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32章 冬酿的甜

灶王爷的赊账簿 第132章 冬酿的甜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0:52

檐下的冰凌结得又粗又长,像串透明的玉簪,在日头下闪着冷光。豆宝蹲在灶门前添柴,看娘把新收的糯米倒进陶瓮,白花花的米粒在瓮里堆成小山,沾着清晨的寒气,泛着瓷实的光。

“得先淘三遍,”娘用木瓢舀着温水往瓮里倒,水花溅起的细珠落在灶台上,很快凝成细小的冰粒,“淘干净了蒸出来才香,酿酒也不会发苦。”

爹坐在门槛上削竹片,要给陶瓮编个透气的盖子。竹片是新劈的楠竹,泛着浅黄的光泽,削下来的竹屑卷成小筒,像堆蜷着的玉虫。“今年的糯米饱满,”他看着陶瓮里的米,“比去年多酿两坛,给你沈爷爷留着,他爱喝这口甜酒。”

豆宝往灶膛里塞了根松柴,火苗“腾”地窜起来,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响。她想起去年酿的甜酒,装在粗瓷碗里,米香混着酒香,抿一口能暖到心里,沈爷爷总说“这酒比城里的大曲醇,带着米气的甜”。

糯米蒸好时,屋里飘满了麦香。娘把蒸熟的糯米倒在竹匾里摊开,白汽裹着热气往上冒,在房梁上凝成水珠,“嗒嗒”滴在地上,像谁在悄悄数着时辰。“得晾到温乎才行,”她用筷子把米拨匀,“太烫了会把酒曲烫死,太凉了发不起来。”

沈爷爷的竹杖声在院外响起时,糯米刚晾出点白气。他裹着件厚棉袄,手里拎着个小布包,里面是他自己晒的酒曲,黑褐色的块状物上还沾着点稻壳。“我这酒曲放了三年,”他把布包递给娘,“比新曲发得稳,酿出来的酒甜得绵。”

娘把酒曲碾碎,和糯米拌在一起,动作轻得像在揉棉花。“叔的曲儿是好,”她笑着说,“去年用您的曲,酒浆清得能照见人影。”

拌好的糯米被装进陶瓮,娘用手在中间按出个圆坑,说这是“透气的眼”,能看着酒浆慢慢涨起来。沈爷爷往瓮口盖了层干净的棉布,又压上块青石,“得放在灶边,这里暖和,发得快。”

豆宝摸着陶瓮的外壁,温乎乎的像揣了个小炭炉。她忽然想起沈爷爷说的,酿酒就像过日子,得有耐心等。米要选好的,曲要陈的,温度要合适,少一样,都出不来那口绵甜。

接下来的几天,豆宝每天都要去看陶瓮。第三天早上,她掀开棉布,看见坑底积了些清亮的酒浆,米香混着淡淡的酒香漫出来,像藏了个小小的春天。“娘,出酒浆了!”她踮着脚喊,声音里带着雀跃。

娘走过来闻了闻,笑着点头:“成了,再过半月就能喝。”她往瓮口又盖了层厚布,“天越来越冷,得多盖点,别冻着。”

冬至那天,第一坛甜酒开了封。娘舀了半碗,给豆宝和沈爷爷各倒了点,酒浆在碗里晃着,像融化的月光。豆宝抿了一口,米香裹着酒香,甜得绵柔,从舌尖暖到胃里,比去年的更醇厚些。

“好,”沈爷爷咂咂嘴,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花,“这酒里有米的实诚,有火的暖,还有等的耐心,喝着舒坦。”

窗外的冰凌还没化,风刮过檐角发出“呜呜”的响,屋里却暖得很。陶瓮里的甜酒还在慢慢发酵,米香混着酒香,和灶膛里的柴火味、沈爷爷的旱烟味缠在一起,像把整个冬天的暖,都酿进了这坛酒里。

豆宝看着陶瓮上的青石,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冬酿的甜酒,得慢慢熬,静静等,把辛苦、牵挂、盼头都揉进去,才能酿出那口熨帖人心的绵甜。而那些等的时光,那些添柴的夜晚,那些一起守着陶瓮的日子,本身就是酿酒时,最不能少的料。

她往沈爷爷的碗里又添了点酒,看他眯着眼笑,看娘在灶边忙碌,看爹在编装酒的竹篮,心里甜得像含了块糖。这冬天,有酒暖着,有人陪着,再冷的风,好像也吹不进这满室的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