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75章 谷底奇遇,见白发翁

古人的智慧 第75章 谷底奇遇,见白发翁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75章:谷底奇遇,见白发翁

崖底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混着溪水湿润的气息,拂在轩辕脸上,驱散了坠崖后的几分晕眩。他扶着身边的一棵粗壮树干,缓缓直起身,目光扫过这片陌生的幽谷。四周的岩壁如刀削斧凿,却在顶端留出一道缝隙,天光从那里倾泻而下,给谷底的花草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些奇异的花朵颜色艳丽得有些不真实,红的像燃烧的火焰,紫的像凝固的霞光,还有些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银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群安静栖息的蝴蝶。

溪边的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几条通体发光的鱼正摆着尾巴游过,它们身上的光芒并非耀眼的强光,而是像月光一样柔和的莹光,随着游动在水中划出一道道转瞬即逝的亮痕。轩辕忍不住走近溪边,蹲下身,伸出手想要触碰那清凉的溪水,指尖刚一接触水面,就感到一阵沁人心脾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到手臂,让他因坠崖而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咳咳……”

一声略显苍老的咳嗽声突然从身后传来,打破了谷底的宁静。轩辕心中一惊,猛地回头,右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石刀。他记得坠崖前周围并没有其他人,这谷底难道还有住户?

只见不远处的一块平滑大石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老翁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麻布衣衫,衣衫上打了好几块补丁,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的头发和胡须都白得像雪,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和胸前,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眼睛却亮得惊人,正带着一丝笑意看着自己,眼神清澈而温和,没有丝毫恶意。

轩辕握着石刀的手微微松开了些,但警惕并未完全放下。他站起身,对着老翁拱了拱手,沉声问道:“老人家,您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地?”

老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咳嗽了两声,用手捶了捶自己的胸口,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沉稳:“老夫是谁不重要,倒是你,年纪轻轻,怎么会掉到这幽谷里来?”他的目光落在轩辕身上,带着几分探究,又像是在打量一件有趣的物件。

轩辕这才注意到,老翁的身边放着一个小小的竹篓,里面装着一些刚采来的草药,叶片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和露水。看来这位老翁是在此地采药的。他稍稍放下心来,解释道:“晚辈轩辕,为寻访一位名叫岐伯的高人,路过此地时不慎坠崖,侥幸生还。”

提到“岐伯”二字,老翁原本平静的眼神似乎动了一下,他挑了挑眉,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哦?你找岐伯做什么?”

轩辕见老翁似乎知道岐伯,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晚辈听闻岐伯是懂得生命奥秘的智者,想向他学习医道,救治族人。”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生怕老翁不知道岐伯的下落。

老翁听完,点了点头,慢悠悠地从大石上站起身。他的动作看起来有些迟缓,仿佛年迈体衰,但当他站直身体时,却又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丝毫不见佝偻。“医道救人,是好事。”他说着,迈开脚步向轩辕走来。

随着老翁的走近,轩辕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香,那香味不同于谷底花草的芬芳,而是由多种草药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息,温和而醇厚,闻着让人心里很舒服。他注意到老翁的手指关节有些粗大,指腹上布满了老茧,显然是常年与草药打交道留下的痕迹。

“你可知岐伯在哪里?”轩辕忍不住再次问道,眼中充满了期待。

老翁停下脚步,与轩辕面对面站着,他上下打量了轩辕一番,目光在他腰间的石刀、背上的行囊,还有肩头那只正好奇地盯着自己的幼狼追风身上一一扫过,然后才慢悠悠地说道:“岐伯行踪不定,不过,老夫倒是知道他常去的一个地方。”

轩辕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看到了希望的火种:“还请老人家告知!晚辈感激不尽!”他说着,就要向老翁行大礼。

老翁抬手制止了他:“不必多礼。”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在告诉你之前,老夫倒想考考你。”

轩辕一愣,随即坚定地说道:“老人家请讲,晚辈定当尽力作答。”他知道,想要得到指点,恐怕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对方可能与岐伯有关,考验一番也是常理。

老翁指了指自己竹篓里的草药,说道:“这些都是老夫刚采的草药,你且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轩辕顺着老翁的手指看去,竹篓里的草药种类不少,有些是他在部落附近见过的,有些则是在进山后认识的,还有几种是他从未见过的。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竹篓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株草药。

这株草药的叶子呈锯齿状,颜色翠绿,根部是淡黄色的。轩辕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清苦的气味钻入鼻腔。“这是蒲公英,”他肯定地说道,“叶子可以生吃,能清热;根部熬汤喝,能治肚子痛。”

老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轩辕又拿起另一株,这株草药的茎很细,开着小小的白色花朵,叶子呈心形。“这是马齿苋,”他说道,“把它捣烂了敷在伤口上,能止血,还能防止伤口变坏。”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其他的草药,有的能治咳嗽,有的能缓解疲劳,有的则带有毒性,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对于那些自己认识的草药,他都准确地说出了它们的功效和用法;而对于那些不认识的,他也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翁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既不称赞,也不批评。直到轩辕辨认完最后一株草药,他才缓缓开口:“还不错,认识的草药不少,而且说得都还算准确。”

轩辕松了口气,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老翁话锋一转:“不过,你可知,医道的关键是什么?”

轩辕沉吟片刻,说道:“晚辈认为,医道的关键是能辨认草药,懂得如何治病。”

老翁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一。”他看着轩辕,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医道的关键,在于‘仁心’。”

“仁心?”轩辕重复了一遍,有些疑惑地看着老翁。

“没错,”老翁说道,“若没有一颗怜悯众生、想要救人的仁心,就算认得再多草药,医术再高明,也成不了真正的医者。你为了救治族人而不远千里寻找岐伯,这份心是好的,但日后行医治病,切不可忘了这份初心。”

轩辕恍然大悟,他郑重地向老翁行了一礼:“晚辈受教了。老人家的话,晚辈定会铭记在心。”

老翁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看来你是个可塑之才。”他站起身,说道,“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或许能让你对医道有更深的理解。”

轩辕连忙跟上老翁的脚步,追风也从他肩头跳下来,亦步亦趋地跟在旁边,时不时抬头看看老翁的背影,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呜呜声,像是在表达它的好奇。

老翁带着轩辕沿着溪边往前走,谷底的路并不平坦,布满了碎石和杂草,但老翁走得很稳,似乎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轩辕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里的草药种类异常丰富,很多都是他只在传说中听过,或者在《草木经》的描述中见过的。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着,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老翁拨开藤蔓,对轩辕说道:“进去吧。”

轩辕有些犹豫,但看着老翁鼓励的眼神,还是咬了咬牙,弯腰走进了山洞。山洞不深,但里面却别有洞天。洞壁上挂着一些风干的草药,散发着浓郁的药香。角落里堆着一些竹简,上面似乎刻着什么字。而最让轩辕惊讶的是,山洞的正中央,放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摆放着一些打磨得很光滑的石器,看起来像是用来捣药和碾药的工具。

“这里是老夫平日里休息和研究草药的地方。”老翁走进来说道,“你看这些竹简。”

轩辕走到角落,拿起一卷竹简,借着从洞口透进来的天光仔细看去,上面用古朴的文字刻着一些草药的名称、形态和功效,还有一些治病的方剂,很多内容都比他之前学到的更加详细和深奥。

“这些都是……”轩辕震惊地看着老翁。

“这些是老夫多年来行医的记录和心得。”老翁说道,“你既然立志学医,这些东西或许对你有用。”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岐伯常去终南山深处的一座药庐,你从这里出去后,一直往西北方向走,穿过一片密林,就能看到终南山了。”

轩辕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捧着手中的竹简,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竹简的重量,更是知识的重量。他再次向老翁深深一拜:“多谢老人家指点!晚辈无以为报……”

老翁摆了摆手:“不必言谢,只希望你将来能学有所成,救治更多的人。”他看着轩辕,眼中充满了期许,“去吧,前路还长,多加小心。”

轩辕点了点头,将竹简小心地收好,又向老翁行了一礼,才带着追风转身离开了山洞。当他走出山洞,回头望去时,只见老翁正站在洞口,向他挥手道别,阳光洒在老翁的白发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轩辕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动力,他握紧了手中的竹简,又摸了摸怀里那张从之前山洞里带出来的石刻草图,眼神坚定。终南山就在前方,岐伯也就在前方,他的求医之路,还在继续。

想知道轩辕在前往终南山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他能否顺利找到岐伯的药庐?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