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95章 第95集:崆峒山下遇守者

古人的智慧 第95章 第95集:崆峒山下遇守者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95集:崆峒山下遇守者

轩辕的靴底早已磨得薄如蝉翼,露出的皮肉在碎石路上蹭出细密的血痕。可当那座云雾缭绕的山影撞入眼帘时,他竟浑然不觉疼痛,只觉得胸腔里翻涌的热气几乎要冲破喉咙——那便是崆峒,弟子口中藏着长生真道的地方。

随行的三个弟子也都停下了脚步, youngest的风后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喃喃道:“师父,你看那山尖,好像有光在转。”

轩辕抬手挡了挡午后的烈日,确实见云雾间隙有银白的光晕流转,像是山灵吐纳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松针与苔藓的清苦,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与南方山林的湿热、北方草原的干烈都不同,倒像是天地初开时的那份沉静。

“走吧,”他整了整衣襟,尽管麻布早已被汗水浸得发硬,“既是求道,便不该怕脚下的路。”

山脚下的林子里静得出奇,连鸟雀都像是屏住了呼吸。刚绕过一丛结着紫黑色浆果的灌木,前路忽然被一道身影拦住。那是个樵夫打扮的老者,肩上横扛着柄锈迹斑斑的柴刀,刀鞘上缠着的藤蔓都已半枯,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浸在山泉水里的黑曜石,直勾勾地望着轩辕,仿佛已经等了千年。

“来者何人?”老者的声音不高,却像山涧的石头落地,每一个字都砸得人心里发沉。

轩辕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动作里带着他走过四方养成的沉稳:“晚辈轩辕,自有熊而来,闻崆峒有长生之道,特来求见广成子仙师。”

老者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却没半分苍老的颓态,反倒像古树的年轮,藏着数不清的光阴:“长生之道?”他掂了掂肩上的柴刀,刀环撞击的轻响在林子里荡开,“这山里多的是猛兽,饿了能吞人;悬崖深不见底,掉下去便成了肉泥。你要找的长生,在这些地方么?”

风后顿时涨红了脸,攥紧了腰间的石匕就要理论,却被轩辕按住了手腕。轩辕望着老者眼底的笑意,忽然明白这不是刁难。他想起在北地见过的老医士,诊脉时总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实则是在考较求医者的心智。

“仙长教训的是。”轩辕垂下眼睑,声音里带着真诚的谦逊,“晚辈愚钝,方才说错了。”他抬起头时,目光里已没了来时的急切,多了几分清明,“晚辈所求,并非不死之术。见世间人或老病缠身,或壮年夭折,连寻常寿数都难全,故来求‘不伤’之道——如何让身心不被外邪所侵,不被妄念所扰,安度天命。”

老者肩上的柴刀似乎轻了些,他往前挪了半步,阴影恰好罩住轩辕的鞋面。“‘不伤’二字,比‘长生’实在。”他忽然转身,指了指林子深处一道被藤蔓遮掩的小径,“沿这条路走,到第三个岔口往左,有个青石洞。广成子在里面,但他不见人,只等有缘人自悟。”

“自悟?”弟子力牧忍不住问,“悟什么?”

老者回头瞥了他一眼,柴刀忽然往旁边的树干上一拍,震得几片枯叶簌簌落下。“悟‘静’。”一个字落地,他竟像是融进了树影里,再定睛看时,只剩那柄柴刀斜插在树根下,刀鞘上的枯藤不知何时抽出了嫩芽。

轩辕对着空处深深一揖,然后挥手示意弟子跟上。小径比想象中更窄,两旁的灌木枝桠不断勾住他们的衣袍,像是在故意挽留。风后边走边嘀咕:“这老者神神秘秘的,该不会是骗我们吧?”

轩辕没回头,只是拨开一根挡路的荆棘:“他若想骗,不必说‘静’字。”他想起在东夷学导引时,长老说过“动极生静”;在北地诊脉时,医士强调“诊时心必静”。原来一路行来,“静”字早已如影随形,只是自己从未细想。

走了约摸半个时辰,果然见到三个岔口。左边的路上铺满了松针,踩上去悄无声息,倒像是特意为他们铺就的。又行片刻,前方豁然开朗——一块丈许高的青石如屏风般立在眼前,石中间天然凹陷出一个洞口,洞口缭绕着淡淡的白气,伸手探去,竟带着一丝温润,与洞外的凉意截然不同。

“师父,这里就是……”力牧的话没说完,就被轩辕用眼神制止了。

轩辕独自走到洞口,往里望了望,黑暗中似乎有微光浮动。他想起老者的话,没有贸然进去,只是在洞口盘膝坐下。弟子们面面相觑,也跟着坐下。林子里只剩下风过松梢的沙沙声,还有自己越来越清晰的心跳。

起初,轩辕满脑子都是广成子会是什么模样,会问什么问题,该如何应答。可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那些念头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沿途的记忆:东海边渔人被砭石刺中时的皱眉,南蛮巫医用鱼腥草喂患儿时的轻柔,西戎萨满缝合伤口时的专注,北地老医士望色时的凝重……原来那些被他当作医案记在心里的瞬间,都藏着一种专注的“静”。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感觉到洞口的白气拂过脸颊,像是有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推他。他站起身,对着洞内轻声道:“晚辈轩辕,悟‘静’而来。”

话音落时,洞内的微光忽然亮了些,隐约能看见洞壁上刻着些模糊的纹路,像是星辰,又像是经络。轩辕深吸一口气,抬脚迈了进去,身后的弟子们想跟上,却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挡在了洞外。

洞不深,尽头坐着个身影,背对着洞口,披着件与山石同色的麻衣,头发用一根木簪绾着,看上去与寻常山民并无二致。轩辕不敢惊扰,就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站定,学着他的样子盘膝坐下。

不知过了多久,洞外的天渐渐暗了,星子的光透过洞口的缝隙洒进来,落在那身影的肩上。轩辕的眼皮开始发沉,却强撑着不敢闭上——他忽然明白,老者说的“自悟”,不是让他悟某个道理,而是让他先学会在等待中守住自己的心。

他想起年少时在部落里,见巫医用龟甲占卜,总要焚香静坐半日,那时只当是装神弄鬼,如今才懂,那静坐里藏着对天地的敬畏。他想起岐伯教他辨识草药时,总让他先闭目闻气,再睁眼观色,原来那也是“静”的功课——不被表象迷惑,方能见草木真性。

就在这时,那身影忽然动了动,缓缓转过身来。昏暗中看不清面容,只觉得那双眼睛比洞外的星子更亮,仿佛能照见人心最深处的念头。

“你可知,为何让你等?”声音很轻,却像水滴落在玉盘上,清越通透。

轩辕定了定神,答道:“因为‘静’不是说来就来的,需得在等待中除去浮躁,让心像这洞中的石头,虽不言,却自有分量。”

身影似乎微微颔首,然后指了指洞壁:“你看那些刻痕。”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借着星光看清了——那些纹路竟是人身的轮廓,四肢百骸间布满了细密的线条,与他在各地观察到的“经络”隐隐相合,只是更繁复,更像是与天上的星轨对应着。

“人在天地间,如鱼在水中。”身影缓缓道,“鱼若躁动,便会撞网;人若不静,便会伤己。你求‘不伤’之道,先要学会让这具皮囊里的气,像山间的溪流,该缓时缓,该急时急,却从不乱了方向。”

轩辕的心猛地一跳,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点破了。他想起在崆峒山外见到的农人,日出而作时挥汗如雨,日落而息时倒头便睡,他们不懂什么医理,却活得踏实——原来那就是“气顺”,就是“静”在生活里的样子。

他正要再问,身影却又转了回去,重新融入黑暗:“明日此时,再来悟。”

轩辕深深一揖,退出洞外。弟子们见他出来,都围了上来,风后急问:“师父,见到广成子仙师了?他说了什么?”

轩辕望着满天星斗,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连日奔波都未曾磨灭的澄澈:“他什么也没说,却让我明白了——我们一路寻道,其实道就在自己的一呼一吸里。”

力牧挠了挠头:“听不懂。”

“慢慢就懂了。”轩辕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今晚我们就在这洞口守着,看看星星,听听风声——这也是悟‘静’的功课。”

夜色渐深,松涛声里,轩辕闭上眼睛,第一次不再想着如何治病,如何着书,只是单纯地感受着自己的心跳与山的呼吸渐渐合拍。他知道,从遇见那个持柴刀的老者开始,自己追寻的医道,已经悄悄拐向了一条更深、更阔的路。

欲知轩辕在青石洞中如何继续悟“静”,下集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