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18章 第118集:北地观面色

古人的智慧 第118章 第118集:北地观面色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118集:北地观面色

朔风卷着雪沫子,像无数把细碎的冰刃,刮在轩辕脸颊上生疼。他裹紧了身上的兽皮袍,望着前方被冻得发硬的土地——这片北地,连空气都带着股凛冽的决绝,草木早早褪尽了绿意,只剩下枯黑的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

“再往前走三里,就是黑石山部落了。”同行的北地向导阿古拉裹了裹头巾,声音被风吹得有些发飘,“他们的巫医墨尔根,是这一带最懂‘看脸’的人。”

轩辕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自离开西域草原,一路向北,他见过牧民以马粪止血的粗犷,也试过羊肝补目带来的温润,却从未听过“看脸”能断病。他攥了攥怀中的兽皮记事册,封面上已积了层薄雪,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东夷的砭石、南疆的青蒿、西域的正骨术,此刻又添了几分对“看脸”诊病的期待。

黑石山部落的帐篷像一群伏在雪地里的黑色巨兽,帐篷外挂满了风干的兽骨和草药,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墨尔根的帐篷比旁人的大些,门口挂着一块磨得光滑的黑熊头骨,阳光偶尔穿透云层,照在骨头上,泛着冷硬的光。

“进来吧,风雪要大了。”帐内传来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带着北地人特有的厚重。

轩辕掀开门帘,一股混合着艾草、烈酒和兽皮的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帐内光线昏暗,正中央燃着一堆炭火,火苗舔着几块兽肉,发出滋滋的声响。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盘腿坐在毡垫上,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像北地冻裂的土地,却有着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正透过缭绕的烟气打量着他。

“你就是从南边来的轩辕?”墨尔根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审视,却无恶意。

轩辕拱手行礼:“晚辈轩辕,久闻墨尔根先生医术高明,特来请教。”

墨尔根咧嘴一笑,露出泛黄的牙齿:“请教谈不上。北地苦寒,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哪有什么高明医术。不过是见的病多了,摸出些门道罢了。”他指了指旁边的毡垫,“坐吧,先暖暖身子。”

刚坐下,帐帘被人猛地掀开,一股寒风卷着雪粒闯了进来,一个年轻牧民踉跄着扑进来,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脸色发青,嘴唇紫得像冻住的浆果,呼吸微弱。

“墨尔根大叔!快救救我娃!”牧民声音发颤,膝盖一软就想跪下。

墨尔根却没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目光在孩子脸上一扫,沉声道:“别急,把孩子放平。”

轩辕连忙上前帮忙,将孩子轻轻放在毡垫上。他仔细看着孩子的脸,青得发暗,连眼周都泛着乌色,小手冰凉,指甲盖也是紫的。这模样,他在南地见过类似的,多是瘴气侵体,可北地哪来的瘴气?

墨尔根伸出枯瘦的手指,没去碰孩子的脉,也没看舌苔,只是盯着孩子的脸,又扒开孩子的眼皮瞧了瞧,瞳孔有些散大。他眉头皱了皱:“孩子是不是在雪地里玩得太久?”

牧民连连点头:“是!刚才我没看住,他跟几个娃子去冰面上滑冰,回来就说冷,然后就晕过去了……”

“脸青,眼下发乌,是寒气伤了气血,堵了经脉。”墨尔根说着,从身后的药篓里抓出一把晒干的艾叶和几块生姜,“去,把这艾叶和生姜煮了,兑上半碗烈酒,温温的给孩子灌下去。再拿块热石头,裹上布,敷在他心口。”

牧民手忙脚乱地去了。轩辕却愣在原地,追问:“先生,仅凭面色就能断定是寒气伤了经脉?”

墨尔根瞥了他一眼,往火堆里添了块柴:“你在南边见过什么样的病?”

“见过瘴气发热,面色赤红;也见过湿热缠身,面色发黄。”轩辕如实回答。

“这就对了。”墨尔根指了指帐外,“天地万物,各有其色。春天草木发青,夏天烈日赤红,秋天作物发黄,冬天雪地发白,土地本身是黑的。人活在天地间,气血就像四季的草木,脸色就是气血的颜色。”

他指着炭火边一块被烤得发红的兽骨:“骨头本是白的,烧了就红,是有了火气;冻在雪地里的肉,会发黑发紫,是没了火气,被寒气困住了。人脸也是这样——”

正说着,帐外又进来一个妇人,捂着肚子呻吟,脸色蜡黄,额头上冒着冷汗。她刚站定,墨尔根就开口了:“你这是吃了没煮熟的肉吧?”

妇人一愣,随即点头:“昨天剩了些鹿肉,我没热透就吃了,今天一早肚子就疼得厉害……”

“面色发黄,是脾胃受了伤,运化不动了。”墨尔根从药篓里拿出几片晒干的山楂叶,“拿去煮水喝,化了积食就好了。”

轩辕看着妇人蜡黄的脸,又想起刚才孩子青紫的面色,忽然想起岐伯曾说过“五脏各有其色,藏于内而显于外”。他快步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的雪山——皑皑白雪,像极了那些受了寒、面色苍白的病人;山脚下的冻土,黑沉沉的,倒像是久病体虚、面色暗沉的人。

“你看明白了?”墨尔根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一丝赞许。

轩辕回身,眼中闪着亮光:“晚辈似乎懂了。面青者,多是寒凝血瘀,像这冻硬的土地,气血流不动了;面赤者,是火气太盛,像那烧红的炭火;面黄者,是脾胃虚弱,像这冬天枯黄的草;面白者,是气血不足,像这满地的白雪;面黑者,是久病伤肾,像这深不见底的山坳……”

墨尔根抚着胡须,点了点头:“差不多是这个理。北地冷,寒气重,最容易见着面青、面白的病人。面青的,要温通经脉,像给冻住的河流破冰;面白的,要补气血,像给土地施肥。你看——”

他指向帐外一个正劈柴的壮汉,那壮汉面色红润,额头冒汗,浑身是劲。“他这样的,气血足,寒暑不侵,脸色就像夏天的太阳,亮堂!”

说话间,刚才那个牧民抱着孩子进来了,孩子脸色已缓和了些,不再是那种发暗的青,嘴唇也有了点血色,呼吸平稳了许多。“墨尔根大叔,孩子醒了!说饿了!”牧民喜极而泣。

墨尔根摆摆手:“没事了,气血通了,寒气散了。以后别让娃在雪地里待太久,这北地的风,能把人的气血都吹散了。”

轩辕看着孩子渐渐恢复红润的脸颊,又看了看墨尔根那双仿佛能看透五脏六腑的眼睛,忽然觉得“看脸”这门学问,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这不是简单的看颜色,而是从颜色里读出天地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读出五脏的盛衰。

他低头翻开记事册,借着炭火的光,一笔一划地写着:“北地墨尔根先生言,面色者,气血之华,五脏之镜也。青为寒凝,赤为热盛,黄为脾虚,白为气弱,黑为肾亏。观其色,可知病之所起,如观天地之色,可知四季之变……”

写着写着,他忽然想起东夷部落那些随潮汐吐纳的人,面色温润;南疆雨林里的医者,虽常年湿热,却因善用青蒿,面色清亮;西域的牧民,靠羊肉和烈酒御寒,面色红活。原来,不只北地,四方之人的面色,早已藏着当地的水土与医理。

墨尔根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叹了口气:“你这后生,心细如发。只是这观色之道,不止看颜色,还要看光泽。有光泽的,哪怕颜色不对,也还有救;没光泽的,再鲜亮也是虚的,像那冻坏的果子,看着红,内里已经烂了。”

轩辕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顿悟的光芒。他想起自己曾见过一个病人,面色赤红却毫无光泽,当时不知何故,现在想来,怕是虚火外浮,内里早已亏空。

“多谢先生指点!”轩辕深深一揖,心中对“望诊”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北地的风雪虽冷,却让他对生命与自然的联系,有了更温热的感悟。

帐外的风雪似乎小了些,阳光透过云层,在雪地上洒下一片碎金。轩辕望着那片光亮,仿佛看到无数张不同的面孔在眼前闪过,每张面孔背后,都是一个与天地相连的生命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下集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