行,”沈爷爷喝着粥,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萝卜粉条的,再放把虾皮,鲜得很。”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棉袍兜里摸出个红纸包,“给丫头的压岁钱,提前给了,省得过年时忘了。”

红纸包里的铜钱用红绳串着,沉甸甸的,在晨光里闪着黄亮的光。豆宝刚要推辞,就被娘按住了:“拿着吧,你爷爷的心意。”

午后的雾散了,日头把雪地照得晃眼。豆宝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腊梅树下,看沈爷爷用竹篾编灯笼。青黄的篾条在他手里转着圈,很快就编出个圆圆的骨架,像个缩小的月亮。“等编好了糊上红纸,再贴几片梅瓣,”他笑着说,“保准是全村最俏的灯笼。”

风拂过枝桠,落了些花瓣在沈爷爷的棉袍上,金黄的花配着花白的发,倒比堂屋的瓷瓶更像幅画。豆宝捡起片落在膝头的花瓣,夹进去年的课本里,墨香混着梅香,像把这冬的清芬,锁进了字里行间。

“爷爷,您年轻时见过这么香的梅吗?”她摸着灯笼的骨架,篾条光滑得像浸了油。

“在山里见过野梅,”沈爷爷的手指在篾条上打着结,“长在悬崖上,花小,香却烈,能飘半座山。”他往灯笼架上糊了层薄纸,“人也一样,不在排场,在骨里的劲。”

日头偏西时,灯笼的骨架编好了。沈爷爷把它挂在檐下,风一吹轻轻晃,像个待着穿新衣的娃娃。豆宝看着青瓷瓶里的腊梅,忽然觉得这冬天也不全是萧瑟,有梅香暖着,有灯笼盼着,有老人孩子笑着,日子就像这梅花,看着清苦,细品却全是甜。

沈爷爷要走时,豆宝折了枝最盛的腊梅给他。“插在您的窗台上,”她说着,把花枝往他手里塞,“屋里也能闻见香。”

沈爷爷拄着竹杖往巷口走,梅枝在他身后轻轻晃,香气跟着竹杖的“笃笃”声,在雪地上织出条香路。豆宝站在院门口看,直到他的身影拐过墙角,梅香却还在空气里绕,像句没说完的暖话。

夜里,梅香顺着窗缝钻进来,和灶膛里的柴火味缠在一起。豆宝摸出课本里的花瓣,放在鼻尖闻了闻,清苦的甜里,好像还藏着沈爷爷编灯笼的竹香,藏着腊八醋的酸,藏着芝麻酥的脆——全是这冬月里,最实在的暖。

她想起沈爷爷说的野梅,长在悬崖上也照样开花,忽然觉得,日子就该像这腊梅,不管天多冷,风多大,该香的时候,总要香得烈烈的,不藏着,不掖着,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闻见这股子劲儿。

窗外的月光落在青瓷瓶上,梅影在墙上轻轻晃,像谁在夜里绣着朵不谢的花。豆宝笑着翻了个身,明天,得给腊梅再浇点水,好让它开得更久些,香得更远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